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中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作者:尤长青
摘要:中学阶段是学生各项能力提升的关键时期,无论是知识理论学习、思想道德建设还是身体素质提升,都要作为重要的任务和目标进行对待。中学体育教学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越来越受重视,各先进教学理念与方法也在逐渐融入教学设计中,但可以看到,因教师自身教学能力限制、重视程度等因素影响,体育教学效果仍需进一步加强,多结合体育教材设计以及学生自身学习积极性的提升,并将丰富教学内容及多样化教学方法作为融合关键,才能实现高效体育教学课堂的构建。
关键词:中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合理方法
一、 前言
体育是中学教学体系中的基础性学科,在综合素质并重教育理念下,其教学有效性尤提升越来越受重视。但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当下所谓受重视、加强发展的体育教学模式还是以传统形式为主,先进而有效的新教学理念与方法还没有得到真正落实,与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融合还不够深入。所以中学体育教师务必要将当下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汇总分析,以其针对性问题处理方法作为主要参考点,重视学生参与、学生主体,并加强教师自身引导,才能不断促进中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不断提升。
二、 中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的必要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加强体育发展力度成为教育重点,重知识学习更要重身体素质,德智体全面发展才更能为社会发展培养有用人才。中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发挥着必要的积极作用,同时这也是解决其教学应用中诸多问题的关键助力,所以各中学院校及体育教师都应尽快树立起促发展、增效果的意识。
(一)适应中学体育课程范围拓展的有效方法
新课程教学理念的发展过程中中学体育课程内容有更多补充,不再仅是以往教学中的身体素质提升,更把学生身心健康培养作为核心点。身心健康拓展开来,不仅要鼓励学生学习各种体育练习技巧,增强自身力量、速度、耐力、身体协调能力等,使学生在中学这一身体关键发展期获得身体素质的有效提高,更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如积极心理、良好社会适应能力、优秀责任品质等等都是学生在体育教学中需要学习的重要内容,所以教师有必要从传统体育教学理念中走出来,结合新课程理念革新方法,使教学效果得以提升。
(二)发挥中学体育教育积极价值的必要策略
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是中学体育教学的基本目标之一,学生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更具积极有效的知识学习与应用能力,而且当下中学体育教学更重视学生终身体育理念的养成,如何培养学生热爱体育、安全保护、良好品质更是关键内容。我们应该认识到当下教学理念与方法越加丰富和多元化,各类学科之间的交叉性以及知识层叠性更为体育教学效果提升提供更多途径和机遇,体育教师通过先进教学理念与方法的融合,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都是体育教学积极价值得以顺利发挥的必要保障。
(三)解决中学体育教学各类问题的关键途径
中学体育教学中目前出现很多问题,对教学效果发挥产生极大阻碍,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实现教学效果提升就成为体育教学中重点工作。一方面是在教学模式上的局限性,中学体育还多是不受重视的“副课”地位,学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对体育教学参与兴趣不高,体育教师固守传统思维,教学力度不强,学校也更多关注学生专业课分数提高而忽视体育教学的投入,进而导致整体体育教学模式对教学效果发挥产生诸多限制,体育教学课程不明确、教学体系不健全、教学资源过于短缺等等。另一方面是在教学内容与方法的落后性上,体育教师还多以以往片面单调教学形式为主,常见的教学内容也只是简单跑步、篮球类教学,很难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而且教师在新教学方法的应用上还有待加强,理论与练习之间往往结合生硬,没有将游戏教学、互动教学等深入结合,学生多是简单参与教学活动而没有真正感受体育技能教导、体育精神培养上的效果,反而常使学生身体和心理双层面上的时间浪费,教学效果有限。
三、 中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中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的关键不单单在于教师要具备丰富而全面的先进教学方法,而要将目光倾注在教学理念上的革新上,重视学生主体以及教师引导在教学中的关键价值,辅之以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构建高效体育教学课堂。
(一)全面发掘教材中体育教学素材
中学体育教学是学生打基础、建体系的关键阶段,不仅身体素质通过系统练习得以显著提升,而且是构建全面化体育知识体系的重要过程,随着新课改对中学体育教学范围的拓展,教师更要多方面深入发掘体育教材中各种有价值的教学素材,除体育技能之外,安全保护、团结合作、游戏互动等都是体育教学优化的重要参考点。所以教师一方面要进一步深入体育教材的知识发掘,结合体育教学目标,将这些知识内容融合在教學计划中,丰富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则是在教学课堂上增进各种非专业教学知识的拓展,如篮球发展史、世界著名足球战役等等,这些体育知识的丰富不仅为学生展现更加生动全面的体育系统,增进其学习兴趣,更以其中优秀体育明星的成才之路、反败为胜经典赛事等案例使学生能从中学习到更多为人处世理念,为其心理建设提供基础。
中学体育教学中,有专门的学生健康教育课程,这是刚步入中学阶段学生体育活动参与引导的关键内容,教师不应该就以往说教式教学方法进行简单的课本宣读,而是要从更多知识内容上的讲解入手,如为学生提供一个身心健康测量量表,其中包括自身认知、健康安全意识、情绪掌控、角色发挥等方面的问答,,学生在这些丰富而有趣的问题中逐渐对健康一词有更多理解,健康的学生不单具有健康身体,更要有坚定意志和积极心态,为随后体育参与提供有效引导。而且教师还可以从教材中健康问题的解决方法入手,向学生展示一些案例,让学生自己讨论挑食、网络成瘾、身体虚弱等健康问题应该如何解决,使教材宣讲知识更深刻地走入学生心理,将基础体育健康知识印刻在学生脑海中,对于促进学生积极健康体育观的养成也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