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途径探讨
作者:孙家忠 字数:2536 点击:
摘 要:本文针对体育教学中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途径论题,指出了体育教学的地位;阐明了学校体育教学的目标;论述了体育教学中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途径。
关键词:学校教育;体育教学;途径
学校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教育的重要一方面,在人的素质提高方面起到关键的作用,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而体育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学校教育的目标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通过什么途径实现学校教学目标是我们重点探讨的问题。
1 体育教学的地位
体育是人类社会发展中,根据生产和生活的需要,遵循人体身心的发展规律,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达到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丰富社会文化生活而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是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个专门的科学领域。体育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体育的广义概念(亦称体育运动)。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人的体质,促进入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它是社会总文化的一部分,其发展受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制约,并为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服务。体育的狭义概念(亦称体育教育)。是一个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传授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教育过程;是对人体进行培育和塑造的过程;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一个重要方面。
体育教学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所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与学校的其他教育一样,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重要途径 ,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民教育的主要构成要素,它与德育、智育、美育等紧密结合,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历史使命,对促进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积极作用。体育教学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是由体育教育的作用以及社会对体育的要求所决定的,宏观上讲,体育教学对整个社会具有重要的教育作用,随着网络通讯的普及,体育运动更加成为一种富于感染、易于传播的精神力量。
2 学校体育教学的目标
1.学校体育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因为在教学中强调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在接受知识技能的学习过程中通过知识技能的学习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建立正确的价值观,这一过程是一个身心统一的过程,超越了过去单纯为了接受知识技能而学习的学习方式。
2.学校体育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层面的目标,本身就是一种超越学习本身的一种教育过程,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学生的情感目标得到实现后,学生自然就会产生一种积极的或者是快乐的情感体验,可以直接激发学生内心对其活动的积极趋向,在多次的刺激下学生就会把这种积极的趋向转换为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学生有兴趣后任何教学目标都将有了逐步实现的基础。
3.学校体育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提高教学效果。在体育教学中要实现不同经度、不同纬度、不同高度、不同层面三个教学目标,教师就必须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以及精心选择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思路等。否则是不可能在简单的教学过程中达到三维教学目标。
我国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社会主义的接班人,但最终极的目标是让人们幸福快乐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在人生价值体验和幸福感上获得统一。因此,教育的终极目标应该是关注学生的幸福、人的幸福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幸福。然而教育终极目标的实现则永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换言之,教育目的的终极不是一个给定了的终点,而是一种无极点的无限发展,它存在于人们对具体教育目的的不懈追求和努力超越之中。
3 体育教学中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途径
1.体育教学中,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和分析,以及直观材料的呈现,要让学生知道动作技术真正内涵和延伸含义。比如在进行武术动作教学时,不仅要使学生真正理解动作技术做法,知道动作技术是什么,怎么做,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理解学习动作的重要性、意义以及懂得动作技术的攻防含义。使其在头脑中建立一个完整的动作表象,并能判断在什么在什么环境和背景下可以运用此动作技术。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就能达到实现认知学习领域目标。
2.体育教学中,通过对动作技术的理解。在练习中使身体肌肉和神经感官得到反复的刺激,使其感知动作技术的概念及要领,建立完整的动作技术。通练习和学习过程,使学生不但自己学会动作技术,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的动作技术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使学生体会在相互合作、团结互助中获得积极体验。并最终激发和培养对体育学习的兴趣。
4.体育教学模式是实现学校教育目的的保障。体育教学模式体现在各个教学思想的教学程序,包括相对稳定的教学过程结构和相应的教学方法,主要体现在教学单元和课的设计与实施上。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以全新的理念给体育教学带来了繁荣的局面。动态上,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注重模式特点分析,注重教学对象和教材,注意授课类型和结构等等因素。然而体育教学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提倡研究教学模式,但反对体育教学单一模式化。作为体育教师,要深刻领悟新课程标准的精髓,通过知识的积累和经验的总结在教学中形成自己的风格,认真做到与信息化社会接轨,向现代化和多元化教学模式发展;同时,要特别注重学生人格发展,培养学生三维的健康观念,三维健康观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等;体育教师要以学生个性发展为主要核心,关注个体差异,认识差异,促进学生适应能力的发展。
体育的本质特点。就是以身体练习为手段,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发展服务。它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受一定的政治、经济制约,并为一定的政治、经济服务。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学校教育的目标实现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重视体育教学,并且通过提高体育教师的道德品质、优化教学过程和良好的教学模式来实现学校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严非。学校体育课程与可的协运作就续发展教育思想[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
[2]高仁刚。学校体育如何贯彻素质教育[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