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小学美术教学生态德育渗透方法探究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中应融入德育。德育包含的内容非常繁杂,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活动开展中,应结合各类教学方法融入生态德育的理念。
  关键词:小学美术;生态德育;渗透
  
  道德教育对小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活动实施中,不仅要给学生传授基本的美术知识,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还要融入德育,确保小学生可以领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内涵。通过生态道德观的引导,学生可以尊重自然环境,在平时的生活中保护自然环境。
  一、 增强户外体验,提升生态德育教学的效果
  小学美术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应该带领学生深入大自然中,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小学生对美好的大自然心生向往。小学美术活动开展环节,教师应该带领学生到校园内深入自然环境中,使学生的美术视野得到拓宽,不断地延伸美术教学的空间,使学生在亲身的体验中获得直接和间接的经验,通过形象思维的开发,更好地促进美术教学的开展。在户外活动开展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间接引导的方式,使学生感受到生态环境的美好。在美术教学活动开展环节,教师应该通过不同主题的制定,带领学生到校园内参观,并进行写生,将大自然的美感记录下来。组织学生参加有关环境保护的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之情,让学生通过体验的方式感受到环境保护的意义,引导学生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对环境保护的方法进行研究,通过绘画的形式将学生心目中美好的大自然绘画出来,在亲身的实践中学生可以获得个性化的体验,对生态环境保护这样的主题产生非常浓厚的兴趣,在今后的实践活动中养成良好的生态保护观。
  二、 创设情境,陶冶学生的情操
  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考虑到小学阶段学生的性格特点,在当前阶段是具有较强的好奇心的,对于很多的新鲜事物具有极高的兴趣,这是应当结合这些特点为学生能够提供有趣以及生动的教学情境,满足学生对学习的要求。在传统的教育模式当中我们发现,部分老师只是单纯地将学习任务下发给学生,再进行一些相对简单的讲述后,教师不再参与其中,而是让学生直接将学习任务展现在图画本上,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导致学生的学习质量以及教师的教学质量都是不容乐观。为此,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建立合理的情境教学,在情境教学过程中结合德育教育思想,让学生能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当中,逐渐养成美好人格,加强美术德育教育的意义,在小学美术教学活动进行中,教师应立足根本位置,给学生创设良好的情境,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形成生态道德观,站在情感和理性的认知上对生态道德观有更加全面的认识。通过教学气氛的创设,学生可以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参与到各类美术活动中,从而对生态道德教育有关知识非常了解,通过情景体验的方式,学生可以获得更加积极的情感,在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培养中产生良好的效果。小学阶段的学生比较感性,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活动构建中应该建立良好的情境,从而使小学生站在感性的角度对生态道德观有理性的认识,激发学生参与到美术活动中的积极性,通过亲身体验的方式感受到生态道德观培养的意义,为今后生态道德观具体践行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小学美术教学活动实施环节,应该融入综合实践活动,对小学生的情操进行陶冶。教师可以组织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美术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到社区周围或者学校附近发现身边的环境问题,搜索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随后教师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学生可以将废旧的材料和衣物进行二次利用,制作出美观的工艺品。在具体的实践环节,学生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建立全面的认知,在具体的实践中认识到环境污染对人类产生的不良影响,提升自身的生态环保意识。在废旧材料的应用过程中,学生可以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在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会得到很大的改善。
  三、 完善講授方法,提升学生的生态道德观
  通过学科教育的开展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生态道德观,教师应该结合合理的讲授方法,从而将复杂的生态道德观采用直观的语言讲述给小学生。在美术教学活动实施中,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内容发挥自身语言的优势,向学生讲述生态环境相关的知识,使学生在美术学习的基础上,,对生态环境有更好的认识。对于小学美术教学活动而言,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通过户外体验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在学生能力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发挥讲授的效果,在知识教学的基础上向学生讲述生态知识。在学生可以理解的范围内,提升学生生态保护的意识,在讲授法进行中,教师首先应该树立良好的生态意识,从而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在对学生讲授生态环境相关知识环节中,教师应该采用合理的语言,通过肢体语言的辅助应用,为学生创设形象的情境,学生在一个轻松的环境下,可以更好地吸收生态教育的内容。
  四、 通过美术教学,加深学生对生态美的认识
  教师在小学美术教学活动实施中,除了讲述美术知识,开展各类美术实践活动之外,还应该引导学生发现美创造美。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采用各类教学方法,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生态美。学生在感受到生态美的价值后,在学习中会逐渐提升生态意识,在生活中会提升保护环境的意识。例如在讲解“走进大自然”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通过视频和图片的方式,将不同地域美丽的自然风光介绍给学生,通过小动物在大自然中自由玩耍的场景,学生被大自然的美好景象吸引。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生态破坏的视频,通过形象的对比,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自然景观保护的重要性。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不仅仅可以了解自然风光,掌握基础的美术知识,还可以更加积极地学习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内容,在美术教学开展中达到生态德育的效果。
  五、 建立师生良好沟通,传递德育教育内涵
  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当中,不仅要让学生能够全面掌握美术知识,还得使学生能够树立健全的良好人格以及健康的道德标准。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美术对于学生没有极高的要求,在当前阶段,对学生并没有严谨的专业要求,一般都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为学生建立良好的课堂氛围。因此,美术教学过程当中,师生一般能够形成良好的沟通交流,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可以进一步加深沟通,通过多方面的引导,让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以加强对学生德育教育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当中,都能够体验到德育教育的教育内涵,使学生能够认清未来的道路,使学生能够健康地成长。


谈如何提高小学低阶段后进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小学英语教学与智力开发
媒体艺术时代的美术教育
英语口语课堂中的文化教学
论美术教学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论情景模拟教学在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翻转课堂教学的思考
浅谈高校日语会话课教学改革
试析党校教学管理的创新与实践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关于绥化市高级中学英语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数学思维在教学中的培养
民族文化素养在高校服装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培养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情感因素
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的研究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校园英语 好家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