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其中的重要构成部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应试教育的地位越来越低,大部分家长不在以成绩为评判孩子的唯一标准,而是更加注重他们的全面发展和进步。阅读教学对于小学生来说不仅是重点,还是难点,阅读能力的高低决定着语文综合素质的高低。虽然阅读教学如今深受重视,但现阶段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一些问题,严重阻碍着语文教学事业的发展和进步。文章首先分析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问题;对策
在教育教学中,语文是最基础的科目,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流传和弘扬的重要载体,也是其他科目学习的前提条件,有利于帮助孩子们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提升文学素养,还有利于帮助他们提高理解能力,为之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小学语文教学包含识字、写字教学、口语交际教学、写作教学和阅读教学等等,以便与帮助他们提高语言使用的能力、与他人交流的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以及写作能力等等。基于语文科目的特殊性,教师应该将课堂教学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进而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效果。
一、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观念传统落后
现阶段大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都是传统落后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人员处于被动接受知识和学习技能的地位。即使有部分教师有与时代同步的教学观念,但教学形式仍然没有转变过来,学生们在课堂上很难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这种教学理念下,我认识选择课堂教学内容和制订教学方案,还是开展课堂活动,都是根据自身意愿和条件,并没有将学生的意愿、学习需求和兴趣爱好考虑其中,所以学生们就成了被安排的对象,,他们的阅读能力很难得到培养和提高、积极性也很难调动起来。“填鸭式”教学和“灌输式”教学就是传统落后观念下的产物。
(二)教学模式不够多样化
我国教育事业一直处于发展状态,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上一直在更新和发展。目前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往往只采取一种教学模式或方法,他们忽视了多样性教学方式对激发学生们兴趣爱好以及调动积极性的重要性。教师们不明白讲解不同的文章以及教学内容的不同,都应该采取不一样的教学方式,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和符合学生特征的教学模式,才更容易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和兴趣,进而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单一的教学模式使得课堂枯燥乏味、缺乏活力,教学质量和效率大大降低,最终阻碍了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和语文综合素质的提升。
(三)教学内容枯燥乏味、与生活脱节
知识是来源于生活的,也将最终应用于生活中去,每一篇文章反映的都是作者对生活的态度或者情感体验和感悟。这就意味着教师必须要将课文内容归于生活中讲解,而目前大部分教师在开展阅读活动的时候,都只是简单地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和梳理,如文章的写作背景、作者的生平事迹、文章结构分段、思想情感以及请示等等,课文内容讲解之后,紧接着就是练习课后习题,这种与生活脱节的教学方法直接导致学生们的理解不到位、联系实际分析内容的能力无法提高。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一方面有利于提升他们的语文综合能力,另一方面,则有利于促进全面发展。目前,我国小学课堂教学时长一般是45分钟的,而学生们的注意力很难集中,并且很难长时间维持下去,正因为如此,他们在课堂上,容易分散注意力。而且部分教师的教学内容选择局限于教材,所以导致教学内容枯燥乏味,学生们难以对语文学习和课文阅读提起兴趣,进而导致课堂氛围死气沉沉。最终,导致他们的思维不活跃、视野不开阔。
(四)教師在提问环节的提问方式不科学
由于每一个学生接受的家庭教育和生长环境不一样,所以他们在接受能力、学习能力、领悟能力等方面都存在差异,这种个体差异性就业采用的教学方式无法满足每一个学生,进而无法得到提升。课堂提问环节的设置有利于促进学生们思考,教师问题设置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学生们的学习效果和课堂教学效率,除此之外,问题还有利于激发他们探索知识的欲望,进而积极主动思考问题。目前教师的问题设置侧重于针对一个知识点,虽然从短期看,学生们能充分掌握这一个知识点并且记在脑中,但同时也限制了他们的思考能力,久而久之,他们就不会主动地去唤起脑海中之前的知识点,加快对就知识点的遗忘速度,这既限制了思考问题能力的提高,又不利于长远语文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升。
二、 有效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措施
(一)教师遵循先进的教学理念开展课堂活动
随着新课标改革和素质教育深入推广,对教育事业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课堂活动的开展必须要想办法提高效率,以便于实现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让学生们收获最多的知识和掌握相关技能。为了帮助学生们提高语文阅读能力,学校和教师层面要严格遵循新课标改革的标准,以及素质教育的要求,将素质教育理念作为基础,遵循与时俱进的原则,革除传统教育中落后和成就的观念以及模式。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通过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采取正确的教学方式,让他们提高对语文的兴趣以及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同时提供广阔的思维发散平台,这有利于让他们在充分发挥想象力的基础上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同时激发创新能力,最终实现语文综合素养提升的目的。
(二)制订科学完善的教学计划
事先制订好科学合理、完善的教学计划是有效提高质量和效率的前提条件,也是保证课堂活动得以顺利开展下去的重要条件。由此可见,如果想要有效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以及促进学生们掌握更多与语文息息相关的知识理论和道德品质,教师必须要首先根据学生们的实际情况以及课程目标制订科学、合理和完善的教学计划以及制订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方案。尽量发挥教师的指导者和引导着作用,以便与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生动活泼和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为他们提供多层次和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严格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教师还要注意,根据实际教学反馈,调整教学方案和计划,这样才能不断优化教学,进而提高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