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情感教育在小学品德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孙威 字数:2434  点击:

摘要: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情感,在小学品德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感,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小学品德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注重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在教学中要给学生营造轻松融洽的学习氛围,在情境中激发学生对小学品德课的学习兴趣,使之产生灵感和情感体验,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创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关键词:小学品德;情感教育;渗透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1-0051-01

引言:在小学品德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小学品德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通过情感教育可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体会品德课的意义,让他们在学好知识的同时丰富他们的内心,培养他们的责任心和爱心,提高他们的素质,使他们成为具有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小学生正处于思想形成的关键时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如果不及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将会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产生影响。因此,小学品德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

1.情感教育在小学品德教学应用的注意要点

小学品德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注重授课的形式及传授知识的语气,在教学时采用轻柔的能让学生感觉亲切,更愿意接受知识的语气。而教师授课时的情感对学生的学习态度、知识的接受程度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在教学中,教师的情绪高昂,在目光中充满对学生的关爱和鼓励,就会感染和打动学生,学生也会因为喜爱教师而主动学习,进而促进他们学习效率的提高。小学品德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景,并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挖掘素材,给他们创设典型的情景。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把正确的观念传递给学生,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敲开学生的心灵大门。小学品德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对学生进行引导,让他们健康快乐的生活。小学品德教师要注重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在教学中可以把教学内容制成小动画,让学生通过观看动画的形式接受教学内容中讲述的道理。利用生动形象的方式吸引学生的眼球,可以使他们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教师传授的知识,通过直观的方式联系学生的生活,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受到启发和启示。

2.情感教育在小学品德教学中的应用

2.1 身体力行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传统的教学理念下的小学品德教师在进行教学时,比较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而忽略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这非常不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和教学过程的开展。情感教育要求小学品德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情感变化,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小学生年龄小,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他们在学习时会不自觉地对教师进行模仿,小学品德教师要注重自身的言行,为学生树立榜样,以身作则,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促进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如在学习《遵守交通规则,安安全全上学》的内容时,教师除了要告诉学生在平对如何遵守交通规则外,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自身行为,要遵守交通规则,言行一致,给学生起到榜样的作用。

2.2 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小学品德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如果在教学中只是机械的把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然后再让他们背诵知识,学生就会感觉乏味,失去学习的兴趣,对品德教学的开展非常不利。小学品德教师在教学时要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给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品德课的教学效率。在创设情境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引入和设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场景,并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进而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使他们深刻理解教学内容,促进课堂教学的提升。教师在教学时要把学生看成充满丰富情感的个体,通过激发和渗透情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如在进行《我们的好朋友》的教学时,教师可以提前让学生搜集人与动物的相关资料,并填写《与珍稀动物交朋友》的调查表,亲手制作动物小卡片。教师在教学时可以给学生播放入和动物交朋友的精彩画面,并让学生与他人分享自己与小动物的故事,通过教学强化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在教学中应用情感教育激发学生与动物做朋友的情感,促进他们情感的升华。

2.3 家校合作提高学生思想认识

家庭教育对学生的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家庭教育也是最直接有效的一种教育方式。家长的言行举止对学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小学品德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多与家长交流沟通,家校合作,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在当前的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孩子的态度表现为以下三种,民主宽容型、放纵溺爱型、权威独断型。家长教育孩子的不同态度决定了他们在家庭中的地位和以后的成长目标和方向。家长如果过于权威或者溺爱,会影响学生对良好思想品德的态度,有些学生会报有怀疑的态度,甚至在学习时会对学校的教育认识产生影响。因此,小学品德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重视家庭教育,在教学时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促进、相互提高。

3.结语

小学品德是一门具有较强教育性和情感性的学科,情感教育是小学品德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小学品德教学时加强情感教育,有利于激活学生的道德情感意识,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因此,小学品德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是非价值观,加强对学生情感的熏陶,使他们发展成为尊师重道,乐于助人、懂得感恩的人。

参考文献:

[1]宫本环.让情感之花在品德课堂上绽放——浅谈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J].新校园(中旬刊),2018,(4):34.

[2]周宏.情感教学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应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48):99.

[3]张希铁.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巧妙渗透情感教育之实践[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42):215.


城市低保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
网络信息如何在图书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图书馆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保密管理”在档案利用中的重要性探讨
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探讨
信息化技术在档案管理应用的探讨
探析激励管理模式在博物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关于数据挖掘技术在高校图书馆管理系统中的应用探析
小议档案管理在水利管理与发展中的作用
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推进服务型党组织的探索
甲午中日战争前后日本在朝鲜半岛政策分析
乌兰夫同志民族工作理论在锡察地区的践行
浅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在发展中前进
明治时期日本教育法制变革的历史考察
开展公关教育,提高高职生就业竞争力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校园英语 好家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