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高效阅读方法的探究
作者:周建权 李晨琛 字数:1572 点击:
摘要:小学阶段是人类读书的黄金时光,从小就能养成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为其终身的发展莫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阅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1-0116-01
小学阶段是人类读书的黄金时光,而班级作为学校最小的一个“单位”,是开展读书活动的具体实践者。为此,围绕“在经典中阅读,在书香中成长”进行营建,我们做了以下的努力和尝试:
1.坚持“六原则”
(1)确保经典读本:将《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论语》片段进行整理和编辑,编,印出《书香班级经典读本汇编》,人手一册。
(2)确保师资力量:通过宣传,采取自愿的原则,在教师队伍中选取书香班级的实施者。
(3)确保书籍种类:在参与的各个班级,利用学校配送和学生自捐的方式,建立“书香班级图书角”。
(4)确保学生关注:在学校集会或恰逢重大节日,通过学生朗诵表演,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5)确保阅读时间:早晨7:20~7:50的朗诵;课外16:00~16:50的自由阅读;每节课前两分钟的诵读。
2.具体做法
2.1 积极引导,亲近儿童读物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接触阅读时间不长的小学生,我们不是把读书作为“家庭作业”甩给家长了事,而是首先让孩子理解、亲近儿童读物,让他们体验到阅读的快乐。学生对阅读没发生兴趣时,老师挑选动人的故事读给他们听,让孩子们听出兴头。告诉他们,这些好听的故事来自于书中,书中藏着许许多多这样的故事,还有许多有趣的知识?让孩子们对书产生浓厚的兴趣。
2.2 用心设计,布置书香教室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用环境、用学生创造的周围情景,用丰富的集体生活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的过程中最微妙和最有效的领域之一。”布置教室,旨在引导学生从书籍、学习中汲取营养,并将学生读书所获取得知识展现出来。例如生活常识的介绍、好书推荐等等。在教室门口用白板开设“每日一得”,引导学生阅读、理解、背诵名人名言,学习名人的读书方法,感受读书名人刻苦读书的精神。及时粘贴有关读书知识及学生制作的读书小报。营造出了一种让学生一进教室就想起读书的氛围。
2.3 巧设活动,培养阅读习惯
孩子们对活动有着天生的爱好和兴趣,积极组织学生开展有关读书实践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和交流的舞台,让孩子体验读书带来的快乐和成功。
①出读书小报:学生收集有关读书、报刊小资料、格言和读书心得体会等,出“读书小报”,组织全班学生参观、评比。
②写读书笔记:每月举行一次读书笔记评优活动,树立起优秀学生典型。学生现在只把它当做一项语文作业,但是我想时间长了,积累本就不再是一个作业本了,会变成一个让学生有感而发的地方,而有感受、有想法正是写作的起源。
③用法定假日:现在的小学生越来越爱过节了,我们就利用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教师节、国庆节等重大节日或纪念日,让他们成为引导学生亲近经典的一次次契机。
④举办书香节:确定一个比较合适的世界,开展读书节活动,使学生们充分认识到了阅读的意义,使他们能主动向他人推荐好书,享受到读书的乐趣。围绕读书节的主题,进行名言警句摘抄比赛,展评形式各异的自制书签,评选优秀的读书小报等活动。
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思想受到了熏陶和感染。通过各种书香活动,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表演能力、合作能力等。在今后工作中,我们会不断实践、总结和反思,让阅读为学生服务,让阅读为课堂服务。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高效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J].蒋晓燕.新课程(小学).2017(01).
[2]浅谈小学语文课堂的拓展阅读教学[J].赵胜敏.学周刊.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