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作者:刘俊
摘 要:高三语文课堂教学直击高考,教师必须围绕高考考试说明和命题特点为学生开展教学,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所以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更应该注重提高教学质量。网络资源的优势非常明显,将信息技术融入高三语文课堂教学,运用信息技术的交互手段,以多种多样的形式把知识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将会对高三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产生很大的帮助。要实现信息技术与高三语文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更需要对语文教学的特有规律进行思考,才能更好地让信息技术为课堂教学服务。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三语文;教学实践;改革方法
网络不但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提供非常丰富的信息,而且为语文教学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课程资源。在课堂上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把语文知识以更加先进、更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为学生创造出更加适合学习的环境,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提供无限广阔的空间,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高三语文教学有很强的特殊性,身为教师,我们还应该帮助学生唤起自身学习的主动性。所以从这两个方面来讲,信息技术与高三语文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必要性不断凸显出来。
一、 运用信息技术,实现备课与备考的结合,突出教学重点
信息技术在高三语文课堂上的应用体现为先进的教学工具以及网络资源的广阔载体。在教学实践中,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为课堂教学提供服务,利用更好的教学条件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高三语文的备考环节都是围绕着考试说明和语文命题特点来完成的,依靠网络巨大的资源优势,并采取先进的交互手段,让信息技术在教学发挥更大的作用,这对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有着重要的意义。要想让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有更好的体现,还需要教师和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工具,正确地使用信息技术手段。教师要恰当地将教學内容通过信息技术展现出来,而学生也应该正确地使用信息技术为自己扩大学习的空间。
(一)传统课堂上信息技术的使用主要表现为电教设备的应用,以投影仪、幻灯机为主
利用投影仪把教学课件展示出来,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优化课堂效率。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可以针对某一个考点进行试题的选择以及方法规律的总结,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为学生呈现知识。在视听结合的环境下可以避免传统课堂教学的枯燥乏味,给学生更加直观的学习体验,达到增强记忆的效果。例如,在作文的讲评中,教师可以利用幻灯机和投影仪向学生展示优秀作文,帮助学生找到作文中的失误,分析原因,提高作文批改的效率,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也较为良好。又如,高考很重视对名著阅读的考查,要在有限的复习时间里让学生对名著进行细致的阅读是很难实现的。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给学生播放有关名著的影视作品,这样既能调节紧张的学习氛围,又可以在短时间内让学生对名著有所了解,从而激发阅读的兴趣。这种教学方法受到了学生的广泛好评。
(二)网络平台以强大的功能和便捷的操作为学生提供新的指导学习方案
例如,希沃平台的使用,可以让教师在平台上发布导学案和学习资源,有助于学生在课余时间对教学内容进行预习,这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很重要的作用。高三语文复习需要帮助学生建立系统化的知识体系。高中语文知识内容比较复杂,如果全部采用传统的印发方式将资料传给学生,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业负担,而且也增加了不必要的经济支出,很难符合学生的个体化学习需求。所以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可以在此平台上整理好知识体系,然后在网络上发布,传输给学生。学生有更大的选择空间,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开展学习,更有针对性地巩固薄弱环节。这种方式既节省了教学资源,也更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
(三)网络工具的使用为教师和学生的课前准备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例如,教师可以使用个人博客的方式构建语文资料库,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阅读和浏览教学资源,同时也方便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浓厚兴趣。教师日常也可以把需要学生课前完成的任务通过QQ、微信、邮箱等形式布置给学生。当前还有一些比较切合教学需求的信息交互平台,如希沃白板、鸿合系统、云课堂、钉钉等等,都能成为帮助学生学习的好帮手,这些网络平台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
二、 优化课堂结构,注重方法积累,调动学生积极性
(一)信息技术对高三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作用还体现在教师有更多的信息收集渠道,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更加全面的备考信息
例如,在考试当中最常出现什么样的题型,近几年的高考中对某个知识点如何进行考查,怎样才能让一篇作文使用的素材更能突出主题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之下都会变得非常便捷,教师通过网上的查询功能可以把相关的知识点一一展现在学生的眼前。信息资源的开放还能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不同的信息获取方式会收获不同的效果。如高三语文的阅读教学,学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选择性的阅读:在网上进行快速地阅读,然后找到其中最有用的片段进行精读和摘抄,也可以进行主题式的阅读搜索相关的主题,找到丰富的资源,并且在论坛上交流心得。
(二)高三语文教学更加注重对学生思辨能力的训练
教师要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实现知识体系的建构和能力素养的提升,这才是建立高效课堂的衡量标准。高中语文的教学重点在于阅读和写作技能的训练,采取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即便讲解得眉飞色舞,学生往往也是昏昏欲睡。学生在课后没有进行方法的总结和知识的归纳,学习收效甚微,反而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之下,同样都是积累写作素材,如果教师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平台,,选择帮助学生确定主题,然后让他们在网络中自主查找相关的资料,在查找的过程中完成分析和借鉴的环节,进而实现学生思维的拓展,效果自然是大为不同的。
(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平台展示系统的知识,学生可以有选择性地进行学习,同时教师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帮助学生解决相关的学习问题
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的环节当中预想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突发状况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提出的问题,提前找到解决的方法,加快教学的进度。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关注学生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学生的学习效果能第一时间反馈给教师,方便教师快速找到教学中的不足,并调整教学的策略。高三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学习压力,在紧张的环境下,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复习巩固,所以教师更应该和学生成为亲密无间的朋友。课后时间,学生也可以利用多种信息技术途径,如电子邮箱、微信、网站留言等形式向教师提出自己在复习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学习生活中的苦恼,教师可以在网络环境下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这种交流方式,既有针对性地解决了学生的问题,也保护了学生的隐私,从而引导学生缓解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在未来的学习中,更快地调整自己的状态,提高复习的效率。这种交流方式不仅能建立起师生之间良好的关系,对教学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