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幼儿垃圾分类行为养成策略分析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作者:戴晨诗 来源:考试周刊 2019年101期
  摘 要:近年来,保护环境逐渐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遂使垃圾分类提上了社会建设日程。幼儿作为国家未来建设的栋梁,从小就应当培养幼儿垃圾分类的意识,这也是实行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因此做好对于幼儿垃圾分类意识的培养,使幼儿从小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不但利于环境保护方针的实行,也能够对幼儿自身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本文就对幼儿垃圾分类行为养成的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幼儿垃圾分类;行为养成;策略分析
  一、 引言
  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使幼儿从身边小事入手,初步建立起保护环境的意识,这是幼儿园教育系统中的重要指导策略,让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环保意识和行为习惯,意味着垃圾分类观念的培养已经成为幼儿教育内容的一部分。但就目前幼儿教育的实际情况来讲,幼儿园垃圾分类教育的实施情况并没有达到预想中的目标,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幼儿垃圾分配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及家长通过实践、练习等多种方式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影响幼儿的行为和意识,使幼儿在环境的影响下逐渐养成垃圾分类的意识和习惯。
  二、 对幼儿进行垃圾分类行为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幼儿是一个学习生活开展的基础阶段,也是教师和家长充分利用幼兒本身善于学习、善于创建的特性,把握住幼儿思维系统尚未构建成熟的机遇,将正确的学习习惯以及对待生活的态度传授给幼儿,帮助幼儿从小建立起健康的心理防线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而垃圾分类随着保护环境呼声的高涨逐渐成为当下社会的热点,而想要将垃圾分类的过程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则需要抓好幼儿的教育,保证幼儿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对垃圾分类保持着正确的态度,从而为垃圾分类工作奠定长久发展的基础。
  三、 幼儿园垃圾分类行为养成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 需要丰富幼儿对于环境的认知
  在幼儿园中开展垃圾分类行为养成教育的前提,是需要加强幼儿对于自然环境的热爱,为幼儿提供充分接触自然的机会,并在此过程中通过多种方式丰富幼儿对于自然环境的感知,从而为熟悉垃圾分类奠定基础。首先在进行教育前,教师需要秉承“环境是幼儿的第三位教师”的教育理念,利用教师以及幼儿园内部存在的自然环境、人工制作玩具等来为幼儿创造朴实的自然环境,增加幼儿接触自然的机会,从而使幼儿更容易亲近自然,,察觉到生活与自然的关系,自发去保护和爱护自然环境。
  (二) 需要让幼儿明白垃圾分类的相关内容
  垃圾分类的工作顾名思义就是将不同性质的垃圾进行相对应的处理,通过此种方法来强化幼儿对于不同种类垃圾的观念,明确了解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干垃圾及湿垃圾等性质的区别。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手段来帮助幼儿了解垃圾分类的详细内容,包括各类垃圾的性质、定义、区分方法等,从多角度培养幼儿垃圾分类的习惯;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培养幼儿定时、定点投放垃圾习惯的方式来引导幼儿丢弃垃圾的习惯。
  四、 幼儿垃圾分类行为养成措施
  (一) 在学习生活环境中丰富幼儿对于垃圾分类的感知能力
  想要使幼儿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行为习惯,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好周边的环境做好充分的宣传工作,让幼儿通过直观的方式详细了解垃圾分类的规则和方法,并通过长时间的积累,影响幼儿的行为习惯。教师需要在班级内部设置垃圾分类宣传区,教师可以组织幼儿一起制作简易的垃圾桶,并将垃圾桶的形象设置为幼儿较为感兴趣的动物形象,比如白色的小狗、橘色的小鹿、蓝色的鲸鱼以及黄色的松鼠,并按照不同种类垃圾的名称分别给垃圾桶起名为:科科(可回收垃圾)、布布(不可回垃圾)、优优(有害垃圾)、琪琪(其他垃圾),然后为了帮助幼儿更好地了解每个垃圾桶能够接受垃圾的范围,教师可以利用多彩的卡纸制作相应的垃圾形象张贴在每个垃圾桶的范围内,如科科的范围内有饮料瓶、易拉罐、旧图书等,布布的范围内内有果皮、菜叶、剩菜剩饭、花草树枝树叶等,优优范围内有电池、收音机、灯管、温度计等,琪琪范围内有塑料袋、一次性餐盒、卫生纸等,通过这种直观的方式对幼儿进行宣传教育,帮助幼儿对垃圾分类有一个更好的理解。教师还可以通过童话、歌谣等方式提升幼儿对垃圾分类知识的了解,进而促进学生垃圾分类能力的提升。
  例如,利用不同功能的垃圾桶,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自主依据每个垃圾桶范围内所张贴的内容卡纸进行相关宣传标语的书写或者绘画,如针对科科,有的幼儿写道:小朋友们生活中遇到的能够回收利用的垃圾要放到“我”这里哦!还可以利用漫画的形式进行表达,如有的幼儿画了垃圾桶宝宝吃到了错误的垃圾而在哭泣,然后漫画旁边写道:要正确地投放垃圾哦!通过此种让幼儿直接参与的形式,能够将垃圾分类的详细内容更直观地呈现在幼儿眼前,帮助幼儿初步养成垃圾分类的认知的同时也能加强幼儿对于垃圾分类工作的监督能力。
  (二) 在活动中建立垃圾分类的环保观念
  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往往会安排较多的活动时间和区域,幼儿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和需要自主地进行相应的活动,因此将垃圾分类习惯培养教育融入日常活动中,可以发展幼儿的自主探索能力,在互动或者制作的过程中摄入垃圾分类知识,潜移默化中建立初步的垃圾分类环保观念。角色扮演形式是让幼儿更好地参与到垃圾分类中来的主要途径,通过对于垃圾收集员、垃圾分类员等角色的扮演,幼儿可以更加明了垃圾收集和分类的过程,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中亲身获得垃圾分类的体验,从而建立完整的垃圾分类环保观念。其次,通过手工制作活动对幼儿进行垃圾分类教育,让幼儿认识到有些垃圾存在“可利用性”,并通过“变废为宝”的制作过程来对部分垃圾进行处理,不但能够使幼儿逐步学会使用和利用资源,懂的可回收垃圾的意义,也能够通过制作的过程让幼儿得到不同种类的玩具,激发幼儿接受垃圾分类教育的兴趣。环保观念的提升也并非是一日之功,因此教师应该注重对幼儿的日常教育。在实际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做到以身作则,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带领学生环保观念的提升和垃圾分类能力的提升。教师也应该鼓励幼儿带动自己的家长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中。


乒乓球文化分类及其发展意义
科研院所设备档案分类管理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浅析
关于《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A大类各位革命导
有关非语言交际行为的重新分类
贸易融资业务的分类及其发展趋势
谈幼儿音乐教育要发掘幼儿的潜能
谈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试论企业中文件的定义与分类
晶圆探针卡的分类及设计参数
二维分类体系在头顶球技术训练中的研究
论如何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谈谈幼儿的合作学习
多媒体能提高幼儿语言运用的创造性
项目式学习培养幼儿关键学习品质的实践研究
浅析幼儿园“家园共育”模式的构建路径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校园英语 好家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