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摘 要:人和生物、微生物等同处于一个生态系统之中,我们人类只是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结构层次,即便在生态系统中人类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但是如果我们不去保护生态系统,必然会危害自身的发展。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渗透环境保护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让学生形式环境保护意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扩宽学生知识面的有效方式,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必须要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进来,在亲身的体验过程中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文章主要分析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渗透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关键词:高中生物;渗透;保护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全国代表大会讲道:“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少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全球气温升高、冰川的消融、大气污染严重,很多的动物无家可归甚至是濒临灭绝,这看似与我们人类的生存关系不大,实则影响到了我们今后的生活。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当前的热点话题,人类为了自身利益对于自然的过度开发,随意的排放污染物,这些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最终会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当前很多人并未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他们根本不懂得珍惜和爱护自然环境,温室效应、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出现一次次地为人类敲响了警钟,这些都是大自然对于我们的惩罚,提升人类的环保意识是当前的重点。青少年作为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加强青少年的环保意识显得尤为重要,在学校教学中进行环保教育是提升学生环保意识的有效途径,教师要将环保知识渗透到日常教学过程中,生物学科与环保知识之间的联系最为紧密,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是当前的重点问题。
一、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必要性
从我国目前的教育状况看,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重点强调基础课程的重要性,忽视了教学过程中渗透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和理念,而对开展环保教育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我校周边有采煤厂、发电厂、陶瓷厂和化工厂,这些工厂长期排放废气、污水,严重影响居民的生活;学校的生源多样化,有子弟,进城务工子女和周边农村学生居居多,环境意识很淡薄,对他们进行环境教育是急需的,也是长期、终身的。笔者对高中时期的生物学科白银九中的500多名中学生进行了“中学生环保意识和行为”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中学生环保意识淡薄,对环境保护缺乏自觉性,没有落到实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主要是教师和学校都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环保教育会影响正常教学的开展,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影响学校声誉和核心素养。高中生物课程中隐含了可持续发展、生物的繁殖、生物的遗传、人与自然、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等,这些内容对于环境保护的开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可以让学生知道我们人类并不是至高无上的,人和生物、微生物等同處于一个生态系统之中,我们人类只是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结构层次,即便在生态系统中人类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但是如果我们不去保护生态系统,必然会危害自身的发展。高中生物学科重在向学生揭示地球上各个物种在维持自然环境稳定中所起的作用,我们必须要将地球上的生态系统看作一个整体,正是因为有了各种生物和微生物的参与才能够构成这个生态系统。从每一个毫不起眼的微生物到处于食物链顶端的高级动物,以及每一个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配合,才能够构成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如果离开了植物的光合呼吸作用,就不会有能量产生,人类也就无法生存;如果生态系统中失去了处于食物链最顶端的高级食肉动物,那么生态系统的平衡也会被打破;如果失去了微生物来分解动植物的残体,那么当前的环境定然会污浊不堪。高中生物课程的每一部分内容都在渗透着环境保护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引导学生,让学生发现人与自然的关系,能够认识到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保护环境的队伍中。
必修一的生物教材从一开始就在讲解生态系统中的个体层次,个体属于整体之中,也是整体的一部分,整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密,整体出现问题会影响到个体的发展,同样的个体活动也会影响到整体发展。我们必须要知道人类每一个看似不起眼的活动都会对自然环境产生影响,高中生物课程重在让学生明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通过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具有较强的环境保护意识,具备一定的环境保护能力。
二、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意识的措施
(一)立足教材内容,渗透环境保护意识
高中时期学生获取生物知识最主要的渠道就是课堂学习,因此教师必须要立足于教材内容之中,深入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环境保护知识,根据学生当前的心理特征以及认知水平,合理设定课堂教学环节。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渗透环境保护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让学生形成环境保护意识。例如在讲解“从生物圈到细胞”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中的一些内容进行事例的补充,让学生能够清楚认识到人类在生态系统中的个体层次,进而认识到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知道人类如果肆意的破坏自然环境将会产生什么后果,最后受到伤害的还会是人类自身。在讲解“植物的光和呼吸作用”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光合作用的原理,让学生知道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的时候可以产生氧气,进行能量的生产和运输,有一些植物还可以吸收有害气体。如果我们破坏森林,滥砍滥伐,那么我们生存所需的氧气就会严重不足,这会影响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在讲解到“保护我们的共同家园”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列举一些人类不良活动对于地球环境产生危害的事例,例如是乱砍滥伐导致土地荒漠化和沙尘暴;过度捕捞导致物种多样性受到破坏;废气污水的排放导致环境受到严重污染;汽车尾气的排放引发的温室效应等,通过这些实际的事例让学生知道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正在遭受危机,我们必须要具有危机感,可以参与到环境保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