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民族地区普通高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高中校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摘 要:我国是一个数千年历史传承的文明古国,这其中所包含的文化自改革开放以后便走向了世界,并在不断的发展中绽放出了无比绚丽的色彩。但是在现如今科技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很多文化也因此被人们所遗忘,但是不能否认的是,文化是我国发展和走向世界的必然载体,作为高中生,他们不仅需要学习知识和树立正确核心素养,更重要的就是肩负着弘扬我国文化的重任。因此,如何在普通高中渗透传统文化是目前教育学者所要注重的任务。文章从民间美术走进校园、民间音乐走进校园、民间文学走进校园、坚持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将其与民族地区的普通高中校园理论相结合、在民族地区的高中校园当中营造优秀的文化氛围以及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这几个方面展开讨论,并对民族地区普通高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高中校园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提出个人的见解。
关键词:民族地区;普通高中;优秀文化;高中校园
一、 引言
我国从古至今已经发展了5000多年,在这些时间里,有很多的人事物发生,而且这些内容都以不同的方式被传承了下来,并对于中国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高中生作为我国未来发展的储备力量,他们必须要有弘扬民族文化的意识,而且在现如今社会当中文化的普及,使得将中国优秀文化融入高中校园当中也成了一种必然的趋势。
二、 民间美术走进校园
文化的传承中很多都包含着美术,而且古人在生活当中也会把一些自己的所看、所听以及所想以绘画的形式记录下来,,可以说美术是一种直观的历史表现形式。而且在绘画的时候并没有固定的特色,基本上都是借题发挥。每一幅画作的背后都存在着一段故事,大多与作者相关,那么将这些文化信息融入高中校园当中是可以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核心素养价值观的。
(一)剪纸艺术
剪纸是我国古代人们十分喜爱的一种艺术之一,就算现今时代很多农村地区也有着这一艺术的传承。就比方说很多农村人们在结婚的时候,都会在窗户上贴一些剪纸都当做修饰,或者是一些老人习惯在鞋上绣些装饰。我国的许多节日中也有剪纸文化的传承,比方说部分地区会在当天母亲给孩子绣荷包以保平安,而且在她们绣的时候一般都是用纸剪出不同的模板,然后再用不同的颜色做以修饰。最为常见的就是在春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在门前贴对联、窗花等,这就是我国的剪纸艺术。现如今虽然部分地区还有这种传统,但是为了方便不会自己去剪了,而是去街上买。那么在民族地区的普通高中当中,教师就可以开展这种剪纸艺术节,让学生了解背后的文化以后通过剪制自己的特色窗纸参加比赛,再由学校来设置奖品,从而将这种艺术不断地传承下去。
(二)刺绣
刺绣一直都是我国民间的瑰宝,在90后很小的时候应该就能够看到家乡的老人都喜欢拿着板凳在家中或者是坐在一起进行刺绣,主要是在一些服饰上绣出装饰品,这在民间十分常见。古代的时候刺绣则是人们在制作鞋衣的主要方式,但是现如今科技比较发达,人们基本上不愿意花这么多时间去进行刺绣,而是通过机器加工成型。但是还有一部分艺术家在绘画的时候就习惯选好固定的画作然后用不同色彩的线去绣。记得在前段时间就有一条新闻,一农村的女子用了五年的时间将清明上河图绣了出来,而且也有一些人愿意花大价钱去购买,这就凸显出了传统文化的价值所在。在民族地区的普通高中里,就应当在美术课堂当中为学生普及这一传统文化,让学生了解并继续传承下去。
