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高中物理实验探究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作者:杨宇轩 来源:考试周刊 2019年66期
  摘要:高中物理实践性、应用性、操作性更强,学生不仅需要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更要具备灵活的思维,能够从多个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传动带问题是高中物理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其涉及诸多综合性内容,学习难度较大。本文以物体在传动带上的运动为例,浅析如何做好高中物理实验。
  关键词:高中物理;实验;传动带;运动
  物理实验是揭示物理现象、帮助人们发现物理本质规律的重要手段,在高中物理学习中,合理开展实验,不仅能增加学习兴趣,也能以实验为载体,促进学生进一步的学习和探究,从而提升学习效果。
  一、 传动带实验的重难点分析
  传动带实验是高中阶段物理中经典的实验之一,由于其涉及了运动学、力学、功能关系、参照系等多方面物理知识,一直以来都是高中物理学习的重点和难点。高中物理实验——物体在传动带上如何运动,首先要分析实验的重点和难点:水平传动带的运动特点是物体在水平面上传输,则物体自身重力始终垂直于地平面,不会产生向其他方向的分力,由此水平传动带问题较为简单,通常都为匀变速直线运动或匀速直线运动,在实验过程中只需认真分析每一阶段运动的位移、速度,基本就能够计算出答案。传动带实验涉及的公式及定律主要为运动学公式、力学公式、牛顿第二定律、动能定理、能量守恒定律。
  二、 传动带实验学习的实施步骤
  (一) 激活探究性思维
  激活探究性思维,是展开物理实验探究的基础。传动带物理实验,需要全面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功能守恒关系、运动状况,在充分准备实验器材之后,可以以设置问题情境、模拟传动带模型等方式启发自身的思维,回忆以往的知识点,积极地调动思维,让其处于活跃状态,然后逐渐发散思维,从点到面再到整体,循序渐进地展开进一步的实验学习。
  (二) 分析问题
  物理实验的本质是揭示物理现象,验证已经存在的物理结论,所以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惑要及时解决,可以向他人请教或者直接询问教师。物理实验进行的过程中,要激活思维,积极分析遇到的问题,从问题出发思考解决的方式和可能预想的答案,才能发挥物理实验的引导性,带动学生探究更深层次的问题。
  (三) 合作解题
  在实验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物理实验探究,通过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单和探究性问题,自行设计实验,确定实验步骤、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小组成员明确分工,相互帮助,能够高效率地完成实验。
  (四) 集体反思和总结问题
  在实验探究的每一个阶段,都要积极进行反思和总结,针对上一阶段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问题产生的原因,找出思维误区,以有效的方式解决问题。实验结束后,针对整节课程做一个完善的总结,认真填写实验报告,课后多巩固课堂知识点,加深对重难点的记忆。
  三、 传动带实验试题实例解析
  如图为一利用传动带输送货物的装置,物块(视为质点)自平台经斜面滑到一以恒定速度v运动的水平长传动带上,再由传动带输送到远处目的地,已知斜面高h=2.0 m,水平边长L=4.0 m,传动带宽d=2.0 m,传动带的运动速度v=3.0 m/s。物块与斜面间的摩擦系数μ1=0.30。物块自斜面顶端下滑的初速度为零。沿斜面下滑的速度方向与传动带运动方向垂直。设斜面与传动带接触处为非常小的一段圆弧,使得物块通过斜面与传动带交界处时其速度的大小不变,重力加速度g=10 m/s。为使物块滑到传动带上后不会从传输边缘脱离,物块与传动带之间的摩擦系数μ2至少为多少?
  (1)以m表示物块的质量,求得物块在斜面上滑动的加速度为:
  α=mgsinθ-μmgcosθm=g(sinθ-μcosθ)
  (2)求得物块滑到斜面底端的速度v0为:
  v0=2ahsinθ=2gh(1-μ1cotθ)=4.0 m/s
  (3)选择传动带为参照系,物块滑到传动带的初速度大小为:
  v′0=v20+v2=5.0 m/s
  (4)运动方向与传动带边缘的夹角α满足:
  tanα=43
  (5)由题目条件可知,物块在传动带上做减速运动,其加速大小为:
  α′=μmgm=μ2g
  (6)求得物块与传动带相对静止时在传动带上运动的距离为:
  s′=v′202a=v′202μ1g
  (7)物块不超过传动带的边缘对应的最小摩擦系数μ2应满足的条件为:
  s′sinα=vn0sinα2μ2g=d
  (8)综合上述条件及公式,最终可求得μ2值为:
  μ2=v′20sinα2gd=0.5
  四、 小结
  一直以来,高中物理传动带问题都是高中物理学习中的重难点问题,通过实验的方式,结合传动带问题的专题知识、重点知识、重要公式,以课内或课外实验为突破口及切入点,改变传统题海练习、机械记忆套用公式的學习方式,有效培养思维能力的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分析与思考的能力,从而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将日常所学习的理论知识灵活应用于试题解析中,获得更好的学习成效。
  参考文献:
  [1]院建岗.“传送带”模型在高中物理中的应用[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7(s1):49.
  作者简介:
  杨宇轩,江苏省连云港市,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


浅谈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物理危机
关于几个实验室建设管理问题的思考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情感因素
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的研究
多元评价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高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教学改革谈
高中数学教师教学策略的转变
谈提高高中语文学习兴趣的方法
谈如何处理好初中物理习题教学
提高高中体育教学课堂有效性的方法
职业高中英语教学中存问题及对策
对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研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创新思维模式探索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校园英语 好家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