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抓生成 让语文课堂更灵动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作者:钱红梅
摘 要:《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我们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学生的个体需求,并依据时代的发展和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进行调整、改革。身处新时代的青少年一代,必须具备各项基本能力才能适应这个社会,而语文课堂就是培养基本能力的一个重要阵地。这一理念也告诉我们语文课堂应该是灵动而有活力的课堂,我们在实践过程中必须不断学习并尝试新的教学方法,运用较为科学、合理地教育教学理念,为小语课堂注入新的血液,使小语课堂焕发无穷的活力与别样的精彩。
关键词:语文;灵动;课堂
语文课堂教学不应该是单向的知识的给予,它是学生长足进步,老师专业不断发展的一个螺旋式上升过程,有活力,有灵性。所以,我们一线小语实践者应该用发展的、动态的、预设性的眼光来看待课堂教学,着力建构和谐统一、灵动自由的语文课堂。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根据以往的经验所得,从处理教材和教学过程方面,对如何打造小语灵动课堂做了一些探究与浅析。
一、 有度开放教材
要想把语文课上到学生的心坎里,那么我们老师应该改变原有的生硬地用教材组织教学的方式,而要有度的开放教材,即在分析教材特点和学情基础上,给文本进行生命化的延续,在不断地整合、改进的过程中我们的教材才能发挥利于学生成长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使教材呈现开放性与包容性,才能真正使小语课堂灵动起来。
(一)角色扮演 生成体验
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创设情境,创设主角,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扮演。由学生参与课文中发生的事件,教师在旁加以引导,学生能更深入地与文本、作者进行对话,从而拥有自己独特的体验感悟。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一课时,在教学到“群众游行”这一环节,教师让学生担任采访者,小记者们对参加开国大典的人民群众提出了很多有针对性的问题:“您今天早上几点起床往天安门广场赶的?为什么这么早?”“作为参加开国大典的群众代表,你的心情怎么样?”“你想对我们的祖国说些什么?对曾经轻视我们的人说些什么?”……面对小记者们的提问,扮演群众的同学一一作答,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同学们在模拟采访中更深切地体会到开国大典的隆重、热闹及人们内心的自豪、激动。又如学习完《特殊的葬礼》后,教师让学生当一回菲格雷特总统,写演说辞,上台发表演说;学习《望月》一文时,让学生也来当其中的作者和小外甥竞背古诗。这样的教学环节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把自己融入了課文情境中,学生怀着极大地兴趣参与了这一灵动的教学过程,与老师、作者、文字进行了心灵对话,教材的束缚已被打破。在这过程中生成的独特体验将丰盈其生命情感,这样的课堂氛围是活泼的、有生命力的。
(二)创新训练 激励表达
在小语课堂中应该注入新思维,运用新方法,多用奖励性评价,增强其感染力,这样才能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创新,乐于展示自己内心的独白。教师在教《槐乡五月》《少年闰土》等文章时,都调整了教学策略,设计了新的训练点,让学生的阅读感悟得以外现,这样既能启迪学生的心智,又能使其接受到一次难得地心灵的洗礼。
《槐乡五月》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充满了诗情画意。在教学极富特色的第一小节时,教师紧扣文本特点,让学生采用多种方式读,读出其韵味来。接着教师又进行改编,把文中如:“‘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香的粉,酿出了甜的蜜。‘啪啪啪……’孩子们跑来了,篮儿挎走白生生的槐花,心里装着喜盈盈的满足。”这样的长句子变成像古诗样的短句呈现出来,让学生模仿着句式接着往下写,,此刻学生们仿佛变成了想象力极为丰富的大诗人。他们的思维异常活跃,文思如泉的他们赢得了教师的赞许,语文课堂顿时变得趣味盎然,学生乐学且学有收获。《少年闰土》是大文豪鲁迅先生的力作,具有特殊时代的气息。教师在备课中反复诵读此文,每次都被闰土所讲述的趣事所吸引,他那聪明能干、机智勇敢、见多识广的品质让同学们找到了身边伙伴的影子。在学生读“月夜刺猹”这一趣事时,我让学生根据我提供的图片,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来讲述,其趣味性更突出。接着教师又让一位学生扮演少爷,另外一位学生扮演闰土,一起进行对话:“闰土,月夜刺猹真是太有趣了!明年夏天,明年夏天,我一定让爹爹准许我跟你一起去乡下,到时候,你一定要来接我啊!”“好的,欢迎你来我的家乡,到时候我们一起去看瓜刺猹吧!”学生参与度极高,乐于表达。通过这一情境训练,学生不仅习得了表面的趣,更是感受到鲁迅先生对少年时期生活的留恋与向往,这不是课堂上教师的说教所能达到的效果。
(三)有机结合 学科渗透
语文学科包罗万象,它是学科综合化的载体。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打破学科间的隔阂,向其他学科开放,让学生的视野得以拓展,从多角度、多感官获得阅读感受,灵动的生成才能让语文课堂更加夺目。例如在学习《二泉映月》一课时,教师让学生伴着二胡曲《二泉映月》来读课文,随着旋律的跌宕起伏来感受阿炳心境的变化和遭遇的苦难及其面对苦难时所表现出的个性品质。巧妙地把音乐元素渗透进语文课堂,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阅读感悟和内心体验,促进了语文课堂教学的动态化生成,使语文课堂更灵动,绽放出别样的精彩。
(四)由内而外 拓展延伸
语文课本上的知识点和容量是有限的,所以必须激励学生大胆地跳出课本的禁锢,走向课外,让学生把书读厚。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的开放必须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需要时间做保证,更需要读后反馈,让学生读有所得。教师在教学《海伦凯勒》一课时,学生自读后,我就推荐学生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部书的有关章节。在进行第二课时的教学时,由于学生对于海伦的经历有了很多的了解,所以课堂交流时表述得有理有据,声情并茂,取得了较好的阅读效果。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科学地引导学生去进行适切的资料的查找与收集或者拓展阅读,对于学生阅读体验的丰富,有益的知识的积累,是十分有效的,也有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及学生对于知识的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