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基于核心素养下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有效着力点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作者:陶德泉 来源:考试周刊 2019年87期
  摘 要:新课程改革对物理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做好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实践能力的提升和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的建立,从而推动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现阶段许多学生升入高中后,并不能很好的应对和掌握高中物理教学的内容,造成学习困难。许多学生因此物理学科知识和能力得不到提升,影响个人综合素质的培养。相关教育工作者认识到,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在于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的失当。为提升学生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和培养学生更好适应高中物理教学,初中物理教师应当加强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着力点
  
  一、 引言
  物理学科在初高中教育教学中一直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初高中物理教师对学生培养的重要内容。《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系统的阐述了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物理观念、实验探究、科学思维和科学的态度及责任。培养学生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和推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作为初高中物理教师的重要教育教学任务。现阶段初高中物理教学存在一个突出问题,即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失当问题,这一突出问题重点表现在初中物理成绩良好的学生到了高中不能很好的适应物理课程,学生出现学习障碍和学习困难,这一问题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长此以往还会造成社会物理学科专业人才的缺失。因此,初高中教师应当做好物理教学的衔接工作,本文将以初中物理教学的监督分析如何加强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
  二、 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前提
  (一) 初高中物理教学内容的区别及联系
  初中、高中物理教学的内容中,存在部分相衔接的知识点。以力学、电学的教学内容为例,高中物理教学内容常常是深入的,包含初中物理教学内容的。初中物理研究的问题主要通过应用物理规律解决简单的物理问题。高中物理相比初中物理,教学内容难度更大,研究的物理问题更加深入,要求学生在物理情景中形成物理模型,进而解决物理问题。初中、高中物理教学知识内容的衔接,是相关物理知识点的由少到多、由简到难、由简便到繁琐的过程,初中物理教学过渡到高中物理教学,必然要处理教学内容的差别问题。
  (二) 初高中物理教学方法的差别
  初中物理教学内容较为基础,进行教学时也主要采用观察、实践的方式。初中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活跃课堂气氛、营造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整体来讲,初中课堂教学课程量较为充裕,教学任务并不繁重,课堂教学更加注重反复训练重点概念和物理规律,培养学生的物理基础能力。初中课堂教学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学生习惯性的接受学习而不是主动的发现学习。高中物理教学内容增加、难度变大,教学任务繁重,课时量紧张,需要多用演示和深入实验探究的方式展开课程,要求构建物理规律和相关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运用数学相关方法,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假说能力,要培养学生具备通过物理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培养学生总结物理规律的能力。在题型的对比上,高中物理题型更加复杂、难度更大,要求学生掌握物理基础知识、概念的同时,灵活运用对比、归纳的方法,把握和处理问题。学生要从复杂的物理现象中建立起物理模型,多方面、全方位的处理和研究物理现象、探讨物理问题,进而培养学生具备构建和营造物理情境的能力,帮助学生更灵活的解决物理问题。
  (三) 对学生学习思维和学习能力要求的差别
  初中物理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具象思维,涉及较少的抽象思维。初中学生学习的物理知识存在不严密、不完善的部分,再加上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不高,学生有可能产生思维定势。学生可能会将某个有条件的物理概念认知为肯定的、不变的理念。当高中物理教学对同一概念进行深入的研究时,学生的思维定势会阻碍新的教学知识的学习。例如初中学生认为“壓力等于重力”,并没有前提条件,影响学生对正确、全面物理知识点的学习。高中物理教学注重物理模型的建立,要求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提升。高中许多物理问题都是在变化的过程下研究的,要考虑的因素也较多,这也就要求学生具备抽象、假设的能力,将运动过程的某一状态下物理状态进行抽取,建立物理情境,进行相关物理问题的深入探究和分析,高中物理教学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假设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三、 现阶段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 物理情境的难度变化
  初中物理教学情境较为直观、简单,高中物理教学情境则更加复杂、抽象、晦涩。初中阶段研究小车运动只研究匀速运动,基本可以通过套用公式解决物理问题。高中阶段研究的物理问题包括匀变速运动和变加速运动,要进行多个过程的问题研究,受力分析的研究也更加复杂,定性分析转变成定量分析。初中物理教学主要是研究简单的物理现象和积累物理结论,注重定性分析物理规律,并不计算和研究定量,只分析影响物理量的相关要素。高中物理教学则更加注重定量分析,要求用数学方法推导和运算物理量。典型的例子有匀变速运动规律的分析、加速度等这一系列的问题都造成初高中物理问题的研究难度变大,教学衔接不自然。
  (二) 数学能力要求的变化
  初中物理教学对于学生运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要求不高,主要是要求学生掌握相关公式进行套用,学生通过较简便的运算就可以解决问题。高中物理问题难度变大、复杂程度高,要求学生具备数形结合的能力,运用图像法和数学方法解决问题,高中物理教学学生解决物理问题时常常要运用三角函数、二次函数等数学方法。
  (三) 物理问题研究方法的变化
  初中研究物理问题总是对某一个物体的研究,这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受力情况较为单一。高中研究的物体数量较多,进行对象的选择时要考虑到不同的条件、因素制约。强调更加灵活的进行物体的研究,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受力分析时,总是要采用整体法和抽样法。两相对比,高中物理对学生思维的要求较高,初中物理教学对学生物理思维的塑造并不透彻。初中物理研究时进行的实验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实验中要求学生进行模仿实验。而高中的实验教学更具有探究性,需要学生自主的进行结论的探讨和分析,实验误差比初中物理实验更小。


基于电子政务环境下高校档案利用服务的创新研究
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图书馆管理
基于现代电磁场理论研究
基于Camtasia Studio的信息技术类微课的制作
民族文化素养在高校服装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培养
基于EOP模式的高职英语教改研究概述
古诗品读教学与学生人文素养养成的关联性研究
基于形成性评价的英语课堂问答策略的探索
在学校班级管理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基于风险控制的创业板市场研究
基于JAVA的动态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ZigBee技术的温室环境监控系统相关研究
美、英、日、朝四国核心价值观教育比较研究
基于信息交流视角的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理论研究综述
基于书画产品机械革新的传统文化促进措施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校园英语 好家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