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基础教育学校特色建设的路径探讨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摘 要: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对素质教育进行了强调,要求教育必须针对不同的学生办出自己的特色。基础教育学校特色是构成学校教育质量的载体,也是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体现,因此本研究分析基础教育学校特色建设过程中暴露出的学校特色趋同化、浅表化、局限化、形式化等方面的问题,探求加强学校特色建设的具体路径,率先实现通过学校特色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 基础教育;学校特色;路径探讨
  一、 学校特色的内涵
  “特色”指的是事物在色彩、风格方面独一无二的特点;指的是事物在某一方面无可比拟的优势。那么关于什么是学校特色,许多学者对此展开了激烈讨论,产生了不同的理解,综合起来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
  (一)学校文化说
  部分学者认为,学校特色就是学校在长期的教书育人过程中形成的自己的文化,每一个学校的特色都有自己鲜明的特点,是文化品质的长期积淀,充分体现了学校的教育精神和智慧。同时,学校特色就是要创办文化上有自身特色的学校,这种学校在文化的各个层面及物质设备上,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区别于其他学校的文化特征。
  (二)学校风格说
  另一部分学者认为,学校在办学中体现出来的自己的办学风格就是学校特色,是每一个学校在教育工作中体现出来的与众不同的气质和风格,其个性较强,,是学校针对自身实际,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
  (三)学校优势说
  部分学者指出,学校特色就是学校在办学中独一无二的优势,这一优势来源于教育实践,并在办学过程中得到了继承和发扬,最终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办学优势。也就是学校基于本身以及地区环境特性,不断探索和追求学校教育优质化目标,所创造出来具有独特优异的教育环境或教育表现。
  因此,我认为学校特色就是个性化办学理念在学校各方面工作实践中的体现,其本质是学校优秀个性品质的积淀,其内涵可以表述为价值目标上的同质性、载体手段上的差异性以及表现形式上的校本性。因此,学校特色是长期积累下来的优势,对于学校的发展意义重大,是学校区别于其他学校的重要特点,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的教学不断发展。
  二、 学校特色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特色的趋同化
  特色泛化是指学校在经营自己的办学特色的过程中,把一些共性的东西当做个性的东西来建设,很少体现出自己独有的特点,因此学校特色趋同的现象就因此而出現了,有的还会造成千校同面的局面。调查研究表明,部分学校之间出现了难以描述的雷同的情况,针织课程和学生座位都出现了大致相同的情况。这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当然,从另外一个角度可以说明,要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学校特色是相当不易的。
  (二)学校特色的浅表化
  首先,特色浅表化,指的学校把自己所谓的特色只是通过物质和宣传的形式体现出来,甚至片面追求所谓的高大上,并将其当之为学校特色。其次,把硬件建设和招生宣传作为办学特色的中心,对于学校发展的深层内涵往往引不起重视。众所周知,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学校工作的所有方面都是以育人为根本的价值追求的,如果学校不是以育人为目的,而是以其他为目的,那学校就根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校,由此形成的学校特色就更谈不上高质量、优质的学校特色。
  (三)学校特色的局限化
  部分学校在彰显自己办学特色的时候,往往注重局部的特色,比如把对个别学生的培养作为办学特色,精心打造支撑自己门面的形象工程,甚至为此牺牲了学生全面发展的时间,导致部分学生在某些方面超常发展。另外,当被问及学校的特色是什么的时候,几乎每一所学校都会谈及艺术、体育、科技类的课程或者社团和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而且都会展示出各种奖杯奖状以及印刷精美的校本教材作为佐证,实际上,学生的选择权和自由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限制。这样的特色具有较大的片面性,与学生的全面和个性发展是背道而驰的。
  (四)学校特色的形式化
  在教学实际中,不少地方教育部门为了表面的业绩,出现了为学校设置“特色”的现象,大量的特色项目因此而纷纷出现。此外,也有一些中小学为了顺应潮流,热衷于包装、造声势、讲排场,追求学校特色的轰动效应,形式化常常蜕变为弄虚作假。学校特色建设必须要有创新性,必须与教育改革同步推进,因为特色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校管理者只有充分认识到了学校特色的内涵,制定符合自己的发展目标,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才能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
  三、 学校特色建设的路径探讨
  (一)重塑学校与政府的关系是加强学校特色建设的前提条件
  1. 要明确区分政府和学校的权限
  政府的责任就是要尊重教学规律,避免出现直接干预,而是对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宏观调控,具体来说就是要通过制定政策,消除学校的教学阻力,并对教学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政府是方向的引领者和资源的提供者,应该把提供服务和具体的操作工作换给学校,政府掌握的教育权利要有边界限制,因此,政府需要改革单一的学校评价模式,而采用一种多样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尊重差异,区别对待,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
  2. 要明晰问责制
  在明确政府的职能界限之后,需要对政府实施问责以防止政府越位和缺位。政府是否执行统筹职能是考核问责的重点,是否真正落实了教育改革,办学是否规范合法等等。
  (二)提升校长的领导力是加强学校特色建设的关键要素
  1. 校长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理念对于特色建设至关紧要,及时把校长的办学思想融入学校建设之中,从而体现出自己鲜明的个性。首先要自我超越,不断地学习和反思性实践,优化知识结构,更多的借助于专业权威,与教育思想对话、与教育问题对话;另外,校长要改善自己的心智模式,审查自己对教育、对学校和对学生的基本假设,信任教师并包容差异,要有教育家的品格。


职业技术学校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建设工作探析
浅议旅游产品设计中的地域文化特色
浅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在发展中前进
美国青少年学校和社区的体育参与现状分析
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应彰显职业特色
浅论“单独二胎”对广西基础教育资源的影响
论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发展变化
从读者阅读热点转移谈高等学校图书馆的变革
在学校班级管理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涂料企业的档案价值与管理特色
元代景德镇窑青花瓷的艺术特色及其对玉溪窑青花瓷工艺
高职院校图书馆学科特色资源数据库体系的构建和实施
高等学校研究生学位档案归档模式研究
浅论思政教育载体平台的教育特色及意义
职业技术学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课教学改革探索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校园英语 好家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