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数学实践课指导策略的研究
作者:樊亚岚 字数:2546 点击:
摘要:在当前倡导的新课程改革前,农村小学数学对于理论知识相对比较重视,往往忽视了理论知识和生活实践的联系。在课改后,培养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前提下,也要和生活实践相结合,当前社会需要可以自主创新和独立思考的全面发展储备人才。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意识的结合社会需求和实践内容,导向性的培养学生的意识,使之能够快速、高效、准确的理解和领悟其中的道理。
关键词:数学教学;实践课;指导策略;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9-0060-01
实践课指导策略是教师在综合实践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和运用知识的一个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将课本知识完整的传授给学生,并且能够让学生理解其中的道理,在实践中也能有效的结合所学的知识去处理和解决问题。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自身知识有限,但是好奇心比较大,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有耐心的引导学生并根据学生所掌握的知识结合起来去教学。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理解思考和动手能力,把自己的疑问表达出来,让教师帮忙指导和解答。在此过程中才能够充分学和生活实践相结合提供综合能力。
1.小学数学的实践课指导策略目前存在的问题
1.1 思想上未重视实践课
之前的教学方式都是教师占据绝对的主导作用,学生们只是被动的接受教师灌输的所谓重点知识和考试要点。所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相对较差。在学习和理解过程中,也是跟随教师的思维方式去理解。如若教师也在思想上未重视实践课程的引导和讲解策略,则学生们就会缺乏和丧失了自主的思考与实践的结合。小学生自身的的理解能力和见识有限,所以教师如果不主动去引导学生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运用所学知识到实践中去,就会导致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能自如的把理论知识结合起来。加之当前的教育都以成绩论好坏,导致了严重的理论强于实践的现象,多数情况就会被教师、学生忽略了其实践的重要性,其自主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也得不到相应的提高。
1.2 行动上缺少组织实践活动
由于教学的特殊性,往往都是在课堂环境中去向学生传授课本理论知识,在有限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只是把重点知识和理论讲解给学生。然后自己去理解做课后习题。缺少了组织学生一起的课外实践活动,不能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起来给学生引导讲解,导致学生从思想上也比较禁锢,不能更好的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生活中。
2.实践课指导的优点
实践课指导的策略就是要和传统的教学方式相结合,让学生不仅可以在课堂根据教师的讲解去理解学习数学知识,并且可以在教师引导的实践过程中加深理解所学数学知识。只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这样能够让学生彻底的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还可以直接的了解到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然后根据学生掌握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加强,之后学生可以自己总结所学到的知识点,有助于今后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到所有知识。
3.如何在农村小学培养和开展数学教学实践课
开展数学教学实践课会受到各方面的影响因素,如上文提到的思想不重视、教学环境和缺少组织等原因,可以参考一下几点逐渐完善和重视教学的实践活动。
3.1 改变教学方式,设立学生为主体
首先教师要改变教学方式,课堂教学的氛围营造也较为重要。教师需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以教师为主导,灌输给学生知识,设立特定的问题,禁锢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想象能力,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重视学生的动手、思考、解决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调动学生的参与、体验和感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在理论和实际学习过程职工,学生首先自主学习和理解,有疑问的再统一给学生讲解,这样做为解答者和辅导者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理论知识。在这种创新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思维也能够更加的灵活和发散,更好的培养问题意识。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当时的历史环境下的视频或者图片,让学生能够深切体会到当时的环境加深学生的理解。并且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3.2 认真耐心的解答学生的疑问
由于农村小学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认知相对较少,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也各不相同,所以提出的问题也难以统一解答。所以教师要能够认真耐心的倾听学生的提问,了解学生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他是怎样思考的,这样就能在学生思想有偏移的时候及时纠正。即使提出一些较为基础和非课堂知识时,教师也应该正确的引导和解答所提问题,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好奇心。促使学生更好的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在学习过程中,老师也可以自己收集一些相关的资料,让学生自己去总结和学习,结合实际生活中案例提出疑问、寻找答案等一系列过程中,培养一种较强的综合素质。
3.3 引导学生培养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意识
农村小学生和城市学生相对来说在所见和所闻都有一定的差距。所以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相关的影音视频、图片等以多媒体的形式和理论相结合设立情境形式。情境教学形式中,学生所了解和学习的知识都来源于具体的情境中,每一个情境当中都涵盖大量的信息。不同的学生对该情境的理解和分析都大不相同,老师需要作为情境的设定者来确定该情境的目的,适当的指导学生按照既定的目的去帮助学生在思考和分析过程中最终形成正确的论证和观点。其次,教师对于理论实践相结合时,需要根据学生的整体学习进度和学习掌握情况,相应的由简单到复杂、由表层到深处,循序渐进的问题设置,一步一步引导学生通过理论和实践结合过程中学习到知识,并且增强学习的独立思考能力。由此可以引导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实践结合能力。通过引导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模式,可以让学生自己在处理和解决问题过程中、寻找答案、得出结论,增强自信心,提高学习的兴趣,并且能够培养出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生。
4.结语
在新课程改革的基础前提下,教师需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的培养和引导,使学生具有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改变教学方式,营造氛围等多种途径,使学生能够彻底的把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使之能够更好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晓微.如何实现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J].农业与技术,2016,36(09):17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