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作者:尹国强 字数:2571 点击:
摘要: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打造高效课堂,需要广大英语教师除了要认真解读、领悟新课程体系中蕴涵的思想,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还应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改变教学行为,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以适应当前课程改革的要求。
关键词:文本;设计;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4-0073-01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打造高效课堂,向40分钟要质量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关键。可以说,高效是我们课堂教学的目标,务实是课堂教学的手段。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努力:
1.潜心会文本,是构建务实高效课堂的前提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了阅读互动的三维结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什么是“文本”呢?语文阅读教学中所说的“文本”指的就是教材,即语文课文。语文课文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隐藏在课文之中。在现代化技术越来越丰富的今天,许多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制作课件等教学辅助手段上,而文本被抛在了一边,上课前才匆匆地拿出教学参考书看一下,这样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其实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文质兼美,意蕴深远,作为语文老师,首当应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和字面上的文本及文本后面的作者认真对话,静心凝神地加以研读。教师只有做到吃透文本,方可引导学生正确解读文本,让学生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主观能动地“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祖国的语言文字。
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说“超越教材的过程,就是让学生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从书本中积累文化知识,间接获得情感体验、生活体验等人生涵养的过程。”用心解读文本就是要做到超越性地解读文本,用心与文本对话,用灵魂与文本对话,从而正确地引领学生在文字符号构筑的精神世界里漫游,并在其中自我发现、自我提升、自我成长。
给孩子一个多大的舞台,就能跳出多么美的舞蹈。语文教学不单单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让学生获得一种实际的体验、探究和感悟。在实际课堂上,要鼓励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利用教材进行举例,随后通过进行大量的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巩固、提高自己的能力。所以,可以以此作为学生经常性地练习,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知识的理解,又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然后,通过“说”和“读”把感情表达出来,让课堂教学在这激情碰撞的情景下有序进行。
2.精心巧设计,是构建务实高效课堂的关键
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说:“语文教学一定要删繁就简,要返朴归真,简单实用,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那么,什么是简单?我个人认为,简单不是省事,不是放手,而是要根据教学实际,根据学生实际,让以前那种事无巨细、面面俱到的语文课堂,变成老师点拨引导,把更多地自主权和选择权下放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更加符合教学规律、更加符合学生实际、更能提升教学有效度和学生学习有效性。
以窦桂梅老师执教的《秋天的怀念》一课为例,整个课堂设计简简单单,分为以读为主的思考和以主题为主线的两部分,有序、分层推进,看似简单,却收到了很好课堂实效。特别是窦桂梅老师对教材的处理,把文章放在作者的一系列品之中,环环紧扣,条理清晰,新颖简洁,设计巧妙。
崔峦老师也说过:“简简单单教语文,其中一点要做到教学环节要简化,而环节的简化,最重要的体现在对学习内容的精选,对理解、积累、运用语言整合的处理上。”对照很多名师的课堂,他们都是在不约而同的坚守着这个准则,依据课文,依据学生,在课堂上教师教的简单,学生学的简单,打造爱学、乐学、会学的高效课堂。
在语文课堂上,要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就必须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与对话,构建互动有效的课堂。语文课堂组织形式没有固定套路,师生如能坐而论道、起而同行,同心同向,成为互尊互重、平等相爱的“好朋友”,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堂就是完美的课堂。这里教师还要注重教学情境和氛围的营造,放下身段,不当指挥者,而不是把自己当成一个居高临下的权威者,让学生主动融入到轻松的课堂中来。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不以课本为全部,而应注重把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善于把课外的书籍和知识应用到语文课堂上,使了解生活、认识生活、学会生活成为语文教学内容选择的基本准则。
3.灵活用方法,是构建务实高效课堂的保障
一是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无论学习还是工作,愉快的环境总可以提高学习获工作的实效。在课堂上,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更会让学生学的更简单、更容易。因此综合运用语言、课件、音乐等各种手段,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会让学生更加全身心的投入课堂,增加自主学习的热情和实际效果。二是将小组合作学习落实到位。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公认的有效教学组织形式,通过小组合作,不仅可以使学生能更加主动的融入课堂,更能使语文课堂在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中进行,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教学目的。三是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有思考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课堂。那么,让学生主动思考就成为每一个语文教师面临的问题。个人认为首先把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设计得小而具体,学生愿意主动思考;其次设计问题时要充分考虑学生实际,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再次提问要有艺术技巧,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思考答疑的积极性,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思考,增强分析能力。四是课堂练习巩固拓展。巩固课堂学习是每节课结束后面临的主要问题,如能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将练习题合理巧妙的用不同形式放给学生,学生喜欢的形式自然可以起到调动积极性的效果,有益于实现最终的教学目的。同时,语文教师不要墨守成规,可以设计多种形式的作业,要根据学生的的实际和兴趣,对症下药。由于这些作业是学生自己选择的,所以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上,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学生体验快乐,孕育出创新的火花,增强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爱好。五是以趣结尾,余音缭绕。一堂好课的结尾,不仅可以对教学内容起到梳理概括,画龙点睛和提炼升华的作用,而且能延伸拓展课堂教学内容,取得“课虽尽而趣无穷、思未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