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时政点评题探析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作者:黄哈尔 来源:考试周刊 2019年102期
摘要:时政点评题的设置体现道德与法治学科特色,符合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自觉主动从课堂学习走向社会实践。掌握时政点评题的命制的意义、基本原则及遵循环节等,对提升道德与法治学科教育教学质量具有显著的帮助。
关键词:时政点评;爱国主义;试题命制
时政点评题,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已较常用。它的设置能很好地促进学生自觉主动从课堂学习走向社会实践,是一个能让学生了解社会动态,夯实道德与法治知识,开阔视野的有效途径。
一、 时政点评题的设置符合时代发展要求,体现学科特色
(一) 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
通过时政点评题训练,能较好地让学生深度融入教与学活动中,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选取素材的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充分的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对所选取的素材进行深度加工和创意的过程。
(二)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学习行为习惯
学生点评问题大多是最热门的时政、自己身边生活,以及比较有趣的事件。要让学生在点评过程中有成就感,有一种强烈获得知识欲望,提高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的兴趣。点评要通过事例分析和观点论证谈出自己的看法,要言之有物、言之有度、言之有理,促使学生深度思考,养成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三) 有效提升学生对时政热点的理解、分析和综合运用能力
做生活的有心人、明眼人、勤手人,认真选取热点材料,精选题材,抓住关键事件,用教材知识去多角度分析、解读时政热点,使教材知识点活起来。日积月累,不断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学习,主动深入探索,不断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
二、 时政点评题的命制要符合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原则
(一) 点评题命制要符合思想性、科学性、基础性、人文性、导向性、开放性等原则。落实立德树人的学科核心素养,科学严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发展需求,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差异。注重能力培养,活化教学方法与学科思想方法的融合,从而实现知识学习、能力提高与情感态度价值观升华。
(二) 点评题命制应多收集正面的典型材料,如国家的重大会议、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时事》期刊中的典型新闻人物或新闻事件等,从而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善于从中挖掘出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目标,让学生从中受到良好的教育。像在2020年中考時政热点我认为应该多关注以下方面:①党的领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两会”;“四个自信”等。②改革开放:实施质量强国战略;全面扩大改革开放;“一带一路”;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等。③依法治国:《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疫苗管理法》《食品安全法》;猪肉价格波动等。④核心价值:爱国主义教育;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时代楷模”;弘扬民族精神;女排精神;凡人善举等。⑤先进文化:经典咏流传;平“语”近人;书香中国等。⑥科教兴国:国家最高科技进步奖;北京大兴国际机场;5G建设;芯片;盾构机等。⑦美丽中国:《“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绿色出行;乡村振兴战略;脱贫攻坚等。⑧平安中国:遵守社会规则;勇担责任,珍爱生命;国家安全教育;谨防电信诈骗;见义勇为等。⑨网络强国:《网络安全法》;网络暴力;中美贸易摩擦等。⑩关注青少年成长:劳动教育;近视防控;网络游戏;《中国学生核心素养》;教育惩戒权;校园欺凌等。
(三) 点评题命制不得违背政治性原则,不得与现行法律和道德规范相违背,不得使用广告宣传,,谨慎使用灾难性事件。
(四) 点评题命制要尊重学生生活经验,注意生活情景科学可信度。对于高高在上的情景材料尽量不要采用。
三、 时政点评题的命制要遵循定方向、选素材、编试题、定答案、细评分和磨试卷等环节
(一) 定方向
设以确定“爱国主义”考核内容命制试题为例。首先,要深度研读《课程标准》、教材以及研究学生实际情况。试题命制既要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还要注重考查思维过程、创新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要制作以“爱国主义”考核内容的命题细目表,主要有所涉及知识点、考查达成目标、难度、区分度、分值等。
(二) 选素材
时政点评题一般由情境材料和设问两大部分构成。选择命题所需的背景材料,包括热点素材、表格数据、乡土素材等。情境材料的文字要适量,文通句顺,条理清楚,表述规范。以福建区域为例,在素材来源方面:①可以常年关注《人民日报》《福建日报》和CCTV、FJTV新闻频道,并随机用本子记录下与教材知识联系紧密的热点材料,随时关注着最新时政热点动态。②用足用好《时事》期刊。教师首先自己要弄清楚每期在讲什么,抓住重点,挖掘考点,归纳整理,再指导学生。③研究福建省各地市的最新动向。④网上跟踪收集全国各地最新时政热点专题研究成果,进行甄别和取舍筛选、归纳整理,为我所用。要做到精准把握热点材料,分门别类,纵横结网,做到思路高度清晰。根据上述已确定考核内容,选取如下:“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根据纲要要求,全国大中小学的党组织、共青团、少先队等,把爱国主义融入党日、团日、主题班会及各类主题教育活动之中,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作为考核“爱国主义”教育素材。
在素材选择方面:必须符合新颖、真实、适切、简约和生动的原则。既要注意情境材料本身的真实、合理及其价值导向,还必须考虑与所要考核的知识内容和能力目标的适切。选材时应注意:①选取某一个事件作为素材时,应了解事件全过程;②选取材料要明确引文出处,注意资料权威性,反对断章取义。③选取的材料要注意区域差异,要有典型性,体现公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