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网络环境下大学新生入馆教育

作者:程磊 罗琴 字数:3165  点击:

摘 要:入馆教育也叫馆前教育,是新生利用图书馆之前接受的有关图书馆功能布局、使用方法等方面培训的一系列活动。有效开展入馆教育,有利于新用户掌握图书借阅办法,减少馆员的工作负担,提高馆内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网络环境下的新生入馆教育,必须把讲座培训与实地参观、网络自学与线上答疑结合起来,满足90后读者的使用习惯和特点。

关键词:大学新生;高校图书馆;网络环境;入馆教育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图书馆工作中的不断应用,网络化环境下用户的信息需求发生了明显变化,如何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信息资源和更优质的服务质量已成为图书馆工作的要点。入馆教育作为新用户接触图书馆的第一步,它的有效开展,有利于新用户第一时间掌握图书借阅办法和所需信息资源的馆藏情况,减少新用户初入馆期间馆员的工作负担,提高馆内工作效率和水平。目前高校图书馆新用户以90后大学生为主,他们是伴随着计算机、网络和通讯技术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一代,有着不同于以往用户的信息期望、使用态度、交流方式以及信息素养,更依赖于通过网络搜索引擎查找资料,对电子资源使用率要高于纸质资源。网络环境下,高校入馆教育应结合90后用户特点,制定相宜得当的方案,确保入馆教育有实用有成效。

1 开展新生入馆教育的重要性

作为大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学习场所,图书馆是大学生用户成长成才的第二课堂,学会利用图书馆对大学生自身的发展而言至关重要。1相对于高中阶段的学习,大学是实施高等教育的学校,更侧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科学研究素质。大一新生刚从高中步入大学,不知道利用图书馆资源主动做研究,在完成教师布置小论文形式的作业时,很多学生都是直接从网上下载再略微修改一下,导致论文学术价值普遍偏低,,养成了很不好的学术素养习惯。因此,有必要对新用户进行教育,培养他们利用图书馆进行自主和探究式学习的能力。

入馆教育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方便学生了解图书馆资源结构。由于图书馆房间设计各异和各学科书籍购买量不均的情况,高校图书馆书库呈现出藏书种类不一的情况,一个书库中藏有二三个或者四五个种类图书的情况很多,给用户查找图书带来了很多不便。目前很多高校都配备有图书检索机,一次成功的入馆教育可以帮助新生尽快掌握所需资源的馆藏地点和查找办法,让新用户尽快了解本专业图书的馆藏情况,更便捷地去使用图书馆资源,为今后学习打下良好基础。二是方便馆员了解用户需求。入馆教育为馆员与用户提供了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培训期间馆员能将工作中经常碰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学生,为他们答疑解惑,并可即时搜集用户的反馈意见,加快改善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2 进行入馆教育的方式

鉴于入馆教育的重要性,各高校图书馆应该委派耐心细致、专业知识过硬的馆员负责,确保培训的质量和水平,最好在新生军训结束后最迟不超过一周时间内全部完成,满足新用户对图书馆的好奇和向往。传统入馆教育多以开设专题讲座、发送读者手册、在学院网站上设置新生入馆专栏、馆员讲解结合实地参观、试卷考核等方式为主。由于场地限制和时间紧凑的缘故,每次都要一次性培训几百甚至上千名学生,造成了培训效果不理想、场面混乱的现象。

网络环境下,培训教师作为“引渡人”,进行培训时要注重调动用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 由学科馆员分院系进行培训

相对于一些重点大学来说,很多普通高校并未在二级学院中设立专门的资料库,很多新用户初期查找信息资源就显得很盲目。高校图书馆在进行入馆教育期间,应委派资深学科馆员结合各学科特点,分门别类的向用户介绍所学专业的藏书情况和特色资源,方便用户尽快掌握最前沿和权威的信息资源。

