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基于唯物论角度对提高小学生科学素养教育的研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作者:黄仰 吴怡 来源:考试周刊 2019年72期
  摘 要:伴随时代进步,科学素养成为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要素。由于小学生是国家人力资源的后备军,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教育广受重视。为了解当前小学生科学素养教育的现状,本文采用文献法、问卷法等对小学生科学素养现状及问题进行研究。并从唯物论的哲学视角阐述剖析了当前我国小学生科学素养教育问题的深层原因,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唯物论;科学素养教育;小学生科学素养;小学教育
  一、 当前小学生科学素养的现状
  近些年来,小学科学素养教育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过搜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一些知名的网站,笔者将文献检索作为重点解析对象,以便更清楚地了解国内探究现状。通过在知网上进行关键词搜索,发现1995年至2018年底共有68篇相关文献。“科学素养教育”相关文献虽数量有限,但仔细观察,可以发现,从2013年起,随着时间的推进,“科学素养教育”相关文献量在2013年至2017年间均有进行一定的研究,学术关注度总体呈现上升趋势。“科学素养教育文献被引量”在2015年至2018年间有较明显增速,学术传播度呈现稳步上升趋势。如下图所示:
  从图1中可以看出,虽然我国对科学素养教育的研究起步较欧美国家晚,但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鼓励推动下,中国的科学素养教育发展迅猛,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已成为了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核心与主要目标。
  但是从有关小学生科学素养现状的文献与实地走访泉州市F区几所小学中,笔者仍然发现了小学的科学素养存在部分问题,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大多数学生当前的科学素养观念比较落后,这体现在很多学生目前仍然对于科学方法、科学知识等并不了解。在我国,考试成绩历来都是评判学生是否优秀的关键指标,当前升学考试与科学联系不够紧密,这也让学生们对于科学领域毫不关心,长此以往学生科学素养逐渐落后。
  其次是目前的科普资源相对匮乏,近年来,我国城乡小学虽然增添了不少科普设备,但这一数量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处于初步阶段。主要表现在两点,一方面是数量的问题;另一方面是配置的问题,实验室的配置不高,难以完成科学课的实验教学。
  再者是科学相关的师资队伍还没有完全建立,师资队伍欠缺主要体现在学校教师严重缺乏方面。许多科学老师是兼职教师,其中部分教师是因对科学感兴趣,还有部分是被安排上科学课,这些教师往往都不是只进行科学课程的讲授,大多数的科学课的课时在期末周往往都被其他课程占用。
  最后,科学教育的教学模式还比较单一。由于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不专,即便配备了科学实验室,但是大多数的科学课程仍旧是在教室里由教师假设根据课本内容朗读。小学生也形成了科学课等于科学知识的认识,缺乏科学探究的动手能力。教师也较少进行科学实验的展示,导致课堂效率较低。
  二、 唯物论视角下小学生科学素养问题的成因分析
  科学素养是科学哲学研究领域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以科学哲学为角度,探讨当前小学生科学素养教育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作为一种能够从理性存在的本身出发,寻找理性本质、自存与世界其他存在物的关系的尺度,以哲学的角度对我国小学生科学素养现状的原因进行分析,更能体现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作为哲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理论,唯物论所说的世界是由不同物质组建而来,即所有的实物,都是通过物质来构成或反映的。意识、形象、现象等是通过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其核心观念就是有机物彼此作用形成的反应,认为一切都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科学素养教育概念的误解扭曲,不是传统教育理论对教育概念的狭隘理解的唯一恶果,更严重的是导致了科学素养教育与实际生活的脱节,这很大程度上违背了唯物论。传统的科学素养教育过度依靠意识,以意识作为获取科学素养的主要来源。长此以往,科学素养教育就会偏离了我们所提倡的实践操作,科学素养教育的真正内涵被禁锢,这让当前的教育模式局限于课本之中,让人们认为通过课本学习就可以提高科学素养,从而改变客观世界,而无视丰富的社会生活。使得学生无法高效地接受科学素养的教育。这样的教育模式最终只能导致科学素养教育概念束缚在人们的意识中,无法真正地将其贯彻到实践中去,这样的教育体系很难为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培养创造有利的条件。
  若仅将科学素养的培养与学习的理论授课划上等号,结果只能培养出一个脱离社会实际的“残疾人”。为了更进一步了解我国小学生基本科学素养实际情况,笔者对于福建省泉州市F区五所小学进行了抽样调查,选取300名校小学生,对其發放300份调查问卷,收回289份,问卷回收率为96.33%,调查内容主要是小学生在日常课余生活接触科学素养方面的实践活动的情况。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从调查统计结果来看,在选取的300名小学生当中,选择“经常进行科学实践活动”这一选项的学生只有34人,人数占比为11.33%,选择“偶尔接触科学实践活动”的学生人数仅为78,人数占比62.67%,这两类情况人数总和不到调查基数的50%,而从来都不进行科学实践活动的学生占据了绝大多数,人数为188人,比例高达62.67%。而家长在生活中“经常进行指导”的人数也仅有27人,人数占比为9%,“从不进行指导”的高达72.67%。
  由此可以看出,科学实践活动在这五所小学当中并没有完全开展,学生在家庭中受到家长对其科学素养的培养较少。小学生对于科学素养的实践热情极为欠缺,从唯物论角度来说,这种科学素养教育也完全与实践脱节。
  要解决脱节问题,首先要做到的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其次是在当前这个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社会,每个人都需要毫不懈怠地提高自身技能水平,完善自身科学素质。另外,由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在现代社会信息传播方式也逐渐多样,人们不再局限于在课堂和书本上获取科学素养知识,而可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提升自我科学素养。最后,社会的结构正变化着,,对应的功能也会应势而变,社会各子系统在运行当中会逐渐走向契合,这对科学素养教育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基于电子政务环境下高校档案利用服务的创新研究
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图书馆管理
基于现代电磁场理论研究
基于Camtasia Studio的信息技术类微课的制作
基于EOP模式的高职英语教改研究概述
基于形成性评价的英语课堂问答策略的探索
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处理好拓展角度的问题
基于风险控制的创业板市场研究
基于JAVA的动态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ZigBee技术的温室环境监控系统相关研究
基于信息交流视角的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理论研究综述
基于书画产品机械革新的传统文化促进措施
基于《功夫熊猫》中中国元素及形象构建的研究
基于BP神经网络的GPS高程模型研究与应用
基于GIS的数字化矿山系统的建立及其应用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校园英语 好家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