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高中新手教师导师制工作机制的建构及实践探究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作者:刘景玲 来源:考试周刊 2019年73期
  摘 要:本文从导师制的相关概念和理论阐释入手,分析了高中阶段新手教师导师制的实施含义,同时对新手教师导师制有效组织与成功实施进行梳理,提出了提高新手教师教学能力的有效策略及实施途径。
  关键词:新手教师;导师制;实践研究
  我国的许多高校实行导师制来对新手教师进行科研指导的辅导模式已很成熟,但导师制在基础教育阶段如高中阶段的学校中发挥有效作用的还是很少。对于刚走上讲台的新手教师,未受过严格的、正规的教学训练,对教育教学的工作方法、教师的工作流程缺少系统的学习,对教学规律了解的不足以及教学经验的缺乏等问题使新入职教师刚开始的教学举步维艰。如何使新手教师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岗位,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已成为学校教师人才培养中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近年来,我校针对学校的教学实际,积极发展新教师的培养途径,探索并实施了导师制。鉴于导师制在新教师成长中的重要作用,经过近十年的探索实践,我校导师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新手教师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
  一、 导师制的实施含义及特点
  在我国,导师制源自远古时代百工之人、巫医乐师的学徒制,是最古老的专业技能培训方式之一,也是今日导师制的雏形。这种教辅模式一直延续并逐渐进入教育领域,在教师的教育中,导师是指“在新手教师的早期教学活动中指导他们工作的有经验的教师”。通过模仿导师的教学,新手教师学会适应入职初期的教学工作,导师通过聆听、提问、鼓励等方法,指导新手教师的课堂活动。
  导师制是一种区别于学分制和班级制的教育教学模式,它具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导师具有言传身教的榜样示范作用。第二,导师制是一种长期的“一对一”的支持性关系。第三,传授教学经验与知识。除了显性的教学示范,导师还可以传承诸如解决问题的思路、动态解决问题的能力、艺术化的领导技巧、为人处世的方式等隐性知识。
  二、 导师制工作机制的建构——以康乐县第一中学导师制探索实践为例
  (一) 导师制的主要形式
  一对一导师制是指同一学科的指导教师和新手教师结对学习,是一种平等合作关系,导师由本学科教师中业务精良的,能够对新手教师起到引领作用并且具备一级及以上职称的优秀教师担任。这些教师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学术水平高,教研能力强,有较强的指导能力。以我校为例,按学校导师制管理考核办法的要求,规定导师指导的内容。例如,导师对新手教师的课堂示范每学期不少于10节课,每学期深入新手教师的课堂听课与指导不少于10节课,导师制定新手教师的培养目标及具体的阶段性的培养计划,学校教研处督促检测导师制的实施情况,对导师制的运行进行评估考核。
  新手教师入职后第一阶段的学习应确保站稳讲台,所以导师在这一阶段应注重以下四个方面的指导:(1)课堂常规教学,(2)学生管理,(3)教育法规,(4)师德教育。第二阶段即锤炼胜任阶段,通过这一阶段的成长,新教师应具备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如钢笔字、粉笔字过关,,学会板书设计,规范教学语言,提升课堂教学能力等。通过导师对徒弟的传—帮—带,培—赛—评的教研活动以及学校教研处对导师制的查—听—督的考核制度,确保了导师制的有效运行。
  (二) 导师制工作机制的建构
  1. 观课学习
  新手教师在入职初期听导师的示范课,有意识地观察导师在课堂中的教学环节、教学技能、活动组织以及教学内容的处理能力,领略导师的教课风采,这是一个观察、模仿与反思的过程,并在短时期内可以学以致用。
  2. 指导教学
  根据导师制培养计划,导师必须深入课堂中去,检测和指导徒弟的课堂教学,肯定优点并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意见,督促他们提升教学能力。另一方面,这也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导师也会受到新手教师青春活力的影响,促进自身教学教研的发展,为学校的教师队伍注入了新能量。
  3. 职业生涯指导
  新手教师对于职业发展及职业定位的概念模糊,通过导师的引领,可以明晰教师职称晋升,学会规划职业生涯。
  4. 教研指导
  高中教师教学任务重,用于教学研究的时间很少。其次,由于新手教师的教研方向不明,教研资历浅,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只钻教本,没有专业的发展与研修,这就需要导师进行引导,鼓励新手教师参与导师负责的教研项目或共同承担教育科研课题的任务,培养新手教师的教研兴趣,促进专业能力发展。
  5. 师德师风教育
  对于新手教师的指导除了知识能力,还应该有对教育事业的情感态度,导师应帮助新手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与价值观。导师的工作也是导心的工作,当一名教师有了爱岗敬业,勇于探索的职业精神和事业责任心,才能做到治学严谨,循循善诱和努力进取。
  三、 结语
  实施导师制,无疑是指导教师与新手教师的互帮互学的过程,有助于新手教师的快速成长,增强新手教师的职业意识和责任感,充分意识到职业和事业的内在联系,从而形成正确的角色定位。
  参考文献:
  [1]徐友浩,宋俊启.高校青年教师队伍现状调查分析[J].中國高校师资研究,2001(2):14-19.
  [2]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钟启泉.教师“专业化”:理念、制度、课题[J].教育研究,2001(12).
  [4]王舒,张香敏.隐性知识与导师制[J].辽宁教育研究,2005(1).
  作者简介:
  刘景玲,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康乐县第一中学。


通过校本培训培养青年英语教师的自我反思能力
新英语教师如何面对初一年级“零基础”学生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情感因素
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的研究
浅谈教师“下水”对个性化阅读教学的作用
多元评价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思政课教师师德建设特殊性分析
高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教学改革谈
高中数学教师教学策略的转变
谈提高高中语文学习兴趣的方法
提高高中体育教学课堂有效性的方法
职业高中英语教学中存问题及对策
对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研究
从外部环境分析职业院校青年教师的成长要素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校园英语 好家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