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解答能力的培养策略
作者:陈文军 字数:2494 点击:
摘要:进入小学高年级后,学生将会接触到更复杂的知识。应用题是其中尤为重要的题型,它们在整个数学知识体系中占有很大比例。但是,对于分析理解能力弱的小学生,在解答应用题时,往往不可能在问题中找到关键信息,解决问题的效率低下,错误率高,影响数学整体学习质量。如何提高高年级学生解答数学应用题的能力是每个教师都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有必要探索有效的策略,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应用题解决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0-0029-01
1.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
与其他类型的问题相比,应用题文字较多,所包含的信息量较多,其中可能存在隐藏的数量关系。如果学生在考试期间缺乏耐心加上草率,他们往往无法理解该题目的含义,并且很难构建问题的正确解决方案,无法保证问题答案的准确性。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应该做好引导学生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认真耐心地阅读问题,找到关键信息,读透题目意思,理清解题思路,进而才能得到正确答案。比如,某道应用题为:有蜘蛛、蜻蜓和蝉三种动物共18只,翅膀和腿分别有20对和118条,求三种动物各有几只。在审读该题目时,学生需要先找出题目中的隐藏条件,知道蜘蛛、蜻蜓和蝉各有多少条腿,以及蜻蜓和蝉各有多少对翅膀,然后便可以根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最后便可以以较快速度得到正确结果。
2.注重数学知识点的教学,提高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
数学应用题是综合类型的练习。除了测试学生的能力之外,掌握基础数学的程度对于解决能力的发展和解决问题的正确性非常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在解答能力培养的过程中,首要的一点就是重视学生基础数学知识的接受程度,并通过充分掌握数学知识点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本课程中,教师必须先仔细划分本课的知识点,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逐层增加难度。然后,对知识点进行详细解释和分析,特别是关键点和难点,应重点进行解释,使所有学生能够最大程度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点。如小学五年级的《解方程:列方程解应用题》一课,就可以将其按照不同的难度分成准确的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采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间题以及从不同角度解决同一个问题等内容,并将教学重点放在分析应用题列方程上。
在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思路,而不是制约学生的发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服务于学生的成长。在应用题教学中,尝试设定一些开放型试题,包括条件开放型、答案开放型等,让学生能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多做一些思考,如同拼积木一样,让学生自己搭建自己的知识体系。经过长期的坚持,学生就可以更好地应对问题,解决问题,充分实现教学的突破和发展,为今后进一步解决问题奠定基础。在新课程标准实施的背景下,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掌握了“审题+剖题十解题”三大步骤。不断分析应用题已知条件,在明晰的解题思路下,掌握应用题解题技巧,强化小学生应用题解题能力,取得理想的数学成绩。如,在分数类的应用题的学习中,可以培养学生的不同解题思路,比如“小明的身高比去年增加了1/6"“苹果上个月的销售数量是这个月的25%"利用这种类型的间题让学生对变量之间的比值的关系更好的理解,然后找出主要的单位量设置为1,加强对比性方面的练习,利用这种不同方式的内化练习,可以使学生的基本解题能力更加稳固,使得基本数学知识得到巩固,还可以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内在的联系的理解,逐渐构建起自己的知识体系。
3.专注于变异训练
学生应用题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是通过简单的一道题两道题就能够培养出来的,它需要不断的培训和更多的实践。出现对同类问题的定性思维,培养学生对不同问题的应变能力。教师可以通过改变问题的叙述顺序和叙述方式对问题进行变式。例如在做有关乘除法的应用题时,教师可以将被除数这一已知条件换成除数这一已知条件,让学生进行运算,在锻炼学生计算能力的同时也能够锻炼学生对于问题的应变能力。也可以通过改变叙述方式改变问题,例如在做有关加法运算的应用题的时候有这样一道题“小美家养了24只鹅,鹅的三分之一相当于是鸡的数量,间小美家养了多少只鸡?”通过这种方式进行叙述而不在题目中涉及“一共”“比”“多”“少”等词,能够防止学生出现死记硬背的显现,能够让学生面对多变的题目进行灵活的答题。变式训练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应变能力,同时也能促进学生应用题解答能力的提高。
4.联系生活实际
大多数数学问题都来自于生活。为了培养学生解决数学应用问题的能力,有必要联系生活现实。例如在学习百分数的应用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银行的利率问题,让学生进行利率的有关计算,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另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应用题的解答能力。教师应从现实出发,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联系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5.结语
应用题解答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在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知识应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应用。因此,小学教师应更加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学习能力,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灵活地开展应用分析,最终将现实生活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最终将实际生活同理论知识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创新型的学习思维,从而将所学知识充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此外,教师也应在教学中合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保证应用题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冯春媛,高中数学解答能力发展实践路径[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8,26(01):88-92.
[2]杨正芳,浅议数学课堂如何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能力[J].新课程(小学),2017,19(08):209.
[3]罗林恒.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解答能力的培养措施研究[J].速读(上旬),2017,(5):231.
[4]徐文浩.浅析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的基本途径[J].读书文摘,2016,(3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