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课程游戏化与区域游戏的融合分析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作者:洪艳 来源:考试周刊 2019年100期
  摘 要:幼儿教学过程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就是游戏教学,这是符合幼儿心理发展特点和生理发展特点的,也是最容易激发幼儿学习热情的一种教学方法。课程游戏化符合幼儿教学的需要,通过游戏化教学,能够帮助幼儿掌握基本的沟通能力、动手能力,还可以通过游戏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区域游戏指的是在不同教学领域采用不同的游戏内容和方法,促使幼儿在游戏中实现进一步成长,最终帮助幼儿实现全方面发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课程游戏化;区域游戏;有机融合
  幼儿年龄较小,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意识和学习习惯,另一方面,对游戏的喜爱是幼儿的天性。基于此,组织幼儿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进行游戏,能够用游戏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有助于提高其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是课程教学顺利开展的基础。通过游戏化教学,可以引导幼儿对各种事物进行认知,还可以通过游戏活动锻炼幼儿的沟通交流能力,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通过游戏教学,还可以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同时在老师的引导下,还可以利用游戏进一步提高幼儿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区域游戏,就是针对教学不同区域开展对应的教学活动,引导幼儿在对应区域开展游戏活动,这有助于提高游戏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课程游戏化与区域游戏的融合,将有助于提高幼儿的学习热情,将课堂转化为活泼有趣的课堂,促使幼儿融入教学活动中来,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 课程游戏化与区域游戏相结合的意义
  课程游戏化,就是在组织幼儿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根据幼儿心理生理发展特点引导幼儿开展相关的游戏活动,并在游戏活动中有机融入相关的教学知识,这样一来,就可以避免单调枯燥的课堂教学,提高幼儿的学习热情,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幼儿的知识水平,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课堂游戏化与区域游戏的结合,可以根据区域游戏的特点组织相关的教学活动,从而用游戏激发幼儿的学习探索热情。区域游戏中用到的各种材料,可以将课本知识转化为现实的材料,有助于进一步加深幼儿印象,促进幼儿对课堂教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此外还可以有效强化幼儿的合作能力,培养幼儿的独立思考能力。
  二、 课程游戏化与区域游戏融合的策略
  (一) 创造活动环境,在区域游戏中实现课程游戏化
  老师在组织幼儿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首先要全面掌握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和生理发展水平,掌握幼儿的兴趣爱好和成长环境,充分了解幼儿的思维发展和智力发育水平,在此基础上老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课程内容科学创立游戏环境,方便幼儿迅速融入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来。老师在引导幼儿学习相关的绘本内容时,需要主动与幼儿开展互动,通过与幼儿的交流掌握其教学需要,在此基础上决定下一步的游戏走向,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组织幼儿演绎绘本内容,组织幼儿编排绘本下一步走向,组织幼儿对绘本中的形象进行美化。如果幼儿表示希望进行角色扮演,老师可以将幼儿分为几组,组织幼儿在表演区进行角色扮演;为了进一步增加幼儿对绘本的感受,老师还可以组织幼儿利用简单的材料进行道具制作,引导幼儿亲自动手进行制作,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引导幼儿发挥其想象力,这个过程将有效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还可以促进幼儿想象力的成长。如果幼儿表示希望自己对绘本形象进行创造,老师可以引导幼儿利用基本的材料进行创造,具体材料包括各种彩纸、画笔、橡皮泥等,老师可以引导幼儿根据自身想象或者爱好选择对应的材料进行自主创作,鼓励幼儿用现有的材料创作出独具特色的绘本形象。这个游戏过程将有助于提高幼儿自身的动手能力,还可以锻炼其思维能力,同时有助于提高幼儿的学习热情。
  (二) 从日常生活出发,让孩子们联系生活进行课程游戏化
  引导幼儿开展课堂游戏,进一步与区域游戏实施融合,就需要老师从幼儿的实际生活出发,将幼儿日常可以接触到的生活场景和素材融入具体的教学游戏活动中来,这样一来,幼儿对游戏教学的热情会进一步高涨,更重要的是,这些幼儿十分熟悉的游戏素材和内容将促使幼儿加深对相关教学知识和内容的理解,帮助幼儿提高学习效果。比如在引导幼儿学习动物知识的时候,老师可以在不同区域放置不同动物的模型或者图片,同时引导幼儿对其进行认识。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幼儿回忆在动物园参观的经历,并将其与游戏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动物模型和图片进行对比,引导幼儿一一讲出对应模型和图片动物的名字,这一活动有助于增强幼儿对各种动物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老师还可以引导幼儿对相关动物的习性、特点等进行描述,这个过程将进一步促进幼儿对相关动物的认识。此外,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意引导幼儿进行提问,并鼓励幼儿讲出自己的答案。老师在回答幼儿的问题时候,避免直接告诉幼儿答案,而是引导幼儿自己进行思考,最终找到具体的答案。在组织幼儿进行区域游戏的时候,老师要引导幼儿对其中的生活化场景进行熟悉,并引导幼儿将其与自身生活经历结合起来,鼓励幼儿将游戏内容与实际生活进行类比,进一步提高幼儿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课堂的整体教学效率。
  (三) 在组织学生参与区域有效期间适当补充和升华主题
  幼儿教师在设计区域游戏时,需要立足实际,考虑到幼儿年龄特点、认知水平、成长规律等因素,确保区域游戏设置的适宜性和有效性,深入剖析主题课程,确保所设计的区域活动与课题主题相一致。譬如,在组织学生开展益智活动时,幼儿教师需要预先分析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情况,妥善安排课内需要用到的材料,在区域游戏具体开展期间,由幼儿自主选择需要的材料,确保所设置的区域游戏具备趣味性和游戲化特点,致力于优化整体学习氛围构建,让学生身处轻松、愉悦的活动情境中学习和获取相应知识及技能。在以“丰收”为主题组织学生开展区域游戏活动时,可组织学生开展剥花生游戏,学生需要在参与该活动的过程中运用数字或符号记录下剥花生数量。为了增进幼儿对种子食物的认知,教师可以在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给学生讲解有关相应种子食品的知识及使用方式,并在此环节将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意识渗透其中。另外,幼儿教师可以将角色扮演活动合理运用到幼儿教学中,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职业,与小伙伴完成角色扮演,在此过程中,幼儿需要做好分工。举例来说,在幼儿扮演收银员的过程中,需要运用到数字、加法、减法等知识,通过在实践运用中反复使用相应知识,有助于加深幼儿对该知识点的印象,增加幼儿的生活经验。除此之外,为强化合作能力,教师必须从旁予以幼儿科学合理的引导,在幼儿参与区域游戏的过程中,有目的地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增进与幼儿之间的交流合作,在小组合作过程中锻炼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剖析影响区域游戏效果的主要因素可知,幼儿团队合作意识欠缺属于重要影响要素。教师在开展游戏设计工作时,需要立足于幼儿的学习基础及认知能力等要素,确保所设计的游戏难易程度适中,并细心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具体表现,予以幼儿科学有效的引导。


论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发展变化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民族文化素养在高校服装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培养
高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教学改革谈
网络游戏升级问题
从鲁迅“科技兴邦”到“文艺救国”的翻译实践看浙东区
曲面拟合高程模型在块状区域中的研究及其应用
谈小学英语游戏激趣教学
应用性和跨文化性英语课程改革研究
高职英语课程在保定市对接京津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
《文书与档案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探索
任务驱动下的“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高职《Android应用》课程教学设计和考核方法改革与实施
高职《基础会计》“理实一体化”教学法课程设计与实施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校园英语 好家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