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教学

作者:徐材 字数:2516  点击: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外来文化不断涌入中国文化市场,这对于中华文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加强初中生的历史课堂教学,不仅是培养学生爱国情怀以及民族文化自豪感,也是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中西方历史文化,形成良好的历史价值观。初中历史教学在初中教育结构中占据重要位置,依据自身课程的特性,对学生的德育渗透、自主效能发挥都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初中教育课堂中,教师要不断的寻求多种途径,利用有效的历史教学资源,以此完善传统的历史教学缺陷,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多方面健康发展。

关键词:初中教学;历史课堂;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4-0153-01

初中历史教学是培育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重要途径,也是为学生日后学习其他历史方面的专业知识做基础准备。完善初中历史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经世致用,将历史课程中的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学校重视历史教学不仅仅是由于历史教学在应试考试中所占的分数比重,还因为历史教学可以启发学生的智能,有利于培养学生审时度势的能力,扩大学生的眼界。因此,教师在历史教学课堂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引导者角色,要充分认识学生和教师在教学过程的引导位置和主体地位,从实际课堂发生情况中,完善课堂教学,以此提高历史教学课堂的学习效率。

1.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

1.1 初中历史教学课堂中教学内容缺乏生动性,不利于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初中历史教学是初中生在接受素质教育时必不可少的课程,在学生的唯物历史观形成时期发挥着重要作用。历史教学不仅是开阔学生眼界,扩宽思维的一门课程,也是引导学生在学习历史方面的知识时培养自己的思维方式。但是,在当下的历史教学课堂中,教师较为注重历史书本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活泼、好奇的特性,单一形式的讲授历史知识,缺乏将历史知识融入到生活实际中的生动性教学,导致学生对于历史课程的认识知识局限于枯燥的历史知识点上,从而无法深入了解历史的含义及其影响意义,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历史学习积极性,严重影响了初中历史教学的效果。

1.2 初中历史的教学结构较为单一,制约学生对历史的整体性学习

初中历史是初中生学习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和发展智力的基础课程。历史教学课程凭借自身的实践性以及感性特征,在学生的素质教育学习以及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是,在现如今的初中历史教学课堂中,仍旧存在着较大问题。教师们在初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对主导历史课程进度的主体认知稍有欠妥,尤为侧重初中历史课堂中的重点知识讲解,忽略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未根据学生的学习特性,将历史重点、难点知识系统分层次的讲解,无法引导学生对历史知识学习形成清晰的脉络结构,制约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有效完整性学习,不利于发挥初中历史知识教学的真正价值。

2.完善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途径

2.1 教师加强自身的历史教学素养,引导学生更全面的学习历史知识

初中历史教学是在世界文化交流融合时代背景下的需求,也是培育学生借鉴历史、独立思考问题能力的必要途径。而教师在初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引导者,也是课堂的合作者。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课堂中,教师必须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历史文化素养以及教学能力,在学生的历史学习过程中及时解答疑惑。例如:在教学《祖国统一》时,教师在课前应做好历史知识提炼,运用互联网书籍等方式了解香港、澳门、台湾的历史情节,抓住该章节的难点做好充分备案,提高教师在历史教学课堂中的解决问题能力,从而引导学生全面深刻的理解历史知识,培育民族团结精神。

2.2 根据学生的历史学习特征,进行总结分析,制定有效的历史教学教案

初中历史课程由于自身的特性决定了其教学方式在初中教育学习总体结构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不断完善初中历史教学方式不仅是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质量的要求,也是初中历史教育结构不断改革优化的需求。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意识到学生的历史学习主体地位,根据学生在日常历史的学习特征,制定合理有效的历史教学方案。例如:在教学《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教师根据学生之前历史课堂的表现,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效率进行总结和分析,再将该章节知识进行重点划分,设立互动的情景课堂,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社时能够分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原因以及克伦威尔在历史中的作用,在课堂交流与互动中,促进学生对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从而有效的提高初中历史的教学质量。

2.3 开设实践性历史课堂,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随着科技教育的普及,初中历史教学课堂也发生着较大的改变。在时代教育背景下,教师顺应教育科技潮流,不断摸索实践,完善初中历史教学结构。教师要立足于学生自主的实践性,在教学过程中将历史基本知识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不断加强创新糅合,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在教学《虎门销烟》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中播放关于虎门销烟的视频,带学生了解其时代背景与发生过程。之后,再进行讲解虎门销烟和《南京条约》的内容和影响。最后,让学生发散思维,分小组讨论各自对虎门销烟和从《南京条约》中得到的启示。以此调动学生的历史学习主动性,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历史专业基础知识双向提高。

3.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历史课程不仅是学生在素质教育过程中的基础掌握知识,也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唯物历史观的途径。因此,教师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加强学习,丰富自身的历史专业教学素养,还要不断寻求多种途径,研究学生的历史学习动态,进行总结分析,不断优化初中历史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历史专业知识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多方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月芬.注重课堂教学细节促进学生长远发展--初中历史与社会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4(3):112-113.

[2]黄建华.提高学生在历史课堂中的参与度[].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4(11):54-55.


华北人民政府的历史贡献
日本不动产侵夺罪之历史沿革
明治时期日本教育法制变革的历史考察
常熟市南门坛上历史街区保护和利用之我见
小学英语教学与智力开发
英语口语课堂中的文化教学
论美术教学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土耳其与欧洲一体化关系的文化历史解读
论情景模拟教学在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翻转课堂教学的思考
浅谈高校日语会话课教学改革
试析党校教学管理的创新与实践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关于绥化市高级中学英语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数学思维在教学中的培养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校园英语 好家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