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初中生数学有效学习的策略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摘 要:初中数学的知识体系与小学数学相比,不论是初中数学的知识量还是学习难度都实现了大幅提升。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取得理想的教学成效,使学生具备较强的数学核心素养,必须由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从而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到高效学习。为此,文章针对初中数学有效学习的促进策略进行了专项研究,并提出了几种措施建议,供全体初中数学教师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生有效学习;促进;策略
一、 引言
在核心素养教育理念下,教师不仅要将课本知識的传授给学生,还要在日常授课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尤其对于初中数学这门课程而言,一旦学生掌握了有效的学习方法,不仅可以使学习质效获得大幅提升,还可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类数学问题,在思考问题时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为最终获得完善的数学核心素养提供必要保障。
二、 在学习中做到理解与记忆兼顾
在初中数学的日常授课过程中,既要把握好理解与记忆的教学顺序,又要将理解与记忆穿插到一起,实现二者的相互促进,使学生能够真正掌握住数学知识的基本原理与使用方法,从而正确使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以往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注重的是课堂上教师的主体作用,总是注重教师自身的教学过程而忽视学生们对于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新时代背景下,广大的教育工作者都强调学生们的课堂主体地位,所以教师在注重课堂教学的同时也要兼顾学生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学生们在课堂上光靠听讲和记笔记是远远不能做到知识的内化理解的,还需要教师的积极指导,然而,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也不可以过分地强调学生们对数学概念的理解,还要重视对概念知识的记忆。因为学生理解了不一定可以记住,就对于考试而言,记忆这一个层次更为重要。比如说有的学生虽然在课堂上理解了教师所教授的数学知识,然而临近考试的时候,却对数学知识没有了印象,从而做题的时候出现了困难,问题的原因就是记忆训练阶段出了问题。例如在学习“乘法公式中平方差公式”这一知识点时,由于之前已经学习过整式乘法的相关知识,所以学生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多项式相乘运算能力。但是,当学生在进行整式乘法计算时,又发现某些特殊形式的多项式相乘所得到的结果存在某种固定形式。这样一来,即可将相同形式的多项式相乘写成公式形式,之后再进行运算时,就可以运用这一公式快速地计算出结果。在学习“平方差公式”时,如果学生已经理解了“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这一数学原理以及“(a+b)(a-b)=a2-b2”这一公式的基本特征,在使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计算时就不会出现问题。由此看来,在指导学生学习平方差公式时,既要让学生通过背诵增强对公式的记忆,又要通过反复运用公式进行计算来加深理解,最终达到内化知识、举一反三的教学目的。从初中数学教学内容上看,存在很多数学知识点需要学生运用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多种方法加深自身的理解与记忆,方可真正掌握住数学知识。比如在学习“两条直线被一条直线所截形成的八个角中不共点的角的关系”这一知识点时,由于这项内容是“两直线相交构成的四个角”的进一步延伸,所以涉及更多的概念,而且这些新概念容易与之前学过的概念发生混淆。为了消除这一教学阻碍,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运用角的名称反映出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具体是将同位角与英文字母“F”相联系,,内错角与英文字母“Z”相联系,同旁内角则与英文字母“U”相联系。之后在做题时,只需要寻找到“F、Z、U”形状的角,即可快速辨别出角的类型,使学生真正掌握这一知识点以及此类问题的解题技巧。
三、 指导学生有计划性地开展学习
初中数学知识存在较强的逻辑性与结构性。因此,教师在带领学生开展学习活动时,要指导学生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学习计划,并按照实际的学习情况对学习计划进行动态调节,确保整个学习过程处在一种良性循环状态之中,使学习时间得到高效合理的利用。首先,教师要密切关注每一名学生的学习状态,了解其数学知识结构现状,进而明确当前的学习重点;之后,帮助学生制订个性化学习计划表。具体涉及近期学习内容、完成时间、质量要求以及学习方法这几个重要方面。使学生关注自己的学习进程,在学习中加强自我管理与自我监督,形成良好的个人学习习惯。课堂教学有着许多种不同的形态,而教师作为课堂的领导者,就要指导学生们开展有计划性的学习活动,具体地说,就是要让学生们也要设计一定的学习计划,并且这些学习计划密切的联系着学生们在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以解决学习问题为主要的学习目的,以学生们的个性化发展为根本的计划学习的目标。首先就要根据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制定一个具体的计划性学习实施方案,并且让学生们列出一个长久可持续的学习发展大纲,让学生们设置一个当前目标,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比如在学习“全等三角形”时,涉及“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性质以及判定方法等知识点,学生可以通过绘制思维导图的方式列出学习计划、明确学习重点,同时加深对各个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针对某些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开展自主复习,及时扫清学习障碍,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有效学习。
四、 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
要想让中学生在数学教学中做到有效学习,必须在其内心当中具备一种强大的学习动力,从而自觉主动、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当中。这就需要教师采用有效措施激发出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到数学课堂的特有乐趣。为了激发学生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的方法有许多,其中,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设计一些数字游戏,让学生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觉到一种娱乐轻松的学习氛围。并且让学生们通过做一些数字游戏,提高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对学生们做出提问,让学生们带着自己的思考来看待数学知识。在课堂上,教师所提问的问题不一定是纯粹的数学知识,也可以是一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或者是与数学有关的生活现象。例如在讲解函数应用题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大家都看到过的喷泉,想象一下喷出的水花线条是不是跟我们以前学过的函数图象比较相似呢?能否根据水池总的宽度和喷水池的宽度推断出它的函数解析式呢?”这一问题具有较强的生动性和画面感,学生的思维也变得活跃起来,开始主动思考问题的答案。此时,教师抓住这一时机让学生们结合课本上的例题以分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合作探究,进行求解。在讲解直角三角形的相关知识点时,同样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探讨教学楼东边的水塔高度,或者研究一下如果给出直尺和测角仪,应该怎样进行测量和计算。通过这种将教学内容与合作探究融合在一起的教学方式,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更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开展媒体教学,为数学课堂注入更多的新鲜元素,不断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提高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