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利用问题组织高中物理教学的策略分析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摘 要:问题是教师引导学生探究物理的载体,也是学生获取物理知识的载体。在实施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在不同的环节,利用不同的问题,可以借助问题,驱动学生走进物理课堂,展开物理探究,通过思考、解決问题,建构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同时发展物理探究能力。在这篇文章中,笔者将结合教学经验,介绍抛出问题,激发兴趣;展现问题,引出新知;提出问题,驱动实验;呈现问题,总结知识;解决问题,加深理解这些教学策略,为一线教师提供利用问题组织高中物理教学借鉴。
  关键词:高中物理;问题;教学策略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教学要求。实现这一教学要求,需要教师在组织物理课堂教学的时候,转变知识灌输方式。此外,课程标准中针对物理核心素养培养提出了探究学习要求。教学实践证明,探究学习离不开探究问题。在高中物理课堂上,联系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探究问题,不仅可以借助问题,将学习物理的权利还给学生,还可以使学生经历思考、解决问题活动,深入地理解物理知识,锻炼探究能力,潜移默化地发展物理核心素养。基于此,在实施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时候,笔者尝试立足教学各个不同环节的特点,借助不同的方式提出问题,切实地发挥问题价值。具体做法如下:
  一、 抛出问题,激发兴趣
  导入环节,是学生从课间活动走进课堂活动的过渡环节,也是学生初步认知新知,产生新知学习兴趣的主要环节。在传统的高中物理课堂导入活动开展过程中,部分教师开门见山地直接展现物理知识,教学效果是有目共睹的。学生有效地进入物理课堂,对物理教学内容进行探究,离不开教师的提问。问题的提出方式多种多样的,如果教师机械地利用语言描述的方式,将问题抛给学生,同样难以实现课堂导入价值,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笔者在组织课堂导入活动的时候,创设以物理与生活的关系为切入点,挖掘生活化的物理资源,创设生活情境,从情境中挖掘问题,抛出问题,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使学生自主地迁移生活经验,展开对物理问题的探究,自主地与新知互动,打好课堂学习基础。
  以“重力”为例,在现实生活中,学生不但经历了“重力”现象,还观察到了“重力”现象,积累了丰富的“重力”经验。立足学生的发展情况,在组织课堂导入活动的时候,笔者直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现了生活中常见的一些重力现象,如从船上向海面上抛洒渔网,树叶从树上飘落下来,水流从高山上流淌下来。这些现象一展现,就轻松地抓住了学生的视线。把握学生的课堂表现,结合情境内容,笔者提出问题:“这些图片中的现象有哪些共同点呢?”“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现象呢?”“这些事物都受到了力的作用,是谁提供的这个力呢?”受到问题的影响,大部分学生有针对性地展开对生活现象的分析。分析生活现象的过程,就是学生进入物理课堂的过程,同时,在此过程中,学生还可以初步地建立重力感知,为有效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深入地理解重力内容打下坚实基础。
  二、 展现问题,引出新知
  讲授新知内容,是教师在物理课堂上首先要完成的教学任务,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途径。但是,在当前的高中物理课堂上,还有不少教师习惯于使用灌输知识的方式,直接将教材中现成的物理结论展现给学生。觉得通过自己的讲解,学生是可以理解这些物理结论的。如此教学,忽视了学生的思维情况和物理学科特点,无形中加重了学生的物理学习负担。同时,如此教学,还剥夺了学生物理学习主动权,,导致部分学生失去物理学习兴趣,影响物理教学有效性。引导学生掌握物理知识,少不了学生的自主参与。展现探究问题,是学生获得物理学习主动权的关键。所以,在组织物理新知教学活动的时候,笔者立足新知内容,设计问题,展现问题。
  仍以“重力”为例,重力概念及其相关内容,是学生在参与这节课的过程中,需要掌握的基础内容,也是重点内容。概念内容本身是抽象性的内容,是大部分学生学习物理的阻碍。为了使学生突破概念阻碍,在组织课堂教学的时候,笔者展现问题。具体地,笔者先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两个矿泉水瓶,其中一个有水,一个没有水。引导学生思考:“这两个矿泉水瓶,哪一个较重呢?哪一个较轻呢?”“这两个矿泉水瓶有什么不同呢?”在问题的作用下,学生会自主地调动知识储备,在脑海中建构“质量”的前概念知识。接着,笔者引导学生回忆在学习生活过程中经历的扔铅球、举杠铃的活动,思考问题:“铅球和杠铃哪一个拿起来比较重呢?”“质量和物重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在这样的问题驱动下,学生会建构物理与生活的关系,同时在前概念的辅助下,建构重力认知,实现对新知的理解。
  三、 提出问题,驱动实验
  实验,不但是物理学科的重要教学内容,还是教师组织物理教学活动最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在物理课堂上,教师根据教学需要,演示物理实验,或者指导学生操作物理实验,可以借助实验现象,化抽象为直观,迎合学生形象思维需求,使学生在思维作用下,详细地分析实验现象,从中探寻到实验规律,顺其自然地实现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不少教师发现了实验教学价值,在课堂上展现了大量实验。但是,在此过程中,却因为忽视提问,导致学生没能准确地探究实验现象,导致物理实验教学效果不佳,同时也影响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解决此问题,需要教师以实验为基础,向学生提出问题,用问题为学生指出实验方向,同时驱动学生细致观察、认真思索实验,借助实验,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提高课堂学习效果。对此,笔者在组织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会提出问题,驱动学生实验。
  以“牛顿第三定律”为例,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笔者要求学生站起来,将双手的手掌撑在桌子上,竖直地往下压桌子,并结合切身体会,思考问题:“手给桌面的压力的反作用是什么力?”因为有自身经历,大部分学生可以联系已有的知识储备,自主地画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的分析图,从而建构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方向认知。结合学生的探究情况,笔者继续提问:“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是否一样呢?”立足此问题,笔者以小组为形式,发放了弹簧测力计,要求学生合作探究实验方案,操作弹簧测力计,将获得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分析获得的数据,总结结论。在问题的驱动下,学生的实验操作具有针对性,大部分将操作弹簧测力计,记录数据,分析数据作为重点。而且,通过切身的体验,学生结合具体数据,自主地得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的结论,从而为有效地掌握牛顿第三定律夯实基础。


浅谈传统村落档案的利用开发
企业科技档案的利用研究
中学档案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关于几个实验室建设管理问题的思考
当前档案法制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析中外合作办学视阈下的高等院校教育主权问题
没有问题并不等于有足够的预备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处理好拓展角度的问题
利用多媒体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体育兴趣
人事档案管理改革若干问题的实践与探索
基层国企党组织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问题探讨
浅述我国城市发展中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对策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校园英语 好家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