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探讨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作者:季佳丽 来源:考试周刊 2019年72期
摘 要:传统文化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生活、生产中凝聚的智慧结晶,其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思想道德观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注重传统文化的渗透,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还能进一步弘扬、发展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本文就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价值、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面临的问题、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进行全面分析。
关键词: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渗透
一、 前言
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人文性双重特色,其不仅能培养学生掌握相应的语文基础知识,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情怀,有助于学生综合发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让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还能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健康价值观的形成。因此,在实践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师需要灵活地应用各种教学方法,科学地将传统文化渗透在语文课堂上,以此满足学生综合发展需求。
二、 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价值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注重传统文化的渗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心,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在实践中,将传统文化渗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价值主要表现在:
1.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初中语文课堂上渗透传统文化时,要求教师采取生动、新颖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新教学模式下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上,学生会将语文知识学习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结合在一起,这样学生就会在学习语文知识时,保持更好的态度,有效提高了语文教学效果。
2. 促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将优秀的传统文化渗透在课堂教学中,能让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感知。新时期下,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世界各国文化交流越来越深入,这也使得我国社会文化呈现多元化的状态,很多初中生对国外文化有深入了解,但是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却不太了解。在初中语文课堂上渗透优秀传统文化,还能让学生从多个角度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提高了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提高了学生的爱国情怀,,实现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传承、发展。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将其渗透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从而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并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精神、思想,促进了学生健康世界价值观的形成。
三、 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面临的问题
从当前初中语文教学实际看,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主要表现在:
1. 教师对传统文化教育认识不深刻,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与教师本身的引导有极大关联,如果教师本身的传统文化基础比较弱,在课堂教学中就很难科学的设计教学方案,不利于传统文化的渗透。从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现状看,为了更好地应对中考,教师在课堂上过于看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对传统文化的不太看重,加上教师本身的传统文化基础比较差,很难高质量将传统文化渗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
2. 传统文化渗透流于形式,新时期下,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初中语文教学也较之以往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也逐渐深入,但是从当前初中语文教学实际看,在传统文化渗透上,大多流于形式,教师忽视了学生的具体情况,很多文化教育活动都是为了完成学校的素质教育任务,加上初中生面临着中考的压力,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参与到文化活动中,影响到传统文化的全面渗透。
四、 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一) 强化读书交流,提高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兴趣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为了更好地渗透传统文化,教师就需要激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初中语文教师要多引导学生阅读一些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经典读物,并开展多样化的阅读活动,如演讲比赛、班级青春读书角等,结合学科优势,推进经典阅读活动,让学生可以深入感受到传统文化对自身的影响。如在学习完《论语》的相关内容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班级中开展一场“《论语》阅读交流会”,教师引导学生对关于论语的资料进行整理,如《论语诠解》《于丹论语心得》等,并将其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分组对各种资料进行分析,在学生分析结束后,教师让各组学生派出代表对自己组的观点进行分析。经过这样的活动设置,学生就会在查阅、分析各种资料中,对《论语》中蕴含的传统文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读书交流会,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并且能为学生构建一个阅读传统作品、接触传统文化的平台,有助于学生自主发展、个性发展。在实际中,为了更好地发挥出读书交流会的效果,加深学生对传统优秀文化的感知,初中语文教师还需要在课上制定一些专项活动,如在每次的语文早读课上,安排一个学生在课堂上进行“5分钟经典背诵”,让学生课下自己背诵的经典作品,包括文學作品、古诗词、节日习俗等,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能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另外,初中语文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经典作品阅读竞赛活动,对表现良好的学生进行奖励,以此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 挖掘教材内涵,培养学生传统文化学习情感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章中都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精神,因此,在实际中,初中语文教师还应该注重对教材进行深入挖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情感。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这一单元的文章都是以“爱”为主题,体现出了对普通人、弱者的关爱,其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爱”的博大。但是从中学生实际看,他们很难理解本单元中涉及的传统文化精神,如真、善、美,造成这种现象的因素有很多,包括社会文化环境的改变、学生思想观念的不健全,加上应试教育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感受到课文中的美,让学生接受美的熏陶,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教师就需要注重对教材进行深入的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