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主题教育活动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方法分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摘 要:现代社会文明由两部分组成:科学与人文,想要成长为社会所需的人才必须具备综合素养,因此从幼儿园这一启蒙时期开始,教育部门就着重强调进行素质教育,要求幼儿园教师在组织区域活动时能够将幼儿放在主体地位,根据他们的年龄以及性格特征选择最合适的话题,由此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幼儿在真正参与活动过程中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从而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主题教育活动;幼儿;全面发展
一、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物质需求已经被充分满足,因此愈发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因此当代社会需要大量具备核心素养以及综合实力的优质人才,所以无论是哪一时期的教育都有一个统一的理想目标:给学生提供自由的学习空间,进而得到全面发展。因此现阶段的幼儿园教育也不再受传统五大领域的束缚,而是积极组织主题教育活动,培养幼儿的多元化实力。
二、 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的升高,现阶段幼儿园组织园内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进行主题教学,所谓主题教学是指的多元且智能化的活动,其目的是对幼儿的智力情况产生明确认知并对其进行客观评价,主题活动通常以一个话题为中心,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性的拓展延伸,从而产生更多的话题,丰富活动内容,在此期间教师可以讲解大量语言、科学、数学、音乐、运动、人际交往等方面的知识,让幼儿能在潜移默化中扩大知識储备,提升思维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真正实现全面发展。
三、 运用主题教育活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一)制定活动主题,必须做到因地制宜
1. 年龄特征
幼儿园的主题教育活动是培养幼儿意志品质最有效的途径,通过参加丰富的主题活动可以让幼儿逐渐对自身产生初步认知,同时也会养成勤于思考和动手的好习惯,还能学会与人相处的正确方法,能够尝试着控制自己的情绪,与周围小伙伴正常沟通。
2. 遵循自然规律
展开主题教育活动最重要一个环节就是对“主题”的把控,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落实,幼儿园指导纲要也就主题活动对教师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参加的活动必须符合自然规律与的社会发展前景,因此教师在选题时一定要经过多方考量,做到小心谨慎,从而为幼儿创设出最优质的学习环境,同时也能增强教育内容的有效性,幼儿在实际参与的过程中能够受到很多的启发,总结更多的学习、生活经验,同时教师也要充分利用家庭资源,与家长之间建立合作关系,把握好幼儿的心理动态,想出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的方法,让他们逐渐形成主观能动性,从而获得全面发展。
(二)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要做到因材施教
因为成长环境的不同,幼儿受到的教育也有很大差异,因此每个人都会有对这个世界独特的理解方法,而幼儿园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的目的之一是让幼儿在进行大量的实践之后能够尝试理解成年人的思想,也能对世界有更深刻的认知。例如教师可以根据自然节气的变化为大家制定与节日相关的主题教育活动,让他们能够对中华传统文化有初步的理解,从而形成爱国主义精神,还可以制定与自然科学相关的活动,在观察自然生物以及一些物理、化学变化的同时了解事物发展规律,,培养他们探究科学世界的能力。
(三)在区域活动中投放有针对性的材料
材料是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最重要的组成因素,所以教师一定要对其地位和作用有较为明确的认知,通常情况下,活动材料相当于是幼儿不会说话的老师,如果想要保证活动质量,让幼儿能够得到足够的发展就必须选择最合适的材料,这样一来能够成功地在幼儿与各类知识之间建立联系,最大程度上激发出学习兴趣,在面对不同活动时都能展现出积极的态度,实现自我成长,因此教师必须对投放材料的针对性和合理性产生重视,并且要进行深度思考,最大限度帮助幼儿实现全面发展。
教师在选择投放材料时需要考虑到以下两点因素:年龄特征与成长背景。首先,必须在创设出一个适宜的活动情境后选择与之相关的材料,而幼儿的年龄特征是最关键的考量因素,在明确活动目标并制定出完整的活动计划后,在每个活动区域都投放具有较强目的性和科学性的材料,但是也一定要注意控制材料的复杂性,不要因为过于简单,让幼儿失去探索的兴趣,也不要因为过难,打击他们的自信心,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其次,教师还要提前了解班级内每个幼儿的家庭背景,只有充分了解了他们的生活水平、对外界事物的认知能力以及学习能力的情况下才能找出他们在如今这一成长时期最需要学习的知识,进而选出最合适的游戏材料,在符合教育主题的同时能为幼儿提供舒适的成长环境,保证其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四)尊重幼儿主体地位,促进全面发展
只有在保持良好师幼关系的状态下才能让主题教育活动得以顺畅进行,简单来说主题活动能够为所有人提供一个自由交流的空间,这个交流不仅是指幼儿之间的友善互动,更是指教师与幼儿之间的沟通,在传统的认知中教师和幼儿只是简单的教与学的关系,教师只是机械式地讲解知识,而幼儿也是在被动接受,长期保持这样的关系非但不能提升幼儿的学习能力,还会让师幼之间产生距离感,在此基础上无论幼儿发生了什么状况也不会主动去向教师寻求帮助,而教师在得不到及时反馈的情况下也不能了解到幼儿的真正实力,在这种情况下主题活动也自然不能顺利地展开。
因此教师必须转换思想,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和大家多多沟通交流,呈现出一种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状态,同时也要和大家一起商议该如何制定活动规则,还要忘记教师的身份,和幼儿共同参与到主题活动中来,发挥出榜样的力量,对大家进行正面的引导,这样一来,所有人都会对主题有深度了解,同时还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增强活动意义。此外,教师还要开放活动区域,让幼儿根据自身对主题的理解进行自主选择,这样一来不仅能丰富教学内容,还能成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在不自觉的情况下接受教育,从而提升自我价值。教师还要正视在主题活动中自己扮演的角色,要观察大家的言行,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在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在有意和无意的引导之下,幼儿积极性会被调动,同时他们还会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不断探索,发现生活中隐藏的知识,从而得到更高水平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