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学中“读写融合”的应用策略探究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摘 要:英语是初中阶段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主要学科。在初中英语的教学过程之中,教师不光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和翻译的能力,还要培养学生读写融合综合素质的提升。读与写是英语教学的两个主要模块,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是落实课程标准的关键环节。“读写融合”理念目前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而基于阅读与写作的关系,为学生构建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案也成为教师课题研究的重点。文章就从当前初中英语教学现状出发,结合实际对读写融合的应用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初中英语;读写融合;教学实践;应用策略
一、 引言
在初中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的运用能力。读写融合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在教学实践中被广大的教师们所应用。初中阶段英语教学的目标就是让学生能够初步地运用英语这门语言。通过阅读,学生能够完成基本的语言建构,增强心智,感知并理解英语文化;写作是语言的运用与输出,是学生自我表达的途径和手段。在英语课程教学中,通过读写融合,打通不同教学模块之间的联系,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促进学生的自我表达,提高英语综合素养。初中英语的教学目标不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教师还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为了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语言能力得到提升,笔者应用了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读写融合的教学方法。这种读写融合的英语教学方法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起到了显著的效果。但是,从目前初中英语教学情况来看,读写融合的应用依然面临着一定的问题。
二、 初中英语“读写融合”现状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初中英语教师在阅读与写作教学中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以促使学生夯实语言基础,提升自我表达能力。但是从阅读与写作融合的过程与效果来看,其中存在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教师在应用读写结合式的教学方法时,一定要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在实际的教学应用过程当中,教师在设计读写结合的课堂时,首先要注意的就是要让学生阅读的英语文章与要写的英语文章结构相似,文体也要相似。许多学生在读写结合的课堂上,无法将阅读到的英语知识应用到写作之中。其次就是教师在开展读写结合的课堂之中,没有完全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这就使得读写课堂中的内容与学生的知识体系与认知水平是有一定的差距的。
例如在课堂上,阅读目标设计比较片面,更多的是针对知识建构与文本解读展开,缺乏与写作的必要联系,即便是课堂上存在写作训练环节,也常常因为时间分配不合理,导致学生的英语写作达不到实际效果。再如阅读与写作在质量上存在失衡,英语阅读指导中,知识的输出过于密集,且内容松散,难以集中支持学生的写作过程,这使得学生在写作无法内化知识,导致表达内容僵化、肤浅。针对这些问题,在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合理把握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合理设计读写融合的指导策略。教师在进行初中英语教学读写融合的时候,要发挥好引导者的作用。在上课开始前,教师就要对每个知识点进行讲解与归纳,在课前就把一些重点和难点给学生标注出来,让学生在阅读之后的写作中能够更好地发挥出英语水平。
三、 初中英语教学中“读写融合”的应用策略
(一)明确读写融合目标,把握学生英语学习方向
在初中英语读写融合开始前,教师应确定基本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了解接下来在阅读与写作中需要达到的效果,并主动参与到读写融合的实践中。
例如在“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一课的阅读指导中,教师在“Prereading”环节设计读写目标:(1)Students can understand the usage of simple past tense, and use the simple past tense to describe things happened in the past. (2)Students can make a mind map of vacation used both as a word review and a leadin to the text. (3)Students can talk about the title,, and answer the question “What will you write about your vacation?”
这一目标显然将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过程相融合,即要求学生通过阅读突破语法难点,并通过绘制思维导图理清对话内容,然后,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对于话题的看法。这样循序渐进的目标导向不仅促使学生完成了基础知识的学习,也提出了写作思考,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开始勾画自己的写作设计。因此,在英语读写融合设计中,教师的目标设计非常重要,学生可以在目标中建立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并开始从写作的角度回顾阅读,让阅读更具目的性和针对性。
(二)加强阅读指导,夯实学生的英语写作基础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重点把握阅读的基础性作用,并以写作为终点,引导学生积累词汇,掌握阅读技巧,完成对课文的回顾与表述,从而在阅读与写作目标的高度统一中实现二者的完美融合。英语的基础知识是一切英语学习的根基。教师要加强学生的英语阅读指导,那么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是必不可少的。
在读写融合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对阅读的指导与建构:第一,夯实学生的词汇学习,为学生写作提供“血液”。英语阅读中词汇是重点也是难点。在阅读指导中,教师不仅要结合课程内容,帮助学生完成新词汇的学习,还应结合重点、高频词汇,引导学生反复训练,为学生在写作中的运用做好铺垫。例如在“Why dont you talk to your parents?”的阅读指导中,教师首先应结合单词表帮助学生突破wrong/deal/communication/instead等词汇,并围绕“allow sb. to do sth.”“get on with”“communicate with”“argue with”等重点词汇进行训练,确保学生能够准确写出句子,从而提高学生在写作中运用高级词汇的可能性和准确性,进而充实作文内容。第二,指导学生解读中心句,理顺文章结构。中心思想是写作的核心,文章中的论点需要围绕中心句循序展开。一些学生在英文写作中经常会出现内容结构混乱、逻辑不清等问题。针对此,教师在阅读中应启发学生寻找中心句,并思考课文如何围绕中心句设计整体结构,以潜移默化地训练写作表达技巧。例如在“How can we become good learners?”一课中,教师围绕课文中“How I learned to learn English?”的阅读指导中,教师设计“scanning”环节,要求学生快速阅读,找出中心句子,或者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中心思想。这样学生就会对文本的结构形成更加清晰的认知,把握句子、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而学习语言表达技巧,提高设计英语作文结构的能力。第三,引导学生复述课文,通过口头表达支持书面表达。口头复述课文不仅能够锻炼学生英语,更能够锤炼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在回顾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表达方式,简要、完整地呈现课文内容,从而为书面表达奠定基础。例如在“An old man tried to move the mountains.”的阅读指导中,教师结合题目引导学生对“愚公移山”的故事进行高度概括,并要求学生用英语将故事内容呈现出来,这一过程不仅要保留文本中的關键信息,更要体现愚公移山的精神价值,以体现语言表达的深度,保证书面表达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