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运用电教手段,使小学科学课堂充盈科学色彩

作者:花永忠 字数:2152  点击:

摘要:小学科学学科是一门观察、实验性较强的科学,在教学中要求形象、直观,有科学性、趣味性。运用电教手段,能较好地做到这一点。小学科学教学既要利用电教手段化静为动,化小为大,化抽象为具体,还要发挥其声光效果,使小学科学课堂富有科学色彩。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电教手段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4-0093-01

小学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所涵盖的内容可以说包罗万象,有的是学生生活中所熟知的,有的是反映生活现象但学生一时解释不了的。如果在教学中照本宣科,死啃书本,就会导致科学课教法的“不科学”,学法的“不科学”,影响学习效果。为了把科学课上的科学,必须要注重电教手段的应用,切实使小学科学课堂充满“科学色彩”。

1.化静为动,使科学课堂富有动态感

活泼爱动是小学生的天性,如果长时间叫他们处于静态环境中,他们就会躁动不安,这是由小学生的自控能力决定的。在学习中,经常处于变化状态的物体更能唤醒学生的有意注意,更能引起他们的关注。这就犹如动画片之于“小人书”一样,动画片因为“动”而生命力日盛。所以,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应在“化静为动”上多动动脑筋。事实上化静为动不是教师用嘴说出来了,除了用动态实物展示以外,更多地依赖于现代电教手段。笔者曾听过两节小学科学公开课,教学内容都是“日蚀”,教学要求是引导学生观察日蚀现象,了解日食的含义。但由于小学生年龄小,日蚀现象又极少,学生根本没有看见过。鉴于此种情况,第一位教师采用挂图进行讲解。第二位教师则把一个中间剪有圆形的硬纸放在投影仪上,用一相等圆的圆块作月亮由西向东慢慢移动遮住“太阳”,再配以灯光和录音进行讲解。前者因为没有动态感,学生听得一头雾水,后者用电教手段动态呈现,学生仿佛亲眼目睹,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讲述日蚀的过程与形成的原因,效果极佳。

又如教学《昼夜交替》时,学生不易弄清昼夜现象是地球围着太阳转还是地球自转形成了昼夜。为了不把这节课上成逻辑推理课,教师先用三球仪演示相关联的三个天体之间的联系,再用一个能转动的地球复合视频进行播放,通过直观形象的视频,让学生在清清楚楚地看到:因为地球不停地、有规律的自传,才有了昼夜交替的奇妙景象,当其被太阳照着时即是白天,没被太阳照着的那一面即是黑夜。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和它们的内在联系,不但懂得了昼夜现象是地球自转形成的这一科学道理,还了解到我国东部地区先日出也先日没,西部地区后日出也后日没的自然现象。

2.化小为大。化抽象为具体,变难为易,攻克难点

小学科学研究对象千差万别,就形体上来说,有大有小,有形象有抽象。小学生在认识它们的时候更多地依靠直观感知。但有的物体非常小,影响学生的视觉效果,这就需要我们利用电教设备将其放大,增强可视性。在教《气温有多高》时,教师向学生说明温度计是利用流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但是一般温度计较小,上面的刻度、数字更小,学生根本看不清,使用温度计模型演示,又缺乏真实感。教师在教学时可将温度计放在多媒体视频展示台上,用热水和冷水浸过的湿毛巾接触温度计的液泡,可在银幕上看到放大的红色液柱受热上升,受冷下降的过程。因此,采用电化教学这样的方法,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想象力,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力。

有些客观现象是很抽象的,象水波和声波的区别,水波清晰可见,教师可在讲桌上放一个装有水的器皿,用物体敲击水面,学生即可清楚看到向四周扩散的水波。而声波是不可见的,无论教师如何用力敲击,学生只能听到声音,无法看到声波。这种情况只能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通过模拟图形进行动态展示,增强感官效应。此外,把一些概念、科学现象等写下来,通过投影放出去,既简洁又省时,学生饶有兴趣,还能突破知识与时间上的障碍。

3.发挥声光效果。激发科学兴趣

小学科学的知识点比较零碎,但如果就书讲书,必然会讲的支离破碎,让学生感到索然寡味。但是教师可以发挥电化教学的声光效果,使小学科学的研究对象有声有色,让孩子们的视听感官不断受到刺激,激发他们的科学兴趣,动脑动手,主动探究科学现象。例如,在教《今天刮什么风》之前,可播放事先录制的各种风声,声音可由小到大,由弱渐强,风速由慢到快,让学生听声辨物,知道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是“风”,然后播放学校升国旗的视频,让学生观察国旗和旗杆的角度变化以及国旗的飘扬方向,引导学生观测风向和风力。再比如学习《看月亮》这一课时,可播放李白《静夜思》的朗读录音,引出这节课的学习内容。然后让学生分别说说平时晚上看到的月亮都有哪些形状(尽可能让学生说全),接下来配乐播放“月相图”,让跳动的音符把学生带人广袤的夜空中尽情赏月,展开对比想象,使学生倍生情趣,久久难忘。

有些现象我们根本看不到、说不明、想不透,比如:空气里有什么、热的传递、大脑的结构、地球的内部等。教学中如果只用语言进行讲述,学生的学习只能会停留在抽象认知的层面。但如果用多媒体技术绘声绘色地予以展示,学生们不仅看得清、看得懂、看得透,而且教师还少受口干舌燥讲解之苦。

事实证明,采用电教手段上课,学生对科学课特别感兴趣,科学课的科学色彩更浓了,教学效率也更高了。


浅谈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的运用分析
5S现场管理法在高校公寓管理中的运用初探
分层递进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论“立德树人”理念在大学生日常管理中的运用
用PLC在计算机监控系统中的运用
灯光设计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运用多媒体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电机与变压器》课程教学手段与方法的探讨
间接统治在英国征服印度过程中的运用
浅谈德育中赏识教育的运用
浅析项目教学法在中职护理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浅议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风险管理
公路工程:循环经济理念的运用
浅谈新媒体在铁路宣传思想教育工作中的运用
面料再设计在牛仔服装中的运用及艺术表现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校园英语 好家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