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项目游戏化”教学探索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作者:黄立情
摘 要:当前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存在,很多高中学校在开展教育活动时所选择的教学方式仍旧比较刻板。针对体育这一门学科来说,很多教师在课堂上也还只是单纯地引导学生开展一些基本的体能训练。并且,由于高中学生的学业压力相对较大,体育学科受到的重视就逐渐降低,整体的教学质量也受到了较大的冲击。基于此,本文将对如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有效地落实项目游戏化教学方式展开分析。
关键词:高中体育;项目游戏化;教学探索
一、 前言
当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全民健身的理念逐渐融入大众的日常生活中。与此同时,教育领域也开始意识到培养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性,并且逐渐开始将体育教学重新纳入重点学科体系中。但在以往的教学环境中,由于应试教育观念的存在,很多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时所采取的方法都比较单一,整体的教学模式也会存在较大的限制性,无法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热情形成有效的激发。
二、 项目游戏化的应用概述
首先,项目游戏化指的是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将教学内容通过游戏的方式传输到学生脑海中,降低学生学习压力,强化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该种教学模式的应用,能够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增强学生的学习有效性。
其次,项目游戏化具有较强的娱乐性以及价值性。通过游戏化的活动,学生参与到体育项目中的热情能够被充分激发,其自身的身体素质以及心理素质都能够得到较强的锻炼,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极强的推动性意义。
三、 高中体育教学现状
新课程改革以来,高中体育教学也得到了学校的重视与认可,相比之前而言,高中体育教学课时有所增加,教学内容丰富了许多。我校新校区的体育场设施完善,体育教具齐全,为丰富学生的体育活动及课余生活提供了有效保障。我校虽然有此条件,但是高中体育教学依旧存在着很多问题:
(一)对体育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应试教育理念影响深远
由于历史及社会发展原因,高中学生的重要任务就是高考,所有的教学工作都是为高考服务的。家长、教师在这种理念的影响下,没有认识到体育对学生的重要性,依旧要求学生把心思只放到学习上,他们不重视学生体质的发展,只片面追求学生文化成绩的提高。我们现在提倡素质教育、终身学习,有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身体健康。高中阶段是学生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缺乏体育锻炼,会影响到学生的身体成长,而且长时间的学习对学生身体也有较大的负担。
(二)体育师资力量薄弱,缺乏专业体育教学
对大多数高中而言,体育并不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体育教师也不如其他学科教师一样重要,很多高中在进入高三甚至高二的时候,体育教师就经常“生病”被其他学科教师代课。而那些优秀的高中,优秀的体育教师并不比其他教师差,有的甚至还是各类体育运动比赛的冠军。大部分高中学校,,体育教师配备严重不足,体育课大部分时间就是学生的休闲放松时间,教师没有进行专业教学,学生也没有心思学习体育。
(三)学生对体育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对大部分高中生来说,体育只是学习放松休闲的一门课程。长时间的学习之后,通过运动来活动一下身体,恢复一下情绪。对少部分以体育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说,体育是他们进入大学的一个捷径,重视体育技能锻炼,忽视了体育的专业知识学习。大部分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是可以在体育课上放松、玩耍,他们没有对体育知识、体育技能学习的热情,学生缺乏主动性与积极性。
四、 项目游戏化的应用策略
(一)构建科学的教学目标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无论是在开展教学活动,还是在开展其他类型的活动之前,一个项目的负责人都应该为整个项目构建一个明确的主题以及目标。只有目标确立,负责人才能够进行后续的项目实施计划。所以,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制定教学目标是体育教师应该开展的第一项工作,也是提高整体教学质量的关键途径。
首先,在游戏化项目开始之前,教师需要与学生进行密切真实的沟通,了解学生的实际想法以及他们对于这种教学模式所形成的看法。必要时,教师也可以询问学生一些与项目游戏相关的问题。比如学生所喜欢的游戏种类、他们想要在项目中所插入进去的因素等等。在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下,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以准备工作为基础,构建符合学生发展的学习目标。这样一来,学生参与到项目中的主动性以及兴趣都能够得到有效激发,对于后续教学活动所形成的质量保障也能够得以加强。
(二)调整体育教学的方式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发现,不同的体育项目有着不同的规定,其对于学生所提出的身体要求也会有着不同的标准。而相比于常规的体育教学方法来说,项目游戏化教学本身具有较高的强度以及竞技性,对于高中生来说会形成不小的压力。在这一前提下,为了有效发挥出项目游戏化的应用价值,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对体育知识形成掌握状态,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需要根据项目的开展特点,适当地对教学的方式进行调整。比如,教师可以对比赛的难度进行适当的降低,对比赛的规则进行适当的简化等等。
例如,当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田径类的体育活动时,针对中长跑这一部分,由于高中生的身体正处于重要的发展阶段,过高的运动负荷会对他们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所以在项目游戏化中,教师可以对中长跑的长度进行适当的缩短,以此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形成有效保障;再比如,当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球类运动时,也可以对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比如球类设备的数量质量、球类运动场地的设施完整性等等,在能够符合客观条件限制的前提下,适当地对整体的游戏內容进行调整,促使学生能够真正地感受到球类游戏的快乐,从而有效增强个人的身心素养。
(三)合理控制项目的层次
相比于常规的教学方法来说,游戏化教学项目具有较强的趣味性以及丰富性。但体育课程毕竟还是一门以教学为主的活动。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对教学的娱乐性以及教学的专业性进行适当的协调,借此增强整体的教学质量,也能够充分地发挥出体育教学的存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