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刘新义 字数:2632 点击:
摘要:现阶段,由于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形势也发生了一系列全新的变化。面对新的教育形势,特别是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而言,如何强化其学习兴趣的培养也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在小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过程中,实施游戏化教学便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其不仅能够有效的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而且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进而也有效的保证了教学工作的高效性。基于此,本文就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针对如何高效实施游戏化教学进行了探究。希望通过本次研究能够对后期的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有所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游戏教学;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0-0119-01
引言:随着当前我国新课改工作的逐步深化,小学教育重点也逐渐的由之前的传统应试教育向新型的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过度开来。在全新的教学模式下,强调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收获快乐体验,同时也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新时期,面对全新的教学形势,显然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跟上时代发展步伐,因此小学教学也迫切需要进行积极的改革与创新,由此,游戏教学法便作为一项全新的教学方法得以实施开来,而且大量教学实践也竞相证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游戏教学法的实施,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主动性和提升教学质量方面发挥出了突出的作用与价值。那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游戏教学法又该如何去高效实施?接下来,笔者就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自己几点浅显看法,以供参考。
1.注重悬念的设置,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在利用游戏进行教学时,课堂上教师就可以以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游戏方式进行教学内容的导入,并通过悬念问题的创设[1],将学生成功的带入到一种趣味性十足的学习情景之中,从而更好地调动起了学生们的求知欲,也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以此也对教学工作的顺利实施以及教学效果的取得提供了可靠地保证。
比如我们在进行“认识钟表”这部分内容时,笔者就进行了这样一种教学设计。首先,以“猜谜语”的小游戏进行教学内容的导入:教师向学生提出谜语,即:“我有一个好朋友,滴答滴答不停走,叫我休息和学习,真是我的好帮手”;学生们在教师的引导下也会很快的猜出谜底;随后教师又进行引导式提问“那同学们知道时钟又能告诉我们什么吗?”同学们异口同声的说道“时间”;接着,笔者又创设疑问:“同学们在之前我们已经学习了“整时”,那么现在我就随便指几个时间考考你们,看看你们谁能说出来”,接着笔者随即在时钟上指示了几个整点时刻,学生们也进行正确的回答。随后,笔者又指示了一个“3点10分”的时间,此时学生们便不知如何回答了,学生们纷纷讨论,因为还未学习,所以最终也是未能得出正确结果。“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这类时间怎么读吗?那么接下来就和我一起来学习今天这节课的“认识时间”吧”,随后便开始了正式的课堂教学,学生由于受到课前环节的影响,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被很好地调动了起来,由此教学质量也得到了很好的保证。
2.引入游戏竞争机制,活跃数学课堂氛围
争强好胜、表现欲强是小学阶段孩子们的又一发展特点,对此教师在进行游戏设计时也就需要牢牢抓住孩子们的这一特点,努力为其创设出一个能够充分展现自我的平台,竞争性游戏的引入便能达成这样一种良好的效果[2]。此外,竞争性游戏,不仅满足了学生们的表现欲和好奇心,而且还能够有效的调动起学生们的参与兴趣和求知欲望,赋予了数学课堂更多的生机和活力。
比如我们在学习了乘法口诀之后遇到了这样一道例题,即“利用6的乘法口诀来求解商”,对此?笔者就引入了这样一个名为“找朋友”的趣味性游戏。首先,笔者将班级学生分为了两个小组,对其中一组中学生每人提供了一个写有用6的乘法口诀求解商除法公式的“算式卡”(除法算式可以重复使用),并对另外一组学生提供了一张写有得数的“得数卡”。游戏时,我们便可以先让一名持有得数卡的学生站到台上大声说“我是**,我的朋友在哪里?”台下学生当听到台上学生公布的“得数”之后,随即对自己手中卡片算式进行计算,如果计算得数与台上同学相符,那么便站起来说道“你的朋友在这里”;接着再由全班同学一起将算式和得数连起来读一遍……这样一种竞争性游戏的引入,不仅有效的锻炼了学生们的数学计算能力,强化了学生对于所学数学知识的掌握,而且还达成了一种对学生竞争意识有效培养的效果。
3.加强与生活实际的相联系,提升学生实践运用能力
在阶段的小学生主要的思维来源都是从生活中获得的,他们的思维也都是形象思维,所以在设计游戏的过程中就要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与生活紧密联系,设计生活化的游戏。这样的游戏才更加有利于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消化,这种贴近于生活的游戏设置本身也更加吸引起学生注意力,而且学生也更加乐意参与到这样一种学习中来,在游戏中学生去主动思考和探究,由此也有效的促进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3]。
比如在数学课堂上《平均分》的教学时,教师在课桌上放了16个又大又红的苹果,并将这些苹果分给了4个同学,每个同学手中有4个。学生们看到这16个苹果平均分给了4个人,教师又提问说“小朋友们还有没有其他平均分配的结果呢?”紧接着学生们开始动脑思考,分出了每2个一份,每8个一份,每1个一份,每16个一份等多种方法……通过这样一种生活化游戏情景的创设,不仅达到了游戏教学所具备的活跃课堂氛围的效果,而且还促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4.结语
总之,游戏化教学的实施不仅充分符合小学低年级段孩子们的身心发展特点,而且也切实迎合了当前素质教育的需求。通过游戏化教学,不仅成功的调动起了孩子们的参与兴趣,改善了传统沉闷的课堂形式,赋予了数学课堂更多地生机和活力,成功的将孩子们喜欢游戏的心理引入了到了学习的轨道上来,让其体验到了数学学习的快乐。因此,在后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游戏化教学的实施,在学生认知特点和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巧妙设计游戏,从而更好地保证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郑秀兰.小学数学课堂游戏化教学策略探索[J].考试周刊,2018,04:76-77.
[2]陈坚.探索游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当中的全新运用[J].考试周刊,2018,17:66.
[3]吕贵仙.游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8,03: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