三、 民间音乐走进校园
我国古人是非常敬畏自然的,在他们的眼里无论是鸟儿的歌唱还是山川河流都是一种音乐,就算在田野间走几步就能够创造出广为流传的音乐创作,而民间音乐便是以此而诞生的。我国的民间歌曲也可称之为民歌,主要的歌词与题材可分为劳动类、爱情类以及传说的故事类等,如果按照时期进行划分的话就可以分为传统的民歌、革命历史民歌以及新民歌等。按照民族或者是地区进行划分的话又可分为汉族民歌、蒙古族民歌、新疆民歌以及山西民歌等。民歌当中常见的传统乐器有唢呐、笛子、古筝、琵琶、二胡、鼓以及云锣等。这些民间音乐的知识都需要高中的学生理解,需要高中音乐教师为学生普及。在以前人们在家乡经常会看到牧羊人或者下地干农活的人们嘴里哼着当地的民歌,而且比较重大的仪式像婚礼、葬礼上都会出现这些民间音乐。但是在信息化技术与设备的普及下,我们当代的年轻人对于这些传统的文化基本上不愿意去接触,只是有少数地区还会举行戏剧义演,只有老一辈的人们才会了解并熟知这些传统音乐文化。因此,传统音乐文化是不能被遗忘的,而在民族地区的普通高中进行音乐教学的时候,也必须要把这些传统的音乐文化带入课堂,让学生感受到文化带来的音乐艺术,从而使其在高中生的意识当中永远徘徊。
四、 民间文学走进校园
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且幅员辽阔的国家,自改革开放以后56个民族就像一家人一般和谐共处、共同发展着。而每一个地区乃至民族都有自己的发展故事,而且这些故事当中所包含的历史也是值得人们了解的。根据调查发现,我国历史故事当中的人物角色塑造都有着不同的性格,包括心地善良为人正直的、温文尔雅的大家闺秀、威武雄壮的以及卑鄙无耻的小人等。而且这些故事当中的每一个人物构造都在透露着作者写作时的不同情感和他们的情感价值。但是从整体上来说的话,我国的民间故事有很多是值得高中学生学习的,有着很大的教育意义。就比方说我们比较常见的民族故事当中就有孟姜女哭倒长城、窦娥冤、梁山伯与祝英台以及白蛇传等。现在技术的发达使得电子设备几乎人人都有,而且这些民间故事也被拍成了一部部电视剧并获得观众的一致好评。其实这种电视不仅是一种商业性的,更重要的是人们在观看的时候能够达到一种民间文学的传播。但是现如今社会正以极快的速度发展着,很多小朋友在小时候家长就已经不给他们普及民间故事了,他们的童年都是在电子产品覆盖下度过的,所以民间文学极有可能出现失传的危险。
因此,对于地区民族普通高中的教学,就应当不断地为学生在教学中渗透这些民间文学,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为学生普及,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辅助系统给学生播放这些文学。比方说高中班主任每个星期抽出一节课专门作为古文学故事影视观看课程,在此其中,教师可以从网上找一些被拍成电视、电影以及纪录片等形式的民间故事。就像和尚登天:据传说唐朝的时期潞州府有一位节度使,名字叫做李抱贞。当他到这里上任的时候府库当中一点钱都没有,官员与兵卒的糧饷已经很久没发了。实在没有办法了就有人给他出了个主意说这里有个老和尚人民都听他的,可以让他出面让老百姓捐一些。因此,李抱贞就去找了老和尚,把事情告诉他以后老和尚便同意了,但是为了消除他的顾虑李抱贞便在坛下挖了一个地道,等到点火以后他便出来即可,保证他没事,定下日子以后老百姓便纷纷前来捐钱,才几天的时间就已经达到几千万两。而老和尚则在法坛上坐着,下面是小和尚奏乐,十分的热闹。忽然有人喊着活佛现身火迎,然后四周便烧起火,而老和尚下去地道的时候才发现早就被人用刀捅死了。当火熄灭后人们还以为老和尚真的升天了,但是李大人却知道老和尚解了府衙的燃眉之急,也算是积德了。这种文学教师可以口述,也可以通过视频播放给学生,他们在接触像故事一般的文学时会产生极大的兴趣,从而有助于我国民族文学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