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化学核心素养引领下的多彩课堂教学方式探索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作者:陈梅钦
  摘 要:以生活中的酸碱指示剂——紫甘蓝水在不同酸碱性溶液中的颜色变化作为联络整堂课的主线,为学生创建用实验来证明理论的实践现场,以便培养学生综合实验探究能力,形成在学科中自己探索问题的学习方式。课堂采用多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的完美融合。进一步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关注生活与健康,感受身边化学的有用性和有趣性,体会化学对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帮助,用化学的眼光看世界。
  关键词:紫甘蓝;多彩;核心素养;信息融合;探究
  一、 问题的提出
  《溶液的酸碱性》选自苏教版化学反应原理(选修)中专题三第二单元第一课时。pH的测定和控制在工业、农业、生产、生活、科学研究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应用。本节课介绍了常用测定溶液的酸碱性方法,以及溶液酸碱性的判断及表示方法。
  新的课程改革倡导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进行“素养性的教学”,用更好的教育,创造更优秀的社会力量。核心素养的界定是学校教育从“知识传递”转向“知识建构”的信号,标志着我国学校的课程教育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化学是多彩的化学,我们要引导学生用化学的眼光看世界,引导学生感受化学学科独特的魅力,教师要发展循循善诱的技能,深度挖掘化学的价值,实现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多彩课堂”要求教师要应用自己的情智,结合教材,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进行多角度、多元化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活跃思维,发现不同思路,激发认知冲突,推进课堂教学。传统学校的教学设计不是“学的设计”,而是“教的设计”,这就意味着学校教育的转型迫在眉睫,这是当下我国教师面临的严峻的考验。基于“核心素养”探寻新时代的教学模式,归根结底在于如何根据特定的学习者与特定的教学目标,去精心琢磨“有效学习环境”,打造理想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二、 设计思路
  结合新课标对本节的学习要求和活动探究的建议,以及本节在教材中所起的承接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旧知识,和引出酸碱中和滴定、盐类的水解的新知识的作用,特确定如下目标。
  (1)知道溶液酸碱性的判断本质。
  (2)知道溶液pH的定义、公式,能进行有关溶液pH的计算。
  (3)掌握溶液酸碱性的判断方法,通过学生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感受化学是基于科学依据,崇尚实证的学科,发展“证据推理,,科学探究”的核心素养。
  (4)了解生活中的酸碱指示剂,认识酸碱性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健康生活,珍爱生命的理念,感受身边的化学,有用的化学,发展“化学科学的绿色应用和社会责任”的核心素养。
  要打造一堂理想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要做到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起点,以学生的理解思维为主线,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如何让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落地生根需要一线教师的信心和智慧担当。基于此,本人对本节课进行如下的教学内容设计,如图1。
  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创境,新课导入
  【演示实验】桌上5个酒杯中盛放5种不同酸碱性的溶液,往溶液中倒入紫色溶液,观察5个酒杯中呈现的5种不同的颜色。(酒杯溶液的颜色:玫红色,紫红色,紫色,绿色,黄色)
  【设疑】你知道5个酒杯中盛放的是什么呢?为什么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呢?
  【引导】生活中的溶液有呈酸性、碱性或中性,你会判断吗?
  【课堂小游戏】请2位同学,利用游戏竞技,判断以下化学生活中几种溶液的酸碱性是否正确。(雪碧——酸性、洁厕剂——酸性、白醋——酸性、澄清石灰水——碱性、食盐水——中性、烧碱——碱性)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化身调酒师,用化学实验导入新课。通过溶液颜色的多彩变化,给学生带来视觉冲击,创造有效学习环境,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利用实验的真实性,助推了学生寻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利用身边的物质,身边的化学,融合现代信息技术,用希沃制作课件,设置课堂活动的游戏竞技,让学生迎接挑战,在游戏中学知识,给本节课增添了无限乐趣。
  (二)实验探究、科学推理
  【过渡】以上使用的是生活常识,经验积累判断溶液的酸碱性,在化学实验室里,如何用科学的方法判断以上溶液的酸碱性?
  【学生思考回答】用酸碱指示剂、pH试纸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活动探究】学生分组实验,用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验证溶液的酸碱性。如图2。
  图2 实验探究
  【教师整理】强调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 试剂用量1~2mL,指示剂用量1~2滴。2. 胶头滴管不要交叉使用。3. pH试纸要放在表面皿上。
  【学生展示】展示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并阐述实验现象与结论。
  【设计意图】化学离不开实验,它是一门有情境、重探究、可实践的学科。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情境,为学生设计发展的台阶,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证据推理、科学探究的能力。学生经过思考设计实验方案,并将方案付諸实践,在知识的形成、探索验证和实践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这也是我们所倡导的合情研究,促进学生理解。有效学习环境的创造与实施,才能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学习环境,才能实现培养深度理解的能力。
  多彩课堂要求教师的设计要多样化,多角度。在学生的实验过程中,首先,利用希沃课件,设置了倒计时,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实验效率,再次,教师抓拍学生的实验现象,通过拍照上传,展示成果,由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清晰,直观。又一次实现了信息技术服务于课堂教学,有效刺激学生的多维感官,活跃课堂,实现课堂的高效性。
  (三)由表及里,揭示本质
  【过渡】溶液呈酸性、碱性、中性的本质原因,除了溶质,还与水的电离存在密切的联系。
  【交流与讨论】利用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计算酸碱盐溶液中c(H+)、c(OH-)的大小。


民族文化素养在高校服装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培养
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的研究
古诗品读教学与学生人文素养养成的关联性研究
在学校班级管理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结合初中化学教材优势改进教学方法
美、英、日、朝四国核心价值观教育比较研究
谈加强旅游管理专业人文素养的培养
对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研究
电视新闻采编人员的素养与能力
关于大学生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若干思考
高职院校隐性职业素养的培养
视域融合视角下《论语》核心概念词“礼”的英译解析
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途径研究
用档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档案信息传播过程中的档案工作者媒介素养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校园英语 好家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