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导入的探究
作者:王剑超 字数:2820 点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1-0124-02
课堂教学导入是一门艺术,优秀的导入是老师经验、学识、智慧、创造的结晶。只要我们教师能够根据不同教学内容运用新颖恰当的导入方法,就能做到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自主参与学习,又能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从而使我们的教学更精彩[1]。
课堂教学导入的依据
“学习是学习者与文本之间的交互作用,学生的学习是自己建构的过程[2]。”课堂教学导入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起到一个学习刺激、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的作用。但怎样的导入方式却是应当认真推敲的。绝不能采用某种固定的模式,也不能机械照搬套用[3]。首先要根据教学学科的特点、不同的学科采取不的导入方式。其次,要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同时又要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特点。最后,要适应教师自我的教学特点,教师在教学时应针对不同课型进行课堂导入设计、预设和生成。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导入的方式
根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已经出现的一些实例,我归纳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种类型课堂导入的类型:
1.引趣式
指运用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轶闻、趣事、谜语、诗歌以及富有趣味的特殊修辞手段等引入新课的导言。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大小比较》时一位教师是这样导入的:
先给大家讲个故事:有一天,唐僧师徒四人来到一座高山前,这是他们感到又饥又渴。孙悟空好不容易化来一只大西瓜,猪八戒见了就来抢,孙悟空连忙抱住西瓜说:“不准抢,每人分这只西瓜的1/4。”猪八戒说:“太少,太少了!”孙悟空说:“那好,我分给你1/5。”猪八戒一听高兴地笑着说:“还是咱们的猴哥好。”这时唐僧也笑着对孙悟空说:“悟空,你就别捉弄八戒了。孙悟空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同学们知道为什么吗?
运用引趣式,必须注意从课堂实际出发,紧扣课题,不能单为有趣而有趣,更不能搞低级趣味。
2.设疑式
指紧扣教材布设疑障,激发诱导学生积极思考以引入新课的导言。设疑式的基本语言形式是设问。例如我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是这样导入的:
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的圆形物体(如硬币、钟面、瓶底、车轮……)。
问:所列举的物体哪些一定要做成圆的?
答:车轮。
问:为什么车轮一定要做成圆的?
(学生为难……)
今天我们就通过对认识圆(板书课题《认识圆》),来寻找答案。
由此开始新课的学习,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所要解决的疑问之中,提高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3.关联式
指联系已经学过的知识或生活的日常经验以引入新课的导言。以旧引新是最基本的关联形式,上《用百分数的乘法解决问题》一课,我是这样导入的:
出示复习题:学校图书室原有图书1400册,今年图书册数增加了3/25。现在图书室有多少册图书?
学生列数量关系列式:
教师出示例题:学校图书室原有图书1400册,今年图书册数增加了12%。现在图书室有多少册图书?
问:观察例题和复习题发现了什么? 答:把“今年图书册数增加了3/25”变为“今年图书册数增加了12%”。
问:那么,我们解决这问题应该用什么算术方法呢?
答:乘法。
今天我们学习“用百分数的乘法解决问题”(板书)。
这则导言把新旧知识巧妙地联系起来,在新旧知识之间铺设认知桥梁,按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进行,使学生更快地接受新知识,加强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便于学生巩固已学的知识,便于教师循序渐进的开展教学。
4.情境式
小学生活泼好动,如果一开始就枯燥无味地传授知识,学生新奇的激情便会受到压抑,积极性也调动不起来。而教师通过栩栩如生的叙述,可以一下子就把学生带进活生生的场景中,使大家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例如一位老师在上《秒的认识》一课时,这样导入的:
师:同学们,喜欢过节吗?有一个咱们中国最传统、重要的节日,你们都会得到压岁钱,这是什么节日?(春节)
师:过年真好!我们又一次听到了新年的钟声。谁知道,刚才咱们倒数的5、4、3、2、1是用的什么时间单位?(秒)
师:我们以前学过的时间单位是时、分。要计量很短的时间,就要用比分更小的单位一秒,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秒。(揭示课题:秒的认识)
导入的类型有很多种,除了以上4种外,还有直接导入、练习导入、幽默导入、布障导入、比较导入、讨论导入等方法。只要我们勤于动脑、善于钻研,新颖别致的导入方法足不难没计的。
课堂教学导入的技巧
在课堂教学导入过程中,应掌握一些课堂导入技巧,我认为课堂教学导入应该掌握以下技巧:
短:短就是指教师在引入时,语言要做到简洁、明白、易懂,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求知欲望。
新:引入新课的导语要有新意、形式新颖,能激起学生的强烈求知欲,不能千篇一律。
精:精是指要精心设计开讲导语,做到内容精练,讲解精彩,抓住关键,画龙点睛。
快:无论哪一门学科的教学都提倡向课内40分钟要质量、要效益。新课引入,一般以1~3分钟为宜,要把重点放在释疑、解疑上。
奇:奇是指要在简短的导语中给学生留下一点奇妙、奇怪的悬念,以吸引学生,提高他们的注意力,弄懂奇怪的原因。
巧:巧就是指导语的设计必须巧妙简短.从而达到直接导入新课的目的。
准:准就是新旧衔接的知识点要找准,语言要用准,不能漫无边际,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课堂教学导入的注意事项
导入的设计和运用,一定要结合教学内容等多方面的主客观条件,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导的得体,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反之,则会事与愿违,甚至令人啼笑皆非。因此,我认为在设计和运用课堂教学导语时,应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忌重知轻能:不能只考虑认知因素与情感因素,而对意志因素、能力因素有所忽视。
忌平淡刻板:课堂导入。应力求新颖别致、生动活泼、富有趣味性,避免平铺直叙。因为平淡刻板,往往会使学生失去兴趣,从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忌牵强附会:导入的宗旨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其设计和运用一定要自然。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学内容,不能为导人而导入,更不能在导入中信口开河,胡编乱造,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忌演独角戏: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教师应设法通过导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师生的感情在上课之始就得到交融。千万不能只管自己在台上唱独角戏而不顾学生的情绪。
忌低级趣昧:课堂导入在选择材料时,要注意其思想性,注意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不能为了吸引和挑逗学生,专门去猎奇,或者收集一些庸俗的东西来迎合一小部分学生的好奇心理[4]。
课堂教学要想体现“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首先必须从导入教学开始。常言道:“响鼓还需重褪敲”,如果说一节课是响鼓,那么导入则是重褪的第一褪,只有浑厚激越,每一声都击到学生的心扉上,才能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消除其他课程的延续思维或心理杂念的干扰,把学生的注意力迅起来,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去,提高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