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浅析家校合一策略在促进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实施中的创新应用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摘要:素质教育是我国一以贯之的核心教育理念,其中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无疑是这项改革思路当中的重中之重,十分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研究、完善。因此,文章分别从家庭资源开发视域下的班级德育、学校信息共享视域下的家庭德育以及家校联动视域下的双元德育等角度出发提出若干策略性建议。
  关键词:家校合一;思想道德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918(2022)52-0122-05
  一、 引言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是我国素质教育的核心宗旨,这一点在中学这一系统教育的环节中更应得到实质性的体现。思想道德教育是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主要承担项目,在德育工作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然而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很多教师在德育工作中存在着“专利主义”思维,没有对其他群体——特别是学生家长们进行有效的发动,导致自身德育工作缺乏可靠的外围助力,进而大大限制了工作成果的完善空间。因此,教师在德育工作中务必要积极扭转这一不利局面,从家校联动的角度出发去开展工作思路、模式和策略的改革,进而从根本上提升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二、 在中学思想道德教育中落实家校合一策略的意义
  在中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对其进行思想道德教育非常重要,这对中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关键作用,文章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
  (一)有助于中学生道德素养的进一步提升
  对中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提升工作是一项以抽象概念为目标的教育引导工作,同时还要坚固中学生多元个体所具有的个性化认知、成长条件,其所需要投入的资源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种类上都是比较巨大的,且整个过程呈现出“进度缓慢、存在反复”的必然特点,这些都决定了该项工作执行难度之巨大。
  如何在中学思想道德教育中落实家校合一策略?教师可以在持续开发、利用自身及校内资源的同时,同步完成对以学生家长为代表的校外德育资源的有机引入和能动挖掘、利用,一方面建立起综合交叉的德育工作支点体系,另一方面,促进各方德育资源的有機“增值”和长效互促,同时还可以为自身工作的能动优化提供可靠、清晰、多元的参照标杆,进而从综合维度出发实现中学道德素养提升工作的实质性优化。
  (二)有助于学校德育实力的进一步增强
  一如笔者在上一点中提到的,针对中学生道德素养的培养、提升工作有着独特的复杂性、困难性和重要性,历来是中学教育工作者和执行单位重点研究的核心课题,同时对教育工作者个人和教育单位自身的职业发展、实力强化也能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是左右乃至决定整体教育事业高度和质量的关键组成部分。
  通过在中学思想道德教育中落实家校合一策略,教师和教育单位可以在宏观层面积累起更具规模和内容维度的德育教育素材、理念、方法资源,并在工作的开展视域上形成“以点带面、由面而体”的高维框架,这就为自身有关工作的多模块完善提供了相对可靠的续航保障和优化助力,同时更可以从“内外交互”的路径切入构建起更为真实、实用、灵活的德育工作系统发展体系,继而推动学校德育实力的进一步增强。
  (三)有助于良好家校关系的进一步构建
  “家长”和“教师”、“家庭”和“学校”是中学教育事业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参与群体,二者之间既存在着彼此促进的合作关系,同时也在教育角度、内涵和具体方法上有着很强的互补性,而家校之间的合作关系无疑是最为重要的一项联动教育关系,对教育工作者本人及教育单位自身的社会影响也会起到明显的左右效果。
  通过在中学思想道德教育中落实家校合一策略,学校和教师能够拥有更为多元、丰富的路径和学生家长就立足于德育基点的多个话题展开深度交流的路径、平台和载体,一方面使双方得以在常态化的交流、合作中建立起彼此理解、互相支持的和谐关系;另一方面,在具体工作的联动开展上也能达成“目标+态度+认知”的高度统一,这些都十分有助于良好家校关系的实质性构建和发展。
  三、 当前家校合一策略在中学思想道德教育中落实的现状
  (一)家长参与思想道德教育的路径过少
  建立起家校联动机制模式的德育体系其实并不是什么“稀罕事”,其在我国中学德育工作中也有了比较长的发展历史。然而必须要承认的一点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不少中学教师对家长对校内德育工作的参与并没有形成足够科学的认识,仅仅将对方当作自己了解学生情况的“顾问团”来看待,没有给予家长足够的工作介入路径和相应的权利,常常将家校的德育合作局限在向家长“打听”和对家长“告知”的维度内。这种状况的存在一方面严重限制了家长群体德育资源的开发范围和作用效力;另一方面,也在主观上疏远了家长和学校、教师之间德育视域下的合作情感,均对有关工作的高质量执行带来了负面影响。
  (二)家长对自身所担负的思想道德教育责任认知不全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夙愿,现在绝大多数的家长都对子女的教育投入了相当大的关注和资源,但是必须要认识到的是,家长们的这种“重视”和“关注”仍普遍集中在文化学习领域,对子女的道德成长则往往缺乏全面、正确的意识,或者缺乏更为具体的方法认知和策略思维,从而导致“好心办坏事”等问题的出现。这种状况的存在弱化了家长参与家校德育合作工作的积极性,让家长、教师之间在有关工作的推进方面无法以平衡的关系而保持应有的状态,进而引发了一系列连带性的问题,给多元环节的工作开展、完善埋下了很大的隐患。
  (三)家校思想道德教育成果交流平台不足
  家校合一策略的执行需要开展多方面的具体工作,其中对家长、教师教育成果的交流无疑是最为重要的一项——这是双方得以互相借鉴先进经验、吸取阶段性教训并共同制定直至下一阶段工作方案的重要载体。不过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在德育范围内,中学教师和学生家长之间的工作成果交流常常有着过强的私人属性,没有形成足够正规、稳定、全面且满足于多主体参与的平台,这首先就限制了有关工作成果的交流范围和内化主体规模,其次也影响了对相应交流成果的实质性保留和后续利用,同时也容易在主观上给家长带来一种“不正规”“不重视”的错误认识,从而为有关环节工作的长效推进带来一定的阻碍。


城市低保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
提升档案管理科学化的有效策略分析
新形势下办公室档案管理工作创新策略研究
浅析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策略
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的研究
基于形成性评价的英语课堂问答策略的探索
大学生的志愿服务动机和工作投入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
高中数学教师教学策略的转变
“功能对等”视角下的英文新闻标题翻译策略研究
浅谈电子档案管理问题和策略
我国电子文件长期保存的技术策略研究
信息化视域中档案管理的策略研究
加强建筑弱电工程管理的有效策略研究
探析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写作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的策略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校园英语 好家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