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培养幼儿对书法艺术的兴趣
作者:陈金燕 字数:2449 点击:
摘要:书法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支丽葩,也因其能够提升人文素养和技能素养,而被越来越多的幼儿家长所推崇,学习书法艺术的幼儿基数逐年增加。本文将结合幼儿心理状态的分析,浅析如何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幼儿对书法艺术学习的兴趣,将被动灌输变成主动学习。
关键词:幼儿兴趣特长教育;书法艺术;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6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3-0008-01
1.培养幼儿书法兴趣中的难点分析
1.1书法艺术自身的难度
书法艺术的学习需要一定鉴赏能力和知识文化素养基础,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字形的图形美感,即使是成年人,在未接受相关文化沉淀的前提条件下,都难以欣赏品鉴,对于知识储备刚刚起步,美学鉴赏能力较弱的幼儿来说,要理解书法所表现的文化内涵,在学习中领略书法艺术之美,需要教育者倾注大量的心血。
在许多书法教学中,仍然沿用老式教材…,其中大量使用繁体字,字形和笔画都较为复杂,对于知识水平较低,记忆能力较差的幼儿来说,学习和临摹过程复杂枯燥,极易降低幼儿对书法艺术学习的兴趣。
1.2幼儿自身条件带来的难点
幼儿正处于天性解放,喜爱玩乐的时期,这个阶段的幼儿容易被外部事物吸引,听觉、视觉等方面的诱惑较多,很难长时间、重复性地静下心来练习。且现阶段的书法艺术教育多半采用小班制,一个班级中经常出现个别不愿听从管教的孩子,孩子情绪的群体传染力强,一个孩子的吵闹可能引发多个孩子的情绪连环。针对这种情况,许多教育者实行强硬手段教学,高压教育,强迫孩子学习,在这种强制性的教育模式下,很容易引发孩子的逆反心理,从而造成孩子厌恶书法艺术的反效果。
现阶段的书法艺术教育不是教育体制内的课程,多半属于课外教育、兴趣班、选修课的范畴内,幼儿家长普遍对其不重视,或者急于求成,教育内容的针对性较弱,导致幼儿学生学习周期短,教育课堂的流动性强。培养兴趣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然而很多时候还没等到幼儿兴趣培养初见成果就被迫中断了。
1.3教学条件带来的难点
学习是一个有序阶梯上升的过程,书法更是一门由浅人深、由简人难的艺术。但是因为书法艺术的教育不像体制内教育有章节分明的标准课本,大部分情况下要靠教育者的经验来选择教材,不同班级的教学进度和教学材料千差万别,就会造成幼儿学习进度上的断层。
近年来传统教育越发受到国家重视,很多学校也开办了书法艺术相关课程,学校是所有幼儿接受书法艺术学习的最好渠道,但是学校开办课程却不具备有相应技能的老师,许多老师都是临时学习了一些基础知识就开始给学生授课,为赶教学进度而教学,为完成课堂指标而教学,很难兼顾学生的兴趣培养。部分学校直接给幼儿播放视频课件,甚至让语文数学等主课课程挤占书法艺术课,浪费了培养幼儿书法艺术兴趣的大好机会。
2.如何培养幼儿对书法艺术的兴趣
2.1改变艺术书法兴趣的内涵点
对于我们成年人来说,可以体会到书法艺术一笔一划和汉字演变所带来的美感,但是这对艺术鉴赏能力较弱的幼儿来说,严谨的笔画结构和单一的色彩组成吸引力不大,视觉刺激更强、色彩刺激更强的事物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所以教育者可以改变艺术书法的兴趣培养的落脚点。
比如说08年奥运会的开幕式上,用一幅夺人眼球的画卷展现了书法艺术,将书法艺术用音乐、舞蹈等动态的形式表现出来,这种材料对于幼儿有更强烈的吸引力,他们或许在短时间内无法读懂其中的内涵和韵味,但会对书法的形式产生向往,从而产生兴趣点。教师也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具有很强的图形象征意义,教育者可以通过对汉字图形、汉字演变过程的讲解,或者仓颉造字等等传说故事来引发幼儿的兴趣。
2.2改变枯燥教学,创新课堂教学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也是幼儿了解探究世界的途径,压抑幼儿天性的学习方法很难成功培养幼儿学习的兴趣,尤其是书法艺术是一门入门较难的课程,不论是幼儿对笔墨纸砚等书写工具的使用,还是产生欣赏的共情,都是难度较高的。如果盲目展开学习进程,会增加幼儿的挫败感,打击幼儿的自信心。
所以为了保护幼儿的自信心,不必操之过急直接让幼儿开始练习工具的使用,可以改变传统的枯燥教学方式,根据幼儿的身体特点和心理特点制作简单的书法工具,比如小号的毛笔,具有卡通图案的砚台和镇纸等等,同时可以用模具来帮助幼儿“玩”墨,先让幼儿熟悉工具。
也可以通过改变课堂地点来培养幼儿兴趣,比如说用小型的拖把来代替毛笔,水代替墨汁,让幼儿在地面上书写,将书法练习变成一种户外游戏,让幼儿调动全身的器官来玩耍,强化幼儿“学书法艺术就是在做游戏”的认知,寓教于乐,寓乐于学,能够增强幼儿的参与能力和积极性。
2.3重视书法课程,创造艺术环境
书法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应该受到更多的重视。不论是学校还是兴趣课堂,都应该结合相关的教育文件,制定更符合时代潮流、具有创新意义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严禁书法艺术课被其他文化课挤占,邀请艺术系或者书法专业的老师进行教育和指导。
书法区别于其他体制内课程,不是一门知识性的课程而是一门艺术性的课程,既注重技能的持续训练,也注重教育氛围的艺术性。为了提高书法艺术课堂教育的艺术性,应该结合幼儿的兴趣特点和心理特征,布置教学场所,要求教育者举止大方有风度,巧用多媒体设备,在幼儿学习的时候可以播放国风音乐或是国风视频,让幼儿长期沐浴在有书法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的教育环境里,潜移默化中获得人文素养的提升,进而体会到书法艺术的深层次内涵,最终达到培育幼儿兴趣的目的。
3.结语
如今素质教育成为越来越多家长所关心的话题,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书法成了许多家长的选择。这对提升幼儿个人素养、加强个人的竞争力和传承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幼儿的年纪小,意志力薄弱,没有产生完整的鉴赏观念,不合理的教学方式很可能会引发幼儿的厌学情绪,因此培养幼儿兴趣,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应该成为所有书法艺术教育者的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