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性教学方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摘 要:在教学关键环节加强对课程的研究,創新教研方式方法,是当代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小学数学教师要树立科学正确的教育质量观,提高教研能力,以高尚的事业心和充沛的教育责任感开展教学,做好育人工作。文章将以北师大版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为例,浅要分析开展好小学数学趣味课程的重要性,并就如何打造趣味性数学课堂提供几点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趣味性教学;小学数学教学;数学趣味性课堂
一、 引言
小学数学教师既要教会学生基础数学知识,基本数学技能,还要传授给学生数学逻辑思维,培养创新意识,用数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实际应用数学能力,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步。
二、 开展趣味课堂是培养面向现代化人才的教育需要
完善教研方式开展趣味课堂,需要走在教育一线的教师注重对全面育人的研究,坚持“五育”并举,强化数学学科的整体育人功能,不断深入开展数学内容、数学研究策略、数学学习方法和机制的研究。同时要创新教研方式,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开展网络教研、综合教研、主题教研等多种教学研究,推进数学教研模式改革升级。
(一)全新素质教育育人模式需要开展趣味课堂
深化教育改革实施课堂教学改革,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推行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学会调查,在广泛的实践中通过小组合作,提高课堂知识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传统应试教育模式下“填鸭式”枯燥教学法很明显已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发展需要和10后学生的教育需要,小学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为学生指点迷津,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课堂听讲、课后作业,打造生动活泼深受学生喜爱的趣味性课堂,实现教育模式的全新转变。
(二)推动互联网+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趣味课堂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将推动教育现代化的进步。我国高度重视各级学校互联网信息技术覆盖水平,通过制定一系列政策法规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多媒体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为教师打造趣味课堂提供了有利帮助,这是实现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教育思想、理念、方法和手段全方位创新的重要表现。
数学教师利用互联网+教育开展趣味课堂,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各地区各学校教育公平,从基础搭建学习型社会,为将来实现人力资源强国的保障。小学数学教师要广泛涉猎新技术新手段,通过下载教育云平台上丰富的趣味性微课视频辅助教学,让学生接受更多优质教育资源。
三、 浅析趣味性教学方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数学教师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有扎实的教育理论功底,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严格按照义务教育阶段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开展趣味性数学课堂。让学生学好数学,完成学业,既有牢固的数学基本技能,,又有娴熟的数学实践能力。
(一)趣味课堂需要增强对学生的实践教育
小学数学教师要强化对学生的实践教育,重视对青少年儿童的劳动教育。通过将学生的综合实践基地打造成第二课堂,让学生近距离接近生产生活,在实践中创新,在动手操作中接受教育,在研学旅行中开阔眼界,趣味性实践数学课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实现途径。
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是增强学生数学体验感,加深对数学印象的好方法。在一次又一次动手实际操作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和动手创造能力,这不仅是在为课堂的趣味性加分,更是在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为将来学习更高难度数学知识打下基础。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中有“购物”单元,在这一章节教材内容编排上以买文具为引子,教学生认识人民币,并学会简单的元角分换算。认识、会换算人民币是学生未来生活和学习不可或缺的基本生活技能,教师要在一系列模拟取币、付币、找币等购物活动中培养学生数字思维的灵活性。
在部分城市开设有钱币博物馆,以坐落于北京的中国钱币博物馆为例,这里不定期会举办中国历代民俗钱币展,还有秦汉、宋、元明清等各个历史时期的钱币藏品。北京二十五中就曾组织学生参观钱币博物馆,让学生不仅认识钱,还能了解钱币的发展历史。2017年牛家庄小学学生参观河北省钱币博物馆、2017年阳光七小师生参观东莞钱币博物馆、2018年西安高新一小学生参观西安钱币博物馆、2019年经五路小学学生参观齐鲁钱币博物馆。这些学校的教师在不断拓展教学边界,通过利用丰富的社会资源,开辟第二课堂,让教学活动更有趣,更多彩。不仅带给学生全新的上课体验,还在课外实践探索中开阔眼界增广见闻。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数学教师开展趣味性课堂,是用实际行动践行不培养书呆子的教学准则,让学生认识国情,增长才干,激发学习兴趣,夯实数学基础知识。
(二)创设趣味性情境化生活化数学学习课堂激发学生兴趣
想要让学生对数学感兴趣,想要让数学课妙趣横生,与生活相结合,是破解之法。低年级学生生活经验较少,数学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撷取教学素材,减少学生对冰冷数字复杂数学的陌生感,还能培养学生从小养成发现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能力,提高用数学知识与技能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学以致用,才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的教育目标。
以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为例,教材中第三单元为“生活中的大数”章节,要求学生能联系生活实际,发现生活中的大数,通过数一数、说一说等活动,获得对大数的认知,有基本数字直觉,为将来学习千万、亿等大数计算做好知识储备。在经过大数学习后,要求学生能认、会读、敢写万以内的大数,会用小数估算大数,会用数表示物体的顺序位置。
数字符号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要素,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要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教师可以在制作课件时将学校旗杆照片放在PPT中并标上高度,将所在地区海拔最高的山峰介绍给学生认识,并告知学生这座山的高度,这座山与地球上最高山峰间的高度差。课堂教学是双向互动的,教师不仅要言传身教,还要会倾听学生的想法。教师可以安排学生间互动,让学生主动说说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大数有哪些。