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如何将责任教育融于小学美术教学中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作者简介:何燕萍(1985~),女,汉族,江苏昆山人,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炎武小学,研究方向:小学美术教学。
摘 要:青少年阶段是学生成长发展的黄金时期,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加强对学生的责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艺术类学科是强化责任意识、贯彻素质教育的关键途径,值得引起广泛关注。以小学美术教学为例,将责任意识渗透到每个教学环节之中,在有效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和文化水平的同时,还能不断加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和综合素质,促進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阶段的美术课程比较简单,除了教会学生发现美、欣赏美,更重要的是明确美学的社会价值和精神属性,在艺术的氛围感受美术中的人文主义色彩,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德育和美育的力量,在学习和鉴赏美术作品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提升观察力、欣赏力、注意力,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快乐成长,成为有担当、负责任、爱生活的新时代青少年。
关键词:责任教育;小学美术;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2)50-0001-05
一、引言
责任感,是自身对他人、对自我、对社区、对团队、对国家的意识和情感体验,也是一种对集体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意识。在日常教育中,具有责任感的学生更能勇于担当、主动承担责任,不打折扣地完成学习任务。当今,美术教育的重心不仅是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艺术实践意识,也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人文素养,美术更是培育他们责任心和使命感的重点课程之一。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心是艺术老师的一个重任,首先老师的责任感是最重要的,艺术老师在授课时应秉着对学生负责、对行业责任、对社会负责的态度,以促使学生具备更高的责任感和更强的社会责任意识。具备较高的责任感,对从事工作、做好每一项工作任务有很大帮助,艺术教师应该尽职尽责,引导学生学习美术,培养艺术鉴赏能力。
二、责任教育融入小学美术的重要意义
王国维先生曾说过:“美育者,一面使人之感情发达,以达完美之域;一面又为德育与智育之手段。此又教育者不可不留意也。”美术教学的基本指导点就是培育中小学生的正确艺术审美观,培养学生体验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而基本的绘画教学则能够有助于学生认识把握图画构成的基本含义,从而推动艺术创新精神与技术技巧意识的产生,在培养对学习绘画的兴趣的同时,推动学生向个性化和全方位方向发展。因此,在小学美术中强化责任意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另外,绘画课程也是培优德育和美育的关键途径之一,作为审美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认识人体美学、自然美学、社会美学有重要意义,尤其是社会美学部分,对学生的文化素质和社会意识有一定的要求,通过结合美术作品的创作背景,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己、了解社会需求,培养个人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美术教育以促进中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通过较为系统的绘画理论学习、审美能力的培养锻炼,可以帮助学生用正确的态度去面对社会生活,较好地适应新课标教学改革,在基本的美术技巧学习中感受美育的意义,增强责任感。在小学教育中开设美术课程,从小培养学生的美学思维,小学生具有较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美术课程可以开发学生的探索思维和创造能力。美术教师在美术课堂上教授小学生相关美术课程内容,学生根据教师讲授的美术知识内容,发挥想象力,根据生活实践,设计富有艺术气息的设计作品,开发思维,无限探索美术知识,感悟美术的魅力。现阶段,小学教育注重素质教育和核心素养教育,立足新课程标准,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为小学生开设体育、美术、音乐等综合类课程,引导小学生积极参与学校课程,与教师互动,学习中遇到困难和问题时,与同学、教师及时交流、讨论并解决相关问题,师生共同成长与进步,树立学习责任感和教育责任感,充分发掘小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和美学鉴赏力。
此外,小学阶段的责任教育,深受家庭、校园、社会风气的影响,尽管具备足够的社会属性,但是缺乏足够的人文主义内涵。在新课标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学美术教育要满足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需求,深入融合社会责任感,不但要学会读书、学会生活,更要学会协作、学会担当,强化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值得引起广泛关注。学生只有从小具备强烈责任心,日后才能积极担当起对家庭的义务、对社会的责任,进而努力学习,报答父母、报效国家。在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中,秉承传统教育理念的同时,深刻融入社会责任教育,立足于社会文化的发展需求,对学生个人综合素养的培育有重要意义,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标改革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对责任教育融入美术教学有足够的重视。在小学教育中,落实责任教育,从小培养学生的责任观念,首先,学生应该对自己的学业负责,认真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勤奋上进,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业,学会独立思考,勇于探索,培养学习能力,提升个人实践技能,以便未来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成为社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其次,学生应该对父母负责,父母对孩子有生育和养育之恩,父母含辛茹苦将孩子养大,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供养他们读书、生活。如果他们连父母都不懂得感恩,不懂得为父母负责,有违人伦道德,没有达成德育、素质教育对学生的要求。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落实责任教育,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责任心,树立崇高的道德意识,有助于开展素质教育,达成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开展责任教育,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将班上学生分成四个学习小组,发布学习问题,小组同学互相讨论,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为学生布置小组作业,小组同学按照分工,完成指定的学习任务,密切配合,完成合作作业项目,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加强学生的责任感,落实责任教育。
三、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责任教育使命
对教师职业的认识,陶行知先生有着独到的理解,即“教育就是教人做人”,教师的主要职责和任务便是教书育人,他们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培育新一代祖国的花朵,关系着中华民族和人类未来的发展。而小学美术老师,除了教书育人的基本职责之外,还有以美育人、担当责任的重要使命。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尚未形成完整的三观和全面的品格,很容易受到外界氛围的影响。所以在这一阶段,美术教师必须强化学生的责任感,为学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指引正确的方向。小学阶段是学生系统地学习认知世界之美的开始,也是学生审美和探索之路的开端,美术教师就是学生这一时期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循循善诱,春风化雨,给学生的心里播下责任和美育的种子。美术教育是一种特色的艺术教育,没有太多时间、地点、基础的限制,美术教师的责任教育可以融入任何一个教学细节中,风格深入浅出、引人入胜,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美术课程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一环,美术教师在美术课堂上带领学生欣赏世界名画、学习美术知识、赏析美术作品,培养学生的艺术感知力和美术设计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可以根据他们的兴趣,选择感兴趣的领域深入探讨和学习美术课程内容,美术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提出学习问题,勤于思考和动脑,动手设计美术作品,并在同学面前展示自己的艺术作品,分享设计理念。为在美术课程中开展责任教育活动,美术教师首先要以身作则,具备较强的责任意识,主动担当起教学责任,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美术教学课堂,引领学生深入学习美术知识,培养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学生在美术教师的带领下,开展责任教育学习活动,树立责任意识,形成责任观念,认真完成美术教师布置的每一项学习任务,不怕困难,勇于克服并战胜学习中的每一个困难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