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良好课堂行为习惯的探究
作者:何丽萍 字数:2059 点击:
摘要:良好的课堂行为是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注意力的重要保证。同时,它也是学生良好学习行为发展的关键。目前,在小学低年级的课堂教学中,存在诸如自律差和课堂行为不良等问题。教师一味的管制中,并未收到良好的成效。要想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从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出发,站在学生的认知视角来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农村小学;课堂教学;行为习惯;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1-0033-01
前言:行为习惯可以指导一个人的行为并确定一个人的素质。我们都熟悉灯泡的发明者爱因斯坦。在实验过程中,试了进1600种材料,才发现了钨丝是适用于灯泡的材料,他这种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这种不怕困难,遇到困难不萎缩是一个好的习惯。许多学生遇到间题,不认真思考,干脆不做。这是一种不良的学习习惯,会让学生产生依赖心理。还有的学生特别刻苦,但是每次成绩不好。这也是学习习惯不好的表现,学习方法不对导致学习效率不高。因此,养成一个好的习惯对以后的人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
1.完善目标,明确方向
当学校对学生的课堂习惯进行教育时,必须要有良好的思路和整体的计划。学校细化分解《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制定出学校的课堂习惯规范,并把它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例如:“课堂上的思考、质疑、提问习惯:善于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要想想说,不抢说。对老师或同学的讲解,善于发现间题,有疑难问题时,及时举手提问。用上:请问、我有疑问、大家还有疑问吗等礼貌用语。课堂上的操作习惯:乐于学习和展示,听到老师开始的口令再动手,按老师要求规范操作,不随意乱拿乱动。在进行分组实验、动手操作、课外考察等活动时互相帮助,共同提高。课堂上的整理习惯:用后的学习用品、物品等要物归原位,整理规范。”这样将学校的课堂习惯的规范分发到教师、学生手中,大家有了明确的方向,在实施中能够有的放矢。
2.开展活动营造氛围
开展“课堂习惯”养成活动。学校可将课堂习惯改编成儿童歌曲,学生读起来朗朗上口,通过朗读儿歌以及“课堂习惯”儿歌诵读比赛,营造良好的氛围。如课前可唱:“按时上学不迟到,见到老师问声好,大家夸我有礼貌。”“铃声响,进教室,伏桌面,静等候。”课中可唱:“专心听,认真想,响亮答,大家夸”。课下可唱:“不追逐,不打闹,团结友爱乐陶陶。”这样把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要求编成儿歌,即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又适时地让学生诵读,使其明白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学生在读中学、学中读,在不知不觉中行为得到了规范和强化。
3.优化课堂,结合表扬鼓励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儿童都有希望获得被认可的天性。为了学生的进步,老师应该以欣赏的态度来对待,及时的鼓励是非常有效的。这种鼓励不仅来自于老师,也来自学生本人和同龄人,特别是对于所谓的后进生来说是一种莫大的鼓舞。比如学生回答完问题后,可以说:“你回答的真棒,又迅速又准确”或者“一看你就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等等.也可以是文字鼓励,在作业上留评语的方式给孩子们进行鼓励.尤其是作业完成不好的孩子,尤其需要鼓励:“你再细心一点,一定会做的更棒,加油!”还有通过物质进行鼓励,比如小红花之类的。一旦小红花积累到一定程度,还可以进行奖励的兑换等,激发孩子们自发、自觉的养成良好习惯。也可以以日常表现较好的学生为榜样,让孩子们相互学习鼓励。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同时老师必须以身作则,给他们树立良好的学习和模仿对象。
我们要注重每个学生的健康,我们不能忽视后进生的成长。因此,我们需要教师给予更多的鼓励和赞扬,使他们有信心,让他们变得更健康。
4.家庭与学校的联动,形成合力
德国科学家赫尔曼.哈肯创立的“协同论”给家校合作提供了很好的诠释:协同的整体合力,会产生大于各个要素孤立相加的力量,这就是所谓的协调效应,即1+1>2。所以,在培养孩子养成良好课堂习惯时,要让家庭和学校协调一致,形成教育合力。教师和家长利用网络,通过微信.QQ等互相沟通交流。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强化其“不仅是养育者,也是教育者”的意识,不断改进家长的教育行为、教育方法、优化家庭环境。
5.结语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学生良好的课堂习惯的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要通过不断的积累和不断的培养。学校坚持发展教育的习惯成为各项工作的内涵支撑,成为教师和学生行为的准绳。学校以课程和实践教学活动为出发点,促进学生良好的课堂习惯培养,从良好的课堂习惯带动其他行为习惯,好习惯培养好学生、好活动强化好习惯、好习惯影响好家长,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琰春.西方教育评价观的演进及对我国的启示[J].教育与现代化,2003(1).
[2]朱穆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03.
[3]唐晓杰.课程改革与教学革新.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