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对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摘 要:教育是社会发展关注的重点,社会进步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培养全面人才的需求。因此教育专家以及学者不断探索更加科学、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教育方法。物理作为初中教育中的必修科目,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抽象的概念,学生初接触物理会感觉很吃力,情境教学法的应用提升了教育质量以及学生的学习效率。文章就如何在物理教学课堂中开展情境教学法进行研究,希望能够给老师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应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作用;分析
一、 引言
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学生只是学会了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还存在很大的欠缺。现代教育要求学生不仅有充足的理论,还需要学生具备能够将理论应用到实际生活以及工作中的能力。因此,老師拓展了教育方法,借助情境教学等方法,营造学习环境,采取浸入式教育,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己的全面能力。情境教学法的应用需要老师明确教育目标,创造出与教学有关的情景。
二、 情境教学法的介绍
情景教学法是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依据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学习需求,创设出的学习环境。情景教学简单地讲就是将设定特定的环境,按照学生的学习规律以及个人的情况关注学生,进而给予学生合适的教育。情境教学的开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深度学习,尤其是理科类学科知识,知识具有较高的抽象性,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尽管在学习物理之前,学生通过数学学习已经建立起基础的逻辑思维,但是物理与数学毕竟不是相同的,还需要老师使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尽早帮助学生构建物理思维。
三、 情境教学法应用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境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动力,物理是一门充满魅力的学科,通过学习物理可以探究自然的奥秘,但是部分学生因为没有入门,觉得物理学习非常困难。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可以为学生的学习创造更好的环境,使得他们在有趣的环境中学习物理,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提升自己的物理能力,而不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教育,不理解物理知识的本质。
(二)提高学生的观察力
物理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物理学习需要通过大量的实验让学生理解原理,进而掌握更全面的知识。所以老师在应用情境教学法时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将物理现象穿插在情景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得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提升物理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主动探索生活中的物理现场,长此以往,他们机会对物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提升自身的物理掌握能力。
(三)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中的薄弱教育环节,创新是社会长久发展的重要条件,但是就现在的教育来说,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还存在很大的不足,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并不能很好的转换为实际的成果,这与老师的教育有直接的关系。为了改善学生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老师开始探索新的教育方法。情境教学法的使用,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通过实例教学,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在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物理学家的伟大,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愿。
(四)有助于知识的迁移应用
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当前物理教学走入了一个误区,老师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后,并没有培养他们的知识应用能力,培养的却是学生的做题能力,一切为了考试服务。学生在不理解原理的情况下做题,并不能取得理想的结果。因此,老师要转变传统的教育方法,通过情境教学法提升学生的知识迁移应用能力,使得所学知识发挥更大的价值。学生在体验到知识带给自己的乐趣后,会对学习产生更大的兴趣。
四、 情境教学法的原则
(一)欣赏情景
老师在创设情境时一定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要贴合学生的学习需求,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关注度。老师设置的情景不宜太难,初中学生是初次接触物理,刚开始系统的学习物理知识,老师要考虑他们的接受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太难的教学情境会增加他们的学习抵触心理,以至于无法达到理想的教育目标。老师在创设教学情景时,可以让学生参与其中,简单、直接而有效地吸引学生的参与兴趣。
(二)情景真实性
创设情景要确保情景的真实性,这会增加学生对情景的信任,有助于他们深入情境之中。老师在创设教学情境之前,要对情景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分析,以确保在课上可以正常使用,以免耽误学生的学习时间。老师设计的教学情境要围绕着课本展开,在学生掌握好课本知识后可以适当地进行扩展,教授给学生更多的知识,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五、 传统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理念落后
初中物理老师的教育观念落后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缺失,以至于部分学生的成绩以及知识掌握情况并不好。随着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老师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但是部分学校的老师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一直没有改变自己的教育方法。传统的说教式教育,使得学生感受不到学习乐趣,再加上,初中学生的专注力不高,很容易受到其他事情的吸引,一旦走神就无法获取老师全部的授课内容。
(二)学生主体地位缺失
学生的主体地位缺失也是当时物理教学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经过笔者的研究发现,当前大部分物理课堂都是老师讲,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机会越来越少,这就导致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下降。学生初接触物理,面对一门崭新的科目充满了好奇,但是随着学习的深入,老师枯燥的教学方式不断消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需要老师在制定教学方案时要以学生为主,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三)实验实践机会不多
物理实验是学生深入物理学习的重要方式,但是实际上初中学生参与物理实验的机会并不多,由于缺少实验器材,物理实验教学无法常态化。通过物理实验,学生能够对实践的结果进行总结,这样学到的知识记得才更扎实。部分老师以进行实验耽误授课进度为由,只有在公开课时才会融入实验教学。物理实验的缺失,影响了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