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初中地理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问题及策略分析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作者:徐佳 来源:考试周刊 2019年88期
  摘 要:当前核心素养已经融合到各学科课程中。初中地理教学加强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对于学生知识判断理解能力提高,树立正确人地协调观,客观理解认识地理环境对人类生存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初中地理教学核心素养渗透培养实践研究,提出了有效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建议策略。
  关键词:地理;核心素养;落实;培养
  
  一、 引言
  立德树人是党的新时期教育教学主要目标方向。各级各类学校已经把各学段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培养体系,作为教育教学研究发展的重点内容。并且明确提出,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应该具备适应未来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因此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已经成为各学科课程教学总体目标。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内涵实质主要包括:地理核心知识内容、地理核心能力和地理核心观念三个方面。在地理教学实践只有做到以上三个维度互相融合协调发展,才能使学生在获得关键知识能力基础上,提升必备品格。最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全面发展提高。
  二、 初中地理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存在问题及原因
  初中地理知识学习需要学生运用理性思维进行思考探究,因此學生要具有一定的问题思考判断能力和记忆理解能力。由于学生刚接触地理知识内容,需要有一段时间的适应过渡过程。如果引导不当,学生就会失去地理知识学习探索兴趣,对知识学习产生畏惧感从而影响地理知识学习质量。调查发现当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依然存在着教师讲解,学生被动听记现象。老师只是固执地按照最初设计进行灌输式教学,缺少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地理知识内容本身就具有一定活跃性,但由于教师在课堂上不注重学生的知识学习感受和情感的互动交流,因此导致课堂枯燥,缺少情趣。课堂上学生习惯了在老师要求下进行机械枯燥的记录背诵,想象思维能力得不到激发,而变得非常压抑。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教师一般过于重视理论知识内容深化,而很少与学生采取恰当方式进行互动合作,更缺乏组织引领学生实践观察机会。从而使学生核心素养内涵主要方面的必备知识能力和品格修养得不到应有发展提高。
  此外,部分学校对初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教学开展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学生无法形成主动探索学习地理知识能力,更无法在地理知识感受体验中促进人格品质提升。长此以往对地理知识学习效果以及知地理知识应用能力提高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实践中加强核心素养渗透势在必行。
  三、 初中地理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有效提高策略
  教师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有效加强核心素养渗透培养,可以起到提高学生知识探索能力和合作交流良好品格突出作用。尤其可以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内容的深入理解和风土人情的热爱,从而对大自然产生敬畏之心,在学习探索中形成建设家园,创造美好地球村的可贵环境保护理念。因此更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探究中,结合初中地理教学实际,以及学生所处学段身心发展规律特点,选取具有探究性、互动性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形成未来发展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最终促进初中地理教学核心素养培养效果发展提高。
  (一) 加强地理核心知识内容训练培养
  新的教育形势下使学生具备一定文化知识技能,是落实核心素养教学理论的主要方面。所以初中地理教学要侧重知识内容的深化理解,根据地理学科知识内容实践体验性强的特点,课堂上积极采取互动交流教学方式,不能只单纯依靠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教与学关系。可以通过直观演示方式使学生明确地球应该是一边自转一边公转的,而且地球应是斜着身子转的,地球公转轨道该是椭圆形的并且公转速度有规律地变快、变慢。从北极上空看,地球逆时针绕日公转,其轨道是一个椭圆,太阳位于其中一个焦点上,地球在近日点附近时公转速度快,在远日点附近时公转速度慢。而且地轴倾斜方向不变,地球北极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课堂上教师通过有意识核心素养知识教学渗透,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学生真正掌握地球公转这一重要知识。
  在初中地理知识能力教学实践中,为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实质性深化理解,教师要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学情进行透彻分析了解,确定出符合教学模式需要的教学内容,并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现状采取恰当教学方式。比如在巩固七年级下册区域地理内容时,为促进知识内容理解,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个小地球仪,并且在课堂上分成若干个学习合作小组,组内的一名学生说出一些国家地名,小组内的其他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出并做标记,然后在小组内进行热烈讨论。最后老师提出一些主要问题,布置给学生进行合作讨论归结出问题答案。采取这种师生互动生生合作的课堂教学形式,不但增强地理知识学习效率,还有效提高了课堂学生参与知识学习探索主动性,加深了学生对各个国家地区的理解认识,,增强了地理知识学习的直观性。为使这种互动合作教学方式有效开展,教师要深入研读课程体系内容特点,对这种形式开展的可行性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及时对教学方式和方法运用做出恰当调整,真正在课堂教学实践开展中,发挥学生自身对知识现象理解认识的潜能,促进初中地理教学效果的发展提高。
  此外为提高知识内容学习效果,课堂上教师可以积极采取小组合作体验教学方式,在互动性的小组合作探究体验中,促使学生积极高效地对知识问题进行探索交流,最终达成具有价值的意见共识,为核心素养深化落实奠定坚实基础。
  (二) 加强地理核心观念意识培养
  初中地理教学使学生加强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协调关系认识,并提高地理知识判断、理解能力,进而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念,对于核心素养落实具有重要促进意义。可以促使学生对地理环境变化对人类造成的影响产生深刻认识。为有效促进学生对人地协调观念的深入理解认识,课堂教学实践应用中,教师不但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还要侧重促进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学习的广泛参与。除了在课堂上进行合作学习实践探究外,教师还要给学生布置适当的社会环境调查学习任务,同时为他们提供知识内容涵盖面丰富的地理知识内容资料作为知识学习的参考,并且制定明确的任务目标,始终使学生带着一定的问题实践去参与整个课堂学习活动,并做好时刻准备参与问题解决的状态意识。


小学英语教学与智力开发
英语口语课堂中的文化教学
论美术教学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论情景模拟教学在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翻转课堂教学的思考
浅谈高校日语会话课教学改革
试析党校教学管理的创新与实践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关于绥化市高级中学英语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数学思维在教学中的培养
民族文化素养在高校服装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培养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情感因素
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的研究
古诗品读教学与学生人文素养养成的关联性研究
浅谈教师“下水”对个性化阅读教学的作用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校园英语 好家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