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育生态视域下幼儿园传统节日教学活动的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摘 要:在现代教育背景下,西方节日受到追捧,导致部分幼儿对西方节日比较了解,对于本国传统文化却不甚了了,在文化传承和学习方面有“虚化”的现象,幼儿园在针对传统文化教育当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故而,文章主要对教育生态视域下幼儿园传统节日教学活动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传统节日;幼儿园教学;生态视域
一、 前言
经过了先辈的世代传承,才形成了现在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在幼儿园教育当中,幼儿的全面发展离不开中国特色文化的教育学习。在教育生态视域下,将幼儿园教育与传统节日进行有机结合,能够有效地激发幼儿情感的发展,与此同时,使中国传统文化得到有效延续。
二、 在教育生态视域下开展幼儿园传统节日教学活动的作用
在幼儿园教育中,由于幼儿的文化素养不高,正处于一个知识学习的过程当中,对事物认识大多是从兴趣和模仿出发。然而在现代教育中,由于部分教师忽略了对幼儿传统节日的教学作用,从而导致幼儿对传统节日了解出现浅显的情况。传统节日作为中华5000年的文化传承体现,教师通过适当的教育方法,积极引导幼儿对传统化的了解,在幼儿园教育中开展传统节日教学活动,激发其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传统节日教学能够有效地提高幼儿的文明文化素养提升,促进其健康发育。随着教育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幼儿在教育过程中的体验和主体性,在教育生态视域下,构建和谐稳定的师生关系,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有效地活跃教学气氛,避免单一的教学模式,让幼儿积极地活跃在教学过程当中能够有效地提高幼儿对教学活动的兴趣,促进幼儿能够在愉快的教学环境中进行知识学习掌握,让幼儿生态的发展,从而促进幼儿能力的提高,高效率地达到教学目的。
三、 在教育生态视域下幼儿园节日传统教学活动的策略
(一)将节日教育融入环境创设当中、注重幼儿过程参与体验
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由于幼儿的学习方式是以亲身体验,直接感受的方式获得学习经验,在传统节日教学活动中,仅仅是通过教师单一的知识讲述,片面地讲解知识文化,让幼儿理解是不够的。因此,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节日特点和幼儿特点进行有机结合,对幼儿园环境进行节日创设,充分利用幼儿“好动”的特点,让幼儿始终穿插、跳跃在教学过程当中,通过“学中玩、玩中学”的方式参与在节日环境创设过程中,从而使幼儿园、班级、个体散发出节日氛围,同时在教育过程中,通过幼儿参与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能够有效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升华对传统节日的习俗等知识进行了解和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比如在对“新年好”的环境创设当中,可以将让幼儿传统节日文化作为本次活动的中心,首先,教师引出主题:“小朋友们,你们在新年的时候都要干吗呀?”让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自由讨论,然后教师结合幼儿的话进行总结:“没错,在新年啊,我们要放鞭炮,穿新衣、还要拜年,那除了这些,我们过新年还要干吗呀?”通过问题的方式教师引导幼儿通过图书、互联网等方式调查新年习俗,收集相关资料,比如“在午夜放鞭炮是为了驱赶年兽”的典故,然后邀请幼儿参与在“新年好”的环境创设当中,“现在我们的小朋友知道了新年的时候我们为什么要过年,那我们动手做一做,一起来‘过年’。”然后教师鼓励幼儿一起参与在环创中,通过对幼儿分组进行活动,让幼儿自主选择内容,进行手工制作。通过在环境创设中,教师引导幼儿自主学习、查找资料、给幼儿安排合理的工作内容的方式,让幼儿参与在创设的过程当中,打造一个活跃、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幼儿能够在表现的过程中得到心理的满足,在实践操作中深化对传统節日的知识掌握。
(二)教师利用游戏升华传统节日教育内容中,提高幼儿学习兴趣
《幼儿园指导纲要》提出了幼儿的学习主要是在游戏中进行的。游戏作为幼儿的日常行为模式,是教师开展活动的有力教育手段,在教学中融入游戏的方式,通过互动式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促进幼儿在愉悦的心情中进行学习。因此,在传统节日教学过程中,教师合理地利用教学手段,选择合适的游戏,丰富教学内容,打破常规教学,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理解知识,得到经验的吸收和巩固升华,从而达到教学目的,,保证教学质量,促进幼儿发展。
比如,在关于“端午节”的传统节日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端午节包粽子、吃粽子的文化习俗设计游戏,调动幼儿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这样设计活动:“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在端午节的时候,我们是怎样度过这个节日的呢?”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幼儿自由探讨并回答。然后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总结,“在端午的时候,我们要包粽子,吃粽子,之所以吃粽子是为了纪念我们伟大的诗人—屈原,现在,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个粽子是怎样包成的吗?”教师出示粽子,引导幼儿观察,然后教师对粽子材料和组成进行讲解,然后引出教学游戏“我的粽子真好吃。”让幼儿组成小队进行比赛,“现在请小朋友们根据老师包的方法,使用这些叶子尝试包一包粽子,看看谁的粽子包的样子更好看,吃起来更美味。”通过语言的方式,激励幼儿,提高幼儿的比赛激情,在幼儿制作完成后,教师将幼儿制作的粽子拿去蒸,然后给幼儿分享品尝。通过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感受端午的过节气氛,通过动手操作的方式对传统文化习俗有更深的理解。
(三)发挥本土资源教育作用、注重幼儿对传统节日的情感体验
在当代社会背景下,地区与地区的传统节日的文化有一定差距。在幼儿教学过程中,由于幼儿的特点,容易在生活中对事物产生好奇,但是因为自身文化素养的不够,对事物本身实质的理解比较差,因此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根据当地独特的文化和传统,充分利用周围的资源,融合本土资源,与教育活动进行有机结合,将教育活动贴切幼儿生活进行,从而帮助幼儿在了解本土传统节日文化过程中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同时,教师将本土资源融入教育能够给幼儿园教育添加一份色彩,给幼儿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有效地实现教育与生活的连接,帮助幼儿将知识“实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