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探究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作者:许远贞
  摘 要: 近几年,在现代教育理念体系逐步得到完善的背景下,核心素养应运而生,成了各个学科教育教学的新目标。从小学语文教学的角度来看,与核心素养的内涵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在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增加了许多习作教学模块,主要包括习作例文和习作练习。习作教学是培养学生形成语言文字综合能力的主要路径。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的认知较浅,没有形成对习作的深刻理解,使得其很难打开思路,写作的内容较为空洞和平淡。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以及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渗透和应用为教师优化习作教学效果提供了更多的思路。本文就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方法展开了一系列探究。
  关键词: 核心素养;小学语文;习作教学
  一、 前言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过程中,部编版教材强调了培养学生形成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阅读教学能使学生透过文字理解他人的想法,而习作教学能使学生将语文知识作为一种工具记录自己的想法和观点等。学生进行写作的过程是其表达想法的直接途径。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四个维度,与习作教学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这样的课程特点为教师在习作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对核心素养的内涵和维度形成正确且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并能在教学中寻找其与习作教学之间的契合点,运用具有针对性的方法开展习作教学活动,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目标。
  二、 语文核心素养的认知
  从概念性的角度来看,语文核心素养是在基础核心素养理念中融入了语文学科的特点所形成的一种素养,而核心素养主要指的是学生在学习中所逐渐形成的,能适应未来社会和个人发展的能力和品格。从维度性的角度来看,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四个维度,即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的鉴赏与创造、文化的理解与传承。
  第一,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其内涵体现在语文知识和语感的积累,能将所掌握的语文知识进行整合,形成语理,能在不同的语境中实现有效且正确的表达和交流;第二,思维的发展与提升主要体现在思维层面,是学生所形成的一种直觉和灵感,能对语文知识进行联想,并进行推理,不仅能批判,还能发现知识之间存在的联系;第三,审美的鉴赏与创造重在学生对语言和文字的体验和感悟,能欣赏文字以及文字背后的文学意境,还能进行正确的评价,以此为基础实现创新和表现;第四,文化的理解与传承素养是对学生意识和态度的培养,使学生能够从深层次理解和选择文化,并对其进行包容和借鉴,乐于主动传承文化的价值。
  三、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意义
  小学部编版语文教材的理念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融入了更多“立德树人”理念和元素;更加“接地气”,突出新理念的同时又体现出较强的实用性;“守正创新”,针对习作模块体现出较强的创新性;融入了更多生活化元素。语文核心素养兼具科学性和综合性的双重特点,其中包含多种以及多层次的能力和品格。从小学生的思维状态的角度来看,主要指的是使小学生能理解并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勤于思考。在小学阶段,部编版语文课程体系中的习作教学不仅有利于延伸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其思维逻辑性,还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人文素养。因此,将核心素养作为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指导原则并融入习作教学当中具有关键性的教育价值和意义。但是,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现状是一些教师仅仅追求高的教学效率,将范文作为主要的教学工具,,让学生进行模仿写作。长此以往,很容易使小学生对范文形成依赖感,当看到一个习作的主题,并不是先分析写作内容、构思提纲,而是直接查找范文。这是一种核心素养缺失的学习表现。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师没有认识到启发学生思维的重要性,使学生在习作中并没有经历思考的过程,这就偏离习作教学的目标。因此,针对当前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情况,教师应该从自身著手,革新习作教学理念,将培养学生形成核心素养作为习作教学的一项目标,优化习作教学的效果。
  四、 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方法
  (一)巧妙运用“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模式
  在语文核心素养体系中,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是一项基本内容。阅读与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体系中的两项重要模块,其在教学目标方面存在统一性。阅读可以作为学生积累、建构与输入语文知识的过程,而习作可以作为学生运用与输出语文知识的过程。将阅读与写作实施有机结合有利于发挥二者的合力作用,促进学生形成语言的建构和运用素养。
  首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积累写作素材。很多小学生在看到一个习作主题后,经常出现无从下笔的问题,找不到写作的着手点。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头脑中储存的语文知识不够,缺乏写作的素材。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在日常开展阅读教学活动中,应该引导学生有意识摘抄一些优美的词句,并将其进行分类,随时翻看,逐渐将其内化成自身语文写作体系中的一部分。例如,在教师带领学生阅读部编版教材中到《火烧云》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将其中的好词好句摘抄在本子上,比如,红彤彤、金灿灿、恍恍惚惚、威武镇静等,并鼓励学生自己查找这些词句的意思,能结合自己的习作主题对其加以正确的运用。
  其次,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构建写作思路。小学生所阅读的内容也是作者的写作作品。因此,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阅读时,可以尝试让学生自主总结段落大意,并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时间顺序、位置顺序等将其整理下来,分析作者的写作思路和方法,将其融入自己的思维体系当中,在日后的写作中得到启发。
  (二)培养学生写作思维的准确性和逻辑性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很多教师忽略了对学生进行习作思维训练。学生只能对写作知识形成记忆,而不是理解。这样的教学方式无法使学生的习作能力得到实质性的提高,甚至正逐渐形成僵化的写作习惯。在习作教学中培养学生形成思维的发展与提升素养,这就要求教师应该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认知能力培养其形成准确性和逻辑性的写作思维。


基于电子政务环境下高校档案利用服务的创新研究
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图书馆管理
基于现代电磁场理论研究
基于Camtasia Studio的信息技术类微课的制作
民族文化素养在高校服装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培养
基于EOP模式的高职英语教改研究概述
古诗品读教学与学生人文素养养成的关联性研究
基于形成性评价的英语课堂问答策略的探索
在学校班级管理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基于风险控制的创业板市场研究
基于JAVA的动态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ZigBee技术的温室环境监控系统相关研究
美、英、日、朝四国核心价值观教育比较研究
基于信息交流视角的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理论研究综述
基于书画产品机械革新的传统文化促进措施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校园英语 好家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