2.2 活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

网络环境下,90后用户更乐于接受音视频资料丰富、幽默生动的培训,这就要求培训馆员具有较高的水平,能活用多种现代化信息技术和手段。多媒体技术在入馆教育上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制作PPT等课件上。很多高校入馆教育PPT由大段文字堆叠而成、形式单一,馆员在制作PPT上应坚持简单明了、重点突出、力求全面的原则,着重介绍图书馆馆藏,购买的数据库以及图书馆特色纸质、数据库资源,全面展示图书馆的作用、资源及服务特点。二是在制作网络宣传片等视频宣传片上。要组织专人通过有效组织、精心拍摄,完成质量优良的图书馆视频宣传片,并上传到土豆、优酷等平台上进行传播,扩大图书馆在用户中的影响力。2三是在建立入馆教育平台等网络平台上。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构建一个基于互联网的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平台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重大举措,符合大学生的学习和认知特点。通过在学院、图书馆网站构建新生读者了解和认识图书馆的网络平台,能够让新用户快速掌握图书馆使用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2.3 设立服务咨询台,定时定点解决设立答疑平台

很多高校都规定必须持有借阅证才能入馆进行各种活动,但由于人数众多、信息采集困难等原因导致新生借阅证办理不能在开学初就完成,笔者从事流通工作期间,经常遇到大一新生询问借阅证和图书借阅方法等问题,为应对这种情况,可在大二、大三学生中征集一日志愿馆员,通过业务知识培训后,为新用户提供帮助,定时定点答疑解惑,并亲自示范借还书过程,让新生得到直观体验。除此之外,大一用户多为90后,平时都会使用多种社交客户端,图书馆可委派专人在新用户入馆期间通过博客、微博等平台与新生互动,解答他们使用图书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增加了他们对图书馆员的亲切感和信任度。

2.4 穿插多种趣味活动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信息资源中心,是读者获取知识和自主学习的重要场所。新用户是图书馆的活力源泉,入馆教育是一次全方位展示图书馆、吸引优秀读者的机会,培训期间穿插多种趣味活动,会对新用户形成较为长远的影响。高校图书馆要重视入馆教育的机会,在培训期间穿插多种趣味活动,让图书馆在课堂外也生动起来。如可在培训期间开展学院名师推荐书目导读、评选“一院一书”活动,向新生展示本专业权威、前沿性的必读书目,确保资源服务的科学性、专业性。

3 结语

每年9月,各高校都会有大批新生入校,规范有序的入馆教育,是连接新生与图书馆之间的桥梁。成功的入馆教育可直观展示图书馆的资源与服务方式,激发新生利用图书馆的热情,培养他们利用图书馆的能力和主动配合图书馆管理的良好意识和行为,降低新生在初使用初期出现错误的频率。规范新生入馆时期图书馆的日常管理,减少馆员的工作负担,提高图书馆的整体工作效率和水平。

参考文献

[1]付立宏.信息资源网络化与图书馆服务创新[J].图书情报知识,2000(03).

[2]陈成鑫.网络原生代信息查询行为个人影响因素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11(13).

[3]陈成鑫.未来用户信息需求的行为特点与图书馆的应对策略[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9(09).

[4]张欢,赵媛.也论高校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以四川大学新生入馆教育为例[J].图书馆界,2011(4).

[5]郭利伟,陈泉.近十年我国高校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研究综述[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3(05).

[6]李晋瑞. 打造图书馆视频名片 扩大图书馆宣传力度——谈图书馆视频宣传片的策划与制作[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0,11

[7]王倩,刘翔,黄志强. 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平台的研究和建设[J].图书馆学研究,2010(04).

[8]王宝英.高校图书馆网站“新生入馆教育平台”构建情况分析——以26所“211工程”院校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学研究,2013,06

[9]罗莹.新生入馆教育应设为公共必修课[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4(02).


简论网络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浅析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策略
2014年河海大学SCIE收录论文统计与分析
简析网络环境下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大学英语阅读之批评性阅读能力的培养
信息化环境下的医院科研档案开发与服务创新
语用学视角下的网络表情符号探析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
微信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北京中医药大学各地生源对北京感受情况调查
大学生的志愿服务动机和工作投入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
信息环境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现状分析
大学生婚姻恋爱观
浅述我国城市发展中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对策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校园英语 好家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