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及对策略谈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摘要:语文是一门提升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课程,学生在学习完语文之后不仅要能够阅读文章还要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表达,作文便是一种表达的方式。学生应该在自己的习作中表达一定的价值观点,传递自己的情感。但是在实际的学习中,学生往往认为写作的难度较大,缺乏兴趣。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呈现了关于写作的要求,即学生要借助习作表达出对人生、世界和自然的真切感悟和体验,这就要求学生要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感悟。对农村学校而言,学生的写作视野比较狭窄,写作素材尤为不足,因此,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升学生的习作质量,教师要借助一定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写作。
关键词:农村初中;作文教学;教学现状;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918(2022)52-0057-04
对初中生而言,写作一直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这些问题表现在学生不仅缺乏写作的素材,也不知道写作的方法,学生对写作这一语文活动的兴趣极低。但是写作又是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必须要重视写作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以及掌握写作的方法。因此,教师可以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帮助学生逐渐习得习作的方法,学会写作。
一、 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现状
(一)缺乏系统性的写作教材
传统的语文作文课堂中,教师并不注重教给学生写作的方法,教师往往采取布置写作任务,学生进行写作,然后进行点评的方式。在整个写作过程中,教师缺乏对学生的方法指导,导致学生的写作练习大多是重复且无用的,这也表明,在当下的语文课堂中,教师并没有设计专门的作文教学课,没有对学生进行写作方法和技巧的点拨,不利于提升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因此,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实际设计专门的写作课堂,在课堂中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缺乏新颖的写作素材
新颖的写作素材是优质作文的重要保证,要想提升习作水平,打开学生的写作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师便要注重为学生补充新颖的写作素材,从而让写作成为有源之水,有根之木,提升学生的习作质量。在这一现实背景之下,对农村初中而言,教师要注重为学生补充新颖的写作素材,帮助学生打开写作视角,从而逐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教师要善于借助阅读报刊、网络、视频等方式为学生补充学习资源,提供新颖的写作素材。
(三)作文教学的功利化倾向
对大部分学生而言,习作的过程是无趣的,学生在习作的时候经常会出现记流水账、凑字数、抄袭等现象,久而久之,学生并没有在习作课中提升习作能力。提升学生习作水平的关键应该是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让学生愿意用文字去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
(四)未将生活经验融入写作
写作应该具有真实性,教师要帮助学生将生活经验融入写作的过程中,从而提升学生写作的真实感。但目前,学生的写作内容往往流于形式,缺乏真情实感,这是因为学生并没有将生活中的体验与真情实感融入写作之中,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发现事件背后蕴含的深意,因此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并将其作为写作素材。
(五)写作教学评价方式单一
写作教学作为专门的教学内容应该有完善的评价方式与评价体系,唯有如此才能够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背景下,教师忽视了写作教学及评价方式,导致写作教学无法得到全面发展,因此,要想提升写作教学的质量,教师要善于构建多元的评价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评价中来,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参与到写作中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 优化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意义
(一)提升学生表达能力
表达能力的训练有赖于教师的课堂设计和教师的真切指导,在读写结合的背景之下,在学完某一篇课文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读后感抒发活动”。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进行文本阅读活动,并组织学生独立思考,在学生思考之后,组织学生进行言语表达活动,阐述自己的阅读感悟,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将其转化成一篇读后感,这样的读写结合活动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作文素养。
(二)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写作能力从另一角度而言就是一种思维能力,学生不愿意进行写作在一定程度上便意味着他们不愿意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如果学生的写作能力无法得到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也不会有进步,因此,教師要重视写作的教学,引导学生愿意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内心想法。教师如果开展随文练笔,为学生创设用词语表情达意的机会,有利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和表达习惯,这对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提升学生写作素养
有趣的课堂活动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在写作教学中,教师也要设计有趣的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如此,教师便能够在推动学生学习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提升写作素养。在读写结合的背景之下,教师在进行讲课的时候可以设计有趣的课堂活动,以此引导学生进行写作活动。教师在课堂上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可设计小练笔活动,并将其设计成竞赛形式,以此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
三、 农村初中作文教学对策
(一)开展仿写及拓展阅读渠道
仿写的定义就是模仿写作,这就意味着学生首先需要模仿,然后才进行创作。学生仿写的素材就是那些有助于学生进行仿写的文章,因此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寻找仿写的素材,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学生只有多阅读,才能获得丰富的积累,在他们进行自主写作的时候在脑海里才有足够的素材。因此,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获得大量的文章储备,教师要设计有趣的阅读课,为学生积累阅读素材提供渠道,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比如,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之前要设置一个写作主题,所有的写作活动都要依据这个主题进行。假如教师以“难忘的一件事”为写作的主题,在阅读课的时候就要为学生提供一些写作的素材。教师在课堂为学生介绍,导入写作主题:“本次习作的主题是记录一件难忘的事情,在开始写作之前仔细阅读讲义,自己总结每篇文章的内容和写作结构。”当教师提供了阅读素材以后,学生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并借助教师提供的问题进行思考,抓住文章的结构和内容,能够对学生的写作提供启发。此外,为了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教师还可以设计有趣的阅读活动让学生参与到阅读的过程中来,只有当学生参与阅读以后,才会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但是阅读毕竟是一个需要学生静下心来进行的活动,因此,教师要借助有趣的阅读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教师可以借助“家校合作”的方式开始“阅读打卡”活动,在一个活动周期内,每个学生每天阅读一定量的内容,在阅读完成以后学生进行打卡活动,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总之,教师要重视阅读课,为学生提供写作素材,使学生在积累写作素材的前提下提高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