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新形势下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探究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摘要:文章主要结合时代发展趋势,肯定了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的价值和意义,认为培养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既是该学科的教育目标,也是该学科的教育成果。根据教育实际指出新形势下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包括课程理解有偏差、思想重视不够、课堂情境单一、教学手段传统、家校互动不足、知行合一难度大等问题,然后从借助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本位意识、应用信息化手段培树道德典型、引导式教学挖掘内隐学习能力、引入家庭教育践行知行合一、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责任与担当五个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培养学生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建议。
  关键词:新形势;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918(2022)52-0132-05
  一、 引言
  互联网时代,各种信息呈现出碎片化、爆炸性传播的特点,并且传播的对象不再局限于互联网网民,几乎对每个人都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即便是小学生,虽然智能手机的使用受到限制,但是仍不可避免地会从周边人群或环境接收到相应的信息。互联网下的信息良莠不齐,而小学生又缺少相对成熟和稳定的信息识别和筛选能力,一旦价值取向不健康、不正向的信息被小学生接收到,容易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可见在互联网时代下,要加强小学生的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这是小学教育的新形势,也是时代对小学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作为培养小学生道德素养和法治素养的学科,对提高小学生全面发展素养具有根本性作用,是小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基石,对护航小学生成长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有必要加强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研究,应对新形势对小学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新期待,也为新形势下培养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进者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概述
  (一)核心素养定义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前身是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后又被改名为《道德与法治》。该科的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联系较为紧密,涉及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国家、世界等六大领域,有助于引导和塑造小学生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根据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标准》),其中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核心素养归纳为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制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五种。而文章基于小学教育现实,结合《标准》内容,将《道德与法治》课程核心素养进一步细化,提高核心素养的可落实度和对课程实施的指引作用,具体分为热爱国家、崇尚美德、辨别善恶、全面发展、奉献担当五种。
  要通过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培养小学生“热爱国家、崇尚美德、辨别善恶、全面发展、奉献担当”的核心素养,教师需要结合教材内容,更新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手段,运用新形式、新方法、新手段,将这五种核心素养与现实生活、教材内容实现有机融入,让学生在课堂教育当中有方向性的汲取相应的知识内容,掌握核心点,教师再通过发散思维引导,让学生进行核心知识点的理解和反思,实现外显学习和内隐学习的结合,最终推动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拥有良好的核心素养,获得立体化的成长。
  (二)培养核心素养的价值意义
  通过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多方面的价值意义:首先,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新时代、新形势下对小学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是不断推动小学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是响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以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的教育延伸,能够为培养符合国家需要、社会要求、家庭满意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奋进者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和保障。其次,以核心素养培养作为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學出发点和立足点,能够推动小学教育办学模式的转型升级,更新和优化办学理念,构建更加合理、科学、高效的教育模式,同时也能促使小学教师不断提高个人教学能力和职业素养,夯实小学师资队伍力量。最后,对学生而言,自身核心素养的形成,将会对成长起到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效果,有助于学生始终保持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想品德,端正自身行为,为未来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奠定较好的成长基础。
  三、 新形势下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一)课程理解有偏差,思想重视不够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其效能的显现绝非朝夕之功,需要水滴石穿的努力才能看见成效。这使得该学科在如今追求短平快的学习氛围中存在天然弱势,不少家长甚至教师因为在短时间内看不到学习效果或者教学效果,便对该学科出现了一定的忽视思想,家长认为该学科属于辅助学科,不会对学生学习产生过多的影响;教师则认为该学科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为爱学习、懂礼貌、有品德的学生,在具体的教学上用心用力不够,只是简单地进行了教材内容上的表达,并没有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延伸和升华,无法很好地向学生展示该学科的魅力。此外,受传统的教育观念影响,不少家长认为小学教育阶段除了语文、数学、外语等传统意义上的“主科”外,其余学科作为“副科”,都可以为“主科”让路,对“副科”的学习成绩也不够重视,以至于家长参与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积极主动性不足,最终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课堂情境单一,教学手段传统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对“新教材”使用“老办法”,课堂情境简单地停留在“听讲”的阶段,此种教学情景下也难以应用到较为先进的信息化设备,导致教学手段传统,无法全方位的展示新教材的优势,学生在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也无法得到激发,甚至会认为该学科就是“死记硬背”,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对自身成长并没有太大的帮助等,师生之间的互动频率和质量不高,既影响了教学效果,也影响了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进程。


新形势下办公室档案管理工作创新策略研究
新形势下地勘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几点体会
谈如何提高小学低阶段后进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小学英语教学与智力开发
浅析企业危机公关中的道德因素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创新政治思想工作
高校生态道德教育浅析
小学数学教学中分层作业设计的应用
语境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利用多媒体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体育兴趣
谈小学英语有效课堂教学
新形势下民航机场青年思想政治工作
试析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档案工作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图书馆面向企业社会化服务的研究
浅谈新形势下克孜尔水库管理局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校园英语 好家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