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绘本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摘 要:本文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内对习作教学阶段划分、基本要求为指导,首先简要分析基于绘本的习作教学概念与内涵,阐释绘本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价值。重点以统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材内习作训练为例,从绘本选择、说为前提、读写结合、绘本创编四个方面探究绘本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绘本;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应用
  一、 引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将小学生划分为三大阶段,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设置了差异化写作教学内容。其中,针对一、二年级低学段学生为“写话”教学,针对二、三年级中学段学生为“习作”教学。由此可见,习作教学是写话教学的延伸与提升,要求教师在写话教学基础上对学生习作能力、策略、技巧等进行综合性训练。小学三年级是习作教学的初始阶段,三年级学生尚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习作学习,因此其语言表达、语言组织、语言逻辑思维能力等较为薄弱,加之小学生思维以具象、形象思维为主,无法深入领会习作主题的内涵,因此在习作过程中会出现习作内容空洞、情感匮乏的问题。而绘本被誉为“最适合儿童阅读的读物”,其大篇幅的图片、精简的文字符合三年级学生认知特征;充满童真童趣的故事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精彩、富含想象力的语言文字可以激活学生习作热情。如果将绘本引入到小学习作教学中,既可以创设丰富的习作情境、调动学生生活经验,使学生的习作内容饱满充实,又可以引发学生情感共鸣,使学生在习作中主动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对于提高学生习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下文将基于绘本的习作教学概念与内涵、绘本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出发,结合实际教学经验阐释绘本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二、 基于绘本的习作教学概述
  从概念上来看,基于绘本的习作教学是指根据不同学段所对应的习作教学目标及要求,深入挖掘绘本内图画、文字、叙事方法、情境创设等方面的价值,围绕绘本特点进行习作教学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
  从小学三年级学生既有语文学习水平、语言知识储备情况、认知及心理特征、身心发展特点、阶段性与个体性差异来看,虽然他们心理及思维能力正处于飞速发展阶段,不再满足一味地接受现有知识或参与枯燥僵化的习作教学活动,而是希望从阅读、探究、思考等一系列活动中构建属于自己的习作知识与技能体系,并在生活中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与观点。
  综合来看,基于绘本的习作教学需要教师围绕习作教学目标,结合第二学段小学生特点及核心素养培养要求,精心选择适合学生的绘本,使学生根据所看到的绘本内丰富的图画、所读到的精炼文字、所创设的情境、所选取的叙事角度表达自身个性化思想语言,在由“我口说我心”到“我手写我口”的习作过程中积累习作素材、习得习作技巧。
  三、 绘本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观察是习作的基础。绘本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观察能力。当学生初读绘本时,,会对绘本内容形成“印记”,再读绘本时学生会主动寻找其所忽视的细节来扩大这一“印记”,三读绘本时学生便会与绘本内的人物进行“对话”,从中找寻与自身生活阅历、价值观念相契合的内容。在此过程中,学生观察、捕捉细节、分析故事发展历程的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可为学生习作奠定良好基础。
  “说话”是习作的前端环节。中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强调“口头语言是第一性的,书面语言是第二性的”。在第一学段,学生已经掌握了“写话”技巧,而三年级作为承上启下的时期,在习作教学中也需要由“说”逐步过渡到“写”,以此将语言知识衔接为有机整体,带给学生系统性的学习体验。绘本内圖画精美、蕴含着童真童趣,学生可以对绘本内容进行想象、延伸,加之教学的指导,可以帮助学生勇敢、个性化地说出感悟、心得。
  小学三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仿写训练也是提升学生习作水平的重要手段。绘本内语言精练、表达清晰,并且富含想象力,将绘本语言作为学生仿写的对象,则可以促成读写结合,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综合来看,将绘本应用于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为学生习作奠定基础。同时,相对于传统的习作素材来说,绘本具有叙事、情境等方面的优势,可以培养学生个性化表达能力。此外,以绘本为载体开展仿写训练、读写训练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习作习惯,继而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习作水平。
  四、 绘本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基于绘本习作教学概念、绘本习作教学的价值,下文将以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材内习作训练为例阐释绘本的应用策略。
  (一)恰当选择绘本,帮助学生积累习作素材
  1. 理论依据
  接受美学理论认为,个体在阅读文学作品之前会根据自身生活经验、审美观点、已获得的语言知识及技巧等对文学作品内容、语言表达方式等形成“审美期待”。如果文学作品内容超出这种期待,将会使个体产生畏难心理,认为自己现有水平无法理解文学作品内容;如果文学作品内容明显低于这种期待,则会导致个体阅读过程索然无味。
  将该理论映射至习作教学内,如果教师所选择的绘本不符合学生认知、审美观念,不适应学生现有语文学习水平,则会削弱学生阅读绘本的兴趣,继而影响到习作教学活动的开展。为此,教师需要在充分掌握本班学生特点、兴趣取向、习作学习需求的基础上恰当选择绘本,使学生积极投入到绘本阅读中,以此帮助学生积累习作素材。
  2. 实践策略
  以统编版小学三年级(下)语文教材内《我的植物朋友》习作教学为例,请学生选择一种植物观察,将所观察到的内容记录在“观察记录卡”内,再借助记录卡写一写学生的“植物朋友”,让更多人了解这种植物。
  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往往会从宏观上描写植物,例如写大片竹林的景象等。这种宏观写作难以使学生发挥前期观察的作用,继而导致学生所写的内容雷同、空洞、缺乏真情实感。为此,在教学中选择了《植物的叶子》这部绘本,该绘本利用逼真的图片、简洁准确的语言介绍了植物叶子的形状、功能、颜色等,从植物叶子中体现大自然的神奇、奥妙与魅力。不仅如此,绘本运用了“有的……,有的……”句式、比喻修辞手法,配合栩栩如生的图画,学生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这种从细节入手抓住植物特点的习作内容正是学生所缺失的,为此在教学中笔者请学生一边观察绘本,一边想想生活中哪些植物像绘本中一样,再结合自己的兴趣确定想要写的植物、选定观察的角度等。


公共图书馆少儿绘本阅读指导之探索
谈如何提高小学低阶段后进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小学英语教学与智力开发
小学数学教学中分层作业设计的应用
语境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论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发挥潜能和发展个性
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处理好拓展角度的问题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探讨
初中语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
利用多媒体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体育兴趣
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模式探讨
谈小学英语有效课堂教学
中职语文“导学探究式”课型设计与实施
成语文言两相宜
谈提高高中语文学习兴趣的方法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校园英语 好家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