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年级亲子阅读有效性研究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摘 要:表面来说,亲子阅读是父母与孩子互动的一种形式,父母需要与孩子一起接受知识熏陶并对孩子进行适当的阅读指导。对于小学生来说,亲子阅读是课外阅读的一种重要形式,有助于小学中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基于此,文章首先对当前亲子阅读过程中存在的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据此提出可行性发展建议。
关键词:亲子阅读;小学中年级;有效性
一、 引言
早期阅读是阅读理解的起点,也是培养学生理解能力的奠基阶段。亲子阅读作为早期阅读的主要形式之一,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但是在实际行动过程中,亲子阅读环节所起到的教育作用并不突出,很多家长对于亲子阅读所取得的教育效果并不满意。
二、 小学中年级亲子阅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阅读目的有待纠正
现阶段,我国家长受应试教育影响的程度较深,多数家长认为小学阶段阅读的主要目的是增加学生的认字数量或提高其阅读能力。因此,在亲子阅读过程中学生往往被家长左右,阅读也逐渐成为家长培养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一种工具。在此情形下,学生对于亲子阅读的兴趣会逐渐消失,不利于其阅读积极性的提升,从而间接对语文学习与阅读知识的吸收产生影响。
(二)阅读教材选择盲目化
亲子阅读教材的选择是影响阅读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现如今,随着经济政治文化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儿童读物出版的数量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对小学中段阅读素材进行选择就会造成目的性的缺失,家长在图书选择过程中往往会眼花缭乱或受到外界因素如书籍外观、销售导语等的影响。这样一来,家长对于学生自身需求与其个性化发展的考量就会逐渐减少,其所选择的书籍通常与学生个人特点及发展需求有所出入,自然不会取得十分理想的阅读效果。
(三)阅读环境有待加强
好的阅读环境能够对学生的阅读效果起到促进作用,但阅读环境的建立往往是家长最容易忽略的地方。部分家长认为学生阅读与阅读环境的建立之间并没有直接联系,还有一部分家长的确为学生创建了一定的阅讀环境,但多数家长建立阅读环境的标准为场景的美观化。因此,他们会根据自己的想法为学生选取看起来实用的书架等,这并不利于亲子阅读活动的进行。
三、 小学中年级亲子阅读有效性提高的发展策略
(一)家长要正确认识亲子阅读开展的重要意义
前文提到部分家长对于亲子阅读的阅读目的等没有正确的认识。因此,学校可给家长提供一定的帮助,如采取家长会等形式为小学中段学生应读的书籍种类等进行介绍与推荐,教师可为家长推荐认为比较具有教育意义且符合小学中段学生教育、发展特点的书籍。除此以外,现阶段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非常之快,教师可建立微信群,定期在群内分享书籍好物,抑或者以公众号的形式帮助家长正确认识亲子阅读存在的主要意义。首先,不论学生是否正在进行亲子阅读,识字的目的终究能够达成,因此,对于中段小学生来说,阅读的目的主要是学会阅读,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家长在此过程中的作用与教师相同,主要对学生的阅读过程进行指导。
除此以外,亲子阅读活动的举办是学生与家长进行情感沟通与交流的重要机会。由于时间安排等因素,多数学生是与妈妈一起进行亲子阅读的,爸爸在亲子阅读过程中出现的次数较少,学生与爸爸沟通交流的机会自然不多。基于此,父母应对亲子阅读环节引起足够的重视,给予学生足够的陪伴与爱,从而在亲子阅读过程中完成爱的传递。
(二)找到正确的阅读时机
阅读时机的选取对于小学中段学生亲子阅读有效性的提高能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父母在此过程中需要做到的是抓住每一个能够进行亲子阅读的机会,尽可能多地对孩子的阅读兴趣进行培养,与此同时给予孩子足够的阅读空间。至于阅读时机的选择,现阶段很多家长将亲子阅读活动看做“家长的作业”,这样的错误思想导致家长要求学生必须在某一固定的时间段完成这一学习任务。事实上,这样固定性的亲子阅读所起到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学生还会因此逐渐丧失阅读兴趣,家长在亲子阅读过程中应该起到的指导作用也不能很好地体现。因此,在亲子阅读过程中家长有必要加强对学生的观察,查找适合开展亲子阅读的时机,即进行不定时阅读。小学中段学生心理及思想尚未发育完全,容易受到周围各种因素的影响,往往在进行一段时间的阅读后能够逐渐对阅读产生兴趣。这时学生很容易在某一时间主动进行阅读,这就是家长与学生进行亲子阅读的大好时机,此时家长需要与学生一起对书中的文字与所阐述的内容进行欣赏或讨论,通过学生的话语了解学生对于该书籍的读后感及内心的真实感受。
睡前是小学中年级学生心理及精神状态比较稳定的时间,该时间段容易对所看到的学到的东西进行吸收。因此,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在睡前加入读书环节,与学生一起共同进步。
(三)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前文提到,亲子阅读活动的举办对于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家长的陪伴对于学生来说更像是一种催化剂,但如果在亲子阅读过程中采用错误的思想或错误的阅读方法,亲子阅读的有效性就会受到影响。与此同时,通过前文的分析也不难看阅读环境的建设对亲子阅读的促进作用,因此在阅读过程中家长应尽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舒适的阅读环境。而对于学生来说,这一阅读环境创建的关键点就是家长的正确引导。基于此,家长有必要对亲子阅读的正确方式进行思考。首先,小学中年级学生所阅读书籍的文化性并不高,其中多包含各种插画或图片,以往的亲子阅读过程中,,家长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书籍中所展示的内容会在第一时间为学生进行讲解。久而久之,学生容易产生依赖心理,个人理解能力会逐渐下降。因此,在亲子阅读过程中,家长可尝试适当对学生进行引导,然后让学生自己尝试对书中的内容进行联想与理解。其次,亲子阅读表面上看主体是阅读,实则强调的是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互动。因此,在亲子阅读过程中家长可根据书中的具体内容适当加入互动环节。例如,在对《小老虎历险记》一书进行阅读时,家长可与学生一起对书中小老虎的种种遭遇进行演绎,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其个人想象对其他故事情节进行拓展,家长配合学生完成故事表演。这样一来,既能够与书中所表达的内容结合起来,又能够激发学生对于亲子阅读的兴趣。从另一方面来说,小学中年级学生多喜欢对某些事物进行模仿,家长的这一做法能够满足学生的心理及精神需求,有助于亲子阅读活动的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