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策略探究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摘 要:文章根据初中英语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在分析目前英语写作教学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应采取的一系列有效的训练策略,并结合实际介绍了这些写作策略的实施步骤,通过多种写作训练方法达到培养学生的写作技能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的目标。
  关键词:写作教学;课程标准;训练策略
  
  一、 引言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关注学生学习语言知识,更关注他们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写作就是使用书面语言进行信息和情感交流的重要方式。《初中英语课程标准》五级目标的概述中对“写”的标准是“能根据写作要求,收集,准备素材;能独立起草短文,短信等,并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修改;能使用常见的连接词表示顺序和逻辑关系;能简单描述人物或事件:能根据所给图示或表格写出简单的段落或操作说明。”可见标准中对于英语写作的要求之高。它规范了初中学生对于语言基础知识在实践中的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运用能力。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对于这项能力的要求也正在稳步落实,这对我们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近几年的中考阅卷发现,学生的写作能力普遍不尽如人意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1)无从下笔;(2)语法和词汇错误多;(3)文章不通顺;(4)内容杂乱无章;(5)词汇贫乏单调等等。有很多学生对于写作存在着明显的“畏难”情绪,视写作为一种学习负担的比比皆是。一张试卷发下去,往往会有四分之一的学生未完成写作题。学生写作热情不高,作文能力差,而愈发讨厌作文,周而复始,写作成了英语教学中最棘手的问题。
  二、 问题成因分析
  (一)忽视写作的教学作用
  《新目标(Go for it)》中,每单元的Section B都会有一个写作练习。这个写作练习往往是在前面语法、句式和话题内容学习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是语言输入后的产出。然后许多教师往往会把大部分时间花在对课文阅读的理解,对词汇、语法知识的操练上。部分教师对于写作教学同样存在“畏难”情绪,导致学生的写作任务只能成为课后作业,因而在写前亦失去了相应的指导。在之后的作文讲评中教师过分依赖范文,而缺乏对学生的针对性指导,导致学生的写作能力难以取得应有的发展。
  (二)忽视写作的教学要求
  教师缺乏以写作教学目标为导向的写作训练策略指导,经常将其作为课后的一般性任务来要求。因为每一次写作课的教学要求不明确,导致学生写作目标性不强,而教师则丧失了将写作大工程化整为零的时机,周而复始,学生失去了搭建一个个脚手架的机会。因而即便平时教学中批改作文工作量大,仍收效甚微。
  (三)忽视写作教学的探索研究
  一部分教师故步自封,很少去做写作教学方法方面的探索研究,对写作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长此以往,教师自身的写作能力相对较弱,因而在指导自己学生写作时也是能避则避,敷衍了事。
  (四)缺乏固定可参考的作文教学模式
  由于书面表达体裁多样性和写作内容的多变性,目前初中英语教学中写作教学仍未形成较鲜明的特点,可供参考的教学模式不多。
  三、 写作训练的教学策略选择
  在当前“轻负高质”的大环境下,如何更高效地进行作文训练,需要更有效的作文训练策略。
  (一)读写结合的训练策略
  读写结合,往往是指教师充分运用教材所创设的语境、教材所呈现的语言,设计能充分激发学生思维的写作训练活动。《初中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听和读是理解技能,说和寫是表达技能,四种技能在语言学习和交际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这种将写作训练和阅读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也是新目标教材中的一个重要特点。首先,教师要有目的的选择课本中的阅读材料,选择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其次,教师在用3~5分钟分析文章的结构特点、写作思路、开头和结尾及一些优美语句和词汇的运用等方面。再次,教师组织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先进行小组讨论然后再写,每人写2~3句,然后互相交换,取长补短,由一个学生写完整篇。或是每人写一篇,通过对课文思路、结构及句式的模仿的基础上,鼓励进行创造和加工。这种训练策略主要针对那些拿到作文无从下笔的学生,研读和模仿是理清思路的一种有效方法。
  这种训练策略要注意几点:(1)要注意仿写的针对性和目的性。选题不一定要选课文或练习册中现成的题目,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安排。(2)要精心设计,巧妙安排。要从选材选题、构思立意、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等各个环节加以提示指点,要保证学生在写之前明白写的要求。(3)要鼓励创新,不求全责备。研读后的模仿必定会受所模仿的范文的文风影响,,但不能受其条条框框束缚而拘泥于原文。要根据所反映、所表现的对象的具体情况体现个体风格特征。
  (二)思维导图与写作教学
  思维导图是由英国人Tony Buzan在20世纪60年代发明的一种可以帮助学习和思考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将抽象的发散性思维变为具体可视。制作思维导图时,先把主题清晰地集中在图形的中央,然后让使用者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从中辐射出与其相关的主干分支,再慢慢地找出并画出与其相关的次分支,各分支形成一个连接的节点结构,最终表现为树状结构图。思维导图使用线条、色彩、箭头、分支以及其他方式来展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让使用者比较容易地关注要强调的重点,并用一种联想的方式进行思考、组建并整理复杂的知识体系,使其更容易被人们所认知和接受。
  如以Travelling为话题,谈谈如何制订A travel plan为例。首先让学生思考一篇旅游计划中都应包含哪些信息。学生很快会想到where,when,who,how,how long和activities等等信息。然后围绕着activities继续进行Brainstorm,就能理出要从What to do,Where to visit,What to buy和What to eat主要这四个方面去完成文章的主体部分。这样就可以画出一张关于travel plan的mind mapping(图1)。接下来再根据这张思维导图让学生畅所欲言,确定相关的信息。学生根据这张图合理安排取舍信息,使得文章连贯通顺。补个好的开头、结尾,一篇作文跃然纸上。


小学英语教学与智力开发
英语长句翻译初探
英语口语课堂中的文化教学
大学英语阅读之批评性阅读能力的培养
论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发展变化
通过校本培训培养青年英语教师的自我反思能力
关于绥化市高级中学英语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新英语教师如何面对初一年级“零基础”学生
英语阅读中猜测词义几种常用的方法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情感因素
基于EOP模式的高职英语教改研究概述
基于形成性评价的英语课堂问答策略的探索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语境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图示理论视角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校园英语 好家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