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如何引导学生鉴赏诗词

作者:潘月梅 字数:2464  点击:

摘要: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中国诗词,历史悠久,意蕴丰富。在诗词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联系生活来体会诗意,通过想象画面来走进意境,通过了解诗人的身世际遇来深化对诗词的理解,通过比较着读来感悟诗词的迥异,通过美读诗词来达成与诗人的共鸣。让学生掌握了一定的鉴赏诗词的方法,从而去诵读更多的诗词,并从中感受到诗词的妙处。这不但有力于继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而且还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完善学生的人格,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品读诗词;读诗方法;体会妙处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1-0260-01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中国几千年的文学之家是诗,中国诗词,历史悠久,意蕴丰富。不读诗词,不足以知春秋历史;不读诗词,不足以品文化精粹;不读诗词,不足以感知天地草木之灵;不读诗词,不足以见流彩华章之美!教师引领学生品读中国诗词,不但有力于继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而且还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完善学生的人格,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那么,如何促使学生读好诗词,让学生能领会到诗词中的精华与妙处呢?

1.联系生活,体会诗意

诗词不是孤立于生活世界的抽象存在,而是生活世界的有机构成;诗词不是把学生与其生活割裂开来的屏障,而是使学生与其生活有机融合起来的基本途径。所以,在引导学生品读诗词时,老师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联系现实生活来理解体会诗意,来领悟其中所蕴含的道理。

如桂文亚在背诵第一首唐诗《子夜吴歌·秋哥》中的“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时,她不知道“捣衣”是什么意思,就带着疑间去向爸爸讨教,爸爸告诉她,隔壁邻家阿婆蹲在河边大石块上用棒子打衣服,这样,衣服就可以洗得干净些了。哦,原来这就是“捣衣”,一联系生活,自然诗意就读懂了。

2.想象画面,走进意境

诗词言简意赅,但却注重营造深远优美的意境,“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首好诗就是一幅优美的画,把文字转换成画面的途径就是想象,因此,在引导学生品读诗词时,老师要注意让学生通过想象,在学生脑海中形成清晰的画面,这样就能让学生走进诗词的意境中去。

桂文亚小时候读了很多诗词,一首首地读下来,读到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想到自己家屋后有山,山上有树,每逢深秋雨后,看月光在树间穿行,听山泉在岩石间流淌。在清晰的画面中读着读着,诗句中的意境就隐隐地浮现出来了。

3.身世际遇,深化理解

时代不同,际遇不同,作者的思想感情就有差别,表现在作品中就有不同的内容和风格。要想让学生掌握所鉴赏诗词的内容,就要学会“知人论世”,只有了解“其人其实”,才能更好地理解诗词的内容和作者表达的情感。

桂文亚正是了解了诗人的身世际遇,才会在读了“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这两句诗后说,其实自己并不喜欢菊花的长相,它们的花瓣为什么这样整齐呆板呢?像纸剪出来似的。谢了的花梗子又黏又滑,还有一种难闻的怪味。以此番说法来告慰诗人,就算没见着好友,即使没遇上开放的菊花,其实也没什么的。正是因为她了解“其人其实”,所以才在读了“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之后感慨,跟好友分别,心里是多么难舍啊!

4.比较着读,感悟迥异

“比较阅读”最早可以追溯到朱熹的《朱子语类·论读书》“将精义诸家说并,求其是,更定有合辨处”,期中的“比并”即有放在一起比较的意思。叶圣陶也曾说过“阅读方法不仅是解释词句,记诵文句,研究文法修辞的法则,最要紧的还在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一句一句不轻放过,务必发现它的特征”。在中国诗词发展的长河中,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同一题材,不同的诗人根据自己的理解感悟,能创造出立意迥异的诗词作品。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诗人观点不同,其作品显现出来的意蕴也就不一样了,因此,采用比较法来学习诗词也是一种很好的鉴赏诗词的方法。

桂文亚在读诗时,也把诗词对照着读,如同样是怀乡之作,张籍的《秋思》表达出来的是“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而岑参的《逢人京使》表达出来的则是“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通过比较着读,就能找到两诗之间异在一个是写家书,一个是捎口信;一个见景生情,一个见人传语;一个感秋伤怀,一个直接点题。又如张志和的《渔歌子》和柳宗元的《江雪》,这两首诗词都有渔夫垂钓,但却是风格不同,通过比较着读,就能帮助学生感悟到作者独特的写作意图。《渔歌子》描写的是江南水乡春汛时期捕鱼的情景,词中对秀丽山水的描写,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情感,整首词清新明快,用语活泼,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而《江雪》则是柳宗元被贬之后所写,他以寒江独钓的渔翁,抒发了自己的郁闷之情。两首山水诗,比较着读后,学生体会到了春汛时期渔夫的悠闲自在和无拘无束,感悟到了寒冷雪景下渔夫的孤独郁闷,两个渔夫的形象因“比较”而变得更加鲜明突出。

5.结语

中国诗词是文学艺术中的一支奇葩,它以其精湛的语言、深邃的意境、优美的韵律而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这颗璀璨的明珠,在有限的字里行间,透析出古代先贤的智慧,从而指引着后人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中国诗词,词义深远,或气势磅礴,或委婉动听,或抒发浓浓的情意,或蕴涵深刻的哲理……读来让人如沐春风,陶陶然也。学生掌握了一定的鉴赏诗词的方法,就能去诵读更多的诗歌,从中感受到诗词的妙处。

参考文献:

[1]晓燕.比较阅读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

[2]郑艳芳.新课标下古诗词教法微探[D].东北师范大学,2007.

[3]肖贝.小学语文古诗词诵读教学的现状和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

[4]袁源.《唐诗宋词选读》整合性教学策略[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5,(11):118.

[5]刘美佳.小学古诗词吟唱教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6.


图书资料如何做好动态管理
论如何强化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网络信息如何在图书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如何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
试论如何做好供电企业的照片档案管理
如何创新国企档案管理工作的若干思考
党校图书馆如何做好阅读推广
浅谈新闻宣传部门如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如何提高警务技能训练水平
浅谈如何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医学生看医患关系
关于高校自主管理以及学生管理法治化的思考
谈如何提高小学低阶段后进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论美术教学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创新政治思想工作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校园英语 好家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