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小学高年级英语作业分层设计策略
作者:夏玲丽 字数:3270 点击:
[摘要]为实现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因材施教,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发展,从学生隐性分层、目标设定分层、作业设计分层以及作业评价分层这四方面,结合作业分层设计实例,阐述小学英语作业分层设计的策略。借此提醒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生主体与作业目标进行科学合理的层次划分,设置作业层次与难度,采用分层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作业内部驱动力,以激起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改善学习效果,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综合素养,提高作业实效。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高年级英语作业;分层设计策略
“双减”政策明确要求教师提高作业设计质量,鼓励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坚决克服机械、无效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双减”背景下,英语分层作业的设计与实施,其本质目的在于通过科学合理的学生层次划分、作业目标层次划分、作业内容层次划分和作业评价层次划分,理性审视学生的个性差异,通过创新多元化的作业形式,科学系统地设计符合学生学习兴趣与个人能力的英语学科素养作业,激发学生的内在兴趣与自我潜能,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实现作业的“质效双增”。下面笔者将结合作业分层设计实例阐述小学高年级英语作业分层设计的策略。
一、学生隐性分层,为作业目标分层导航
新课程改革提出教育教学工作应以学生为中心,突出“以人为本”的核心教育理念,关注学生个性与共性的全面发展,强调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由于高年级学生英语基础的差异,学生的接受能力不一。很多基础差、接受能力差的学生慢慢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而大部分小学英语作业都是统一要求,“一刀切”,这种忽略学生差异性的作业,容易出现优等生“吃不饱”、中下生“吃不了”的现象。学生作为作业的完成主体,分层作业的设计与实施应以研究学生为前提基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深入了解学生在思维发展水平、能力现状以及个性需求等方面的差异,对学生主体进行科学合理的层次划分。笔者通过平时的教学观察和学生课堂的表现,根据学生的语言基础、学习能力、生活经验和情感储备等方面的差异,将学生隐性分为三个层次。
A组、B组、C组这样的分层只能是隐性的,我们要做到心中有数,但是不可以给学生贴标签,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这些学生隐性分层的基础为我们根据不同层次学生设计不同的作业目标指明方向。
二、目标设定分层,为作业内容分层领航
教育部最新颁发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强调学生主体地位,重视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以提高课程适宜性。然而,在作业设计方面,我们通常将作业目标面向全部学生,忽略了他们的个体差异,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需求,导致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难以得到满足,缺乏学习激情,而有些学有困难的学生则因无法达到作业要求而感到不安。为满足不同层次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笔者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作业作了不同的目标设定。下面以新授课为例。新授课注重“双基”的落实,作业以巩固词句识记为主,因此作业目标可分层设定为:
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目标,这样的目标导向,为教师设计具体的作业内容提供方向。
三、作业设计分层,为提高学习质量护航
“新课标”二级(五、六年级)要求提出:为了更好地适应不同能力水平和学习风格的学生,教师需要设计具有不同难易程度的学习任务,并布置体现差异性的作业。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分层作业目标的不同,我们必须深入思考并巧妙地设计出不同水平的作业任务,以最大程度地促进每个学生的学习效果。根据作业内容的不同,我们可以将作业分为两种:“基础作业”和“推荐作业",将作业从浅到深、由易到难设计为一星、二星和三星三个等级,其中一星作业是“基础作业”,二星与三星是“推荐作业”,可选做其中一项,也可以两项都完成。“推荐作业”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奖励学生积极完成,每周作业获取星星数量最多的前10名学生,或者本周获取作业星星数量比上周多的能兑换小礼品。下面以广州教科版五年级下册《Module 4 Travel Unit 7 We will go by train》新授课为例,说一说具体操作:
在学习了五年级下册《Module 4 Travel Unit 7 We will go by train》词汇后,我们可以这样设计分层作业,如下表所示:
由于A、B组的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已经能记忆单词,仿写单词已经没有意义,C组的学生只能基本认读单词。因此,采用分层设计作业,针对A组同学布置三星作业:运用词句仿照课文编写一个谈论旅游计划的小对话;针对B组设计二星作业:运用重点词汇写句子;而C组则需拼读单词、将词句抄写一遍;A组的学生还要帮助C组的学生记忆重点词句,传授一些记忆的方法或策略。如此一来,A、B学生就能够根据自己的能力发挥自我水平,C组的同学在A组的帮助下也能打好词汇基础,全体学生都有所收获,促进了每个层次学生的发展。
四、作业评价分层,为树立学习信心续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