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野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案例教学法的应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摘 要:伴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在初中阶段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需要教师注意的是,在进行道德与法治的教育过程中,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突破口,适当地采取案例教学法,从而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相关的教育学者通过总结,研究出需要将案例教学法和初中阶段的道德法治课程高度地结合,并且围绕初中生的核心素养,才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案例教学法的优势,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文章针对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案例所发挥出的优势和现阶段的法治教育进行简要的论述,找出在核心素养视野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当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从而更好地完成初中阶段对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目标。
关键词:核心素养视野;初中教育;道德与法治;案例教学法;实际案例
一、 引言
初中阶段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及意义,在这一时期培养初中生各种能力和良好素质非常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与此同时,初中教师在这一阶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等正确的观念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也就是说,在初中阶段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是一项非常必要的教学任务。为了提高教育教学的整体水平,就需要初中教师将案例教学法充分地融入道德与法治教育当中,使二者紧密结合,从而促进学生有正确的价值观念,有一定的道德法律意识。
二、 简要分析当今道德与法治教学案例的现状
(一)所用案例过于简单
科学、合理地运用案例教学法,可以有效地提升教学质量,但是一旦使用不当,将会大大削弱其教学质量,对教学效果起到不利的影响。现如今,在对初中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过程中,所提供的案例过于简单化,所以并不能建立有效的交流平台和情境模式,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在对初中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过程中融入具体的情境,加之多媒体电子教学设备的辅助,可以极大地调动初中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是目前由于使用的案例过于简单,所以还不能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效果。
(二)所用案例缺乏创新性
目前,国内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所使用的案例并不新颖,缺乏创新,加之教师也没有认识到案例创新型的重要性,这就大大削减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阻碍了学习的进步。此外,教师在运用案例教学法的过程当中由于没有认识到案例创新的重要性,所提出的问题过于老套,学生没有兴趣参与到课堂当中,也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
(三)所用案例不够典型
要想有质量的提升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的水平,就需要教师选择典型的案例,對学生进行讲解,并且要与教学目标充分地结合起来,从而为学生更好地接受法治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但是根据对当前初中法治教育课堂的总结和研究,发现部分教师并没有选择典型的案例,影响了案例教学法的效果。
三、 简要分析当今道德与法治案例教学法的优势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相关教育学者的大力推行,对当代初中生的要求越来越高,那么在核心素养视野下,将案例教学法充分融入道德与法治教育当中可以很大程度地提升初中生的道德法律意识。运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在情境上的优势是比较突出的,因为在应用案例的时候可以为学生直接地呈现出具体的情景,将场景再次还原,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道德与法治的知识点,为更好地掌握教学知识提供了有利条件。
四、 核心素养视野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案例教学法的具体案例
案例的选择基本都是根据当堂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为了更好地落实核心素养的养成,以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三课《公民权利》的两节课作为例子,分析在教学实践中是如何体现的。
(一)真实案例,强化政治认同
《公民基本权利》案例:2020年6月2日《中国速度》视频,在视频中为了疫情防控,为了人民的生命健康,集中全部力量十天建成火神山医院,缓解医院的压力减少了交叉感染,也保障了人民的生命安全。接着出示国家主席习近平重要谈话内容:
国家主席习近平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
选取上述案例,特别要指出新冠疫情发生后,国家主席习近平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头等重要大事,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疫情期间,各级部门和党委采取积极措施对抗疫情,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也出现了很多的感人事迹,引发学生的共鸣,温暖学生的内心,从中也感受到国家的伟大,国家对人民生命健康权的重视。可适当对比国外对抗疫情的例子,使学生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国家的理想信念,增强民族自信。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出生命健康权这是基本权利之一,在国难面前,国家尽最大程度地努力保护人们的生命健康权,从而增强人们的政治认同感,对国家的自豪感,同时也增强了人们的权利意识,同时也明白生命的可贵,要尊重他人的生命。
(二)让法治意识生根发芽
《依法行使权利》案例:2020年7月4日下午,厦门13岁的中学生小陈拿着爸爸的手机玩,手机中出现广告,为了获得免费的游戏皮肤,他点了App内的广告,用QQ添加了后台客服人员。客服人员在确认小陈拿的是爸爸的手机后,不断哄骗小陈,几分钟内分十一次把爸爸手机里115000元转了出去,之后客服人员都不见了。设置问题:假如你是小陈,你接下去会怎么做?维护自己的权利要遵守程序吗?我们有哪些维权的途径?
最近几年,特别是今年疫情期间,接连发生未成年人使用手机被犯罪分子诈骗案件,未成年人身心发展还不成熟,缺乏社会经验容易遭到欺骗。该案例来源于现实生活,是学生很可能会遇到的事情,是学生需要认识到的问题。用上述的案例,对学生也是一个警示的作用,,增加他们的社会经验。并且是刚发生不久,具有时效性,让学生设身处地,站在真实案例中的小陈的角度,感受法律的作用,明白人们维护权利的时候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才能真正地维护自己的权利,提出问题有哪些维护权利的途径呢?引出这节课的知识点。可再适当延伸《民法典》中有关部分,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让法治意识在学生的内